523
收藏
分享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后,抗战文学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了。中国剧作家协会集体创作了三幕剧《保卫芦沟桥》,在剧本《代序》中宣布:要求戏剧的形式,“在全民总动员的口号下,加紧我们民族复兴的信号,暴露敌人侵略的阴谋,更号召落后的同胞们觉醒”,由此揭开了中国抗战戏剧的序幕。
“八·一三”上海战争发生后,上海职业与业余戏剧工作者在戏剧界救亡协会的主持下组织了13个救亡演剧队,分赴各地进行宣传鼓动工作。这些演剧队有强烈的政治色彩,是受中国共产党领导或影响的戏剧团体。“以抗敌救国”为“目的”,“必须充分忠实于大众之理解、趣味,特别是其痛苦和要求”,使艺术“真正成为唤起大众,组织大众的武器”等是这些演剧队的信条。他们强调“艺术风格与艺术家之人格为不可分”,“要求每一个工作者皆为刻苦耐劳沉毅果敢之民族斗士”,并“竭力磨练本身技术”。为了适应战争环境和流动演出的需要,广大戏剧工作者创作了大量小型化、通俗化的戏剧作品,产生了街头剧、活报剧、独幕剧、茶馆剧、朗诵剧、游行剧、灯剧等新的戏剧形式。在戏剧的内容方面,多正面描写抗战题材,歌颂军民的英勇抗战,反对妥协投降,控诉日寇的残暴行径,而且大多以歌颂为主,着重塑造新时代的民族英雄,以鼓舞民心、弘扬民族正气。在结构上,这些戏剧大多情节单纯,人物不多,短小活泼,反映生活及时,易编易演,具有很强的宣传鼓动作用,尤其在抗战初期形成了短剧风行一时的局面。
抗战初期的戏剧总动员与全民总动员,使中国现代话剧的“舞台”、“观众”与“演员”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当时的戏剧由都市走向内地,没有了大剧院或大会场那样的舞台和剧场,演出场所被限制在街头、广场等临时搭建的舞台以及乡村庙会的舞台,没有了现代化的照明,广泛运用幕布。观众不再仅仅是知识分子和小市民,而是商人、工人、农民和士兵,文化水平不高,但有热情。表现的也不仅仅是历史和传说中的人物,而是有了现代的中国人,有汉奸,有日寇等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人。因此,当时戏剧从“剧场戏剧”走向“广场戏剧”不仅仅是演出舞台的变化,而是意味着戏剧观念、艺术表现、写作方式、演出形式......等一系列变化。1938年,曹禺为“战时戏剧讲座”讲“编剧术”,第一就是要“一切剧本全是有宣传性的”;“第二应该简单......”此外,还提出了短小、通俗、演出灵活、简便等艺术上的特殊要求。
当时的“广场戏剧”主要有街头剧、茶馆剧、游行剧、活报剧等。在抗战时期出版发行的1200余部剧作中,街头剧就有近百部。其中《放下你的鞭子》(崔嵬等)、《三江好》(吕复等)、《八百壮士》(王震之、崔嵬)、《流寇队长》(王震之)等都几乎演遍了各战区与大后方的广大城镇,以至农村。
《放下你的鞭子》是当时最为著名的街头剧,其故事情节的框架来自田汉在南国社初期根据歌德的小说《威廉·迈斯特》中眉娘的故事编写的独幕剧,陈鲤庭、崔嵬将它中国化,移植到抗日战争这一背景下来展开。剧本反映的是不甘忍受亡国奴处境的父女俩,从东北沦陷区逃到内地,流落街头,靠卖艺为生的故事。在街头,女儿香姐唱起了《九·一八小调》,歌声悲痛欲绝,观众的情绪也很激动。但香姐唱到第二段,一个高音唱不上去,观众有的惋惜,而预先安排在观众中的演员高喊“下去”,父亲求情不成,就高举鞭子抽打香姐,又是预先安排在观众中的演员高声喊到:“放下你的鞭子!”因此群情激愤,观众也跟着高喊。原来父亲是香姐的亲生父亲,只因日军侵略东北,妻子被杀,生活没有着落,到处流亡,才由原来一个慈祥的父亲变成了一个脾气暴躁的老头。剧本的情节并不复杂,但写得一波三折,悬念迭起,感人肺腑;演出时采取灵活的形式,把舞台设置在大庭广众之间,演员与观众的情感随着剧情的变化产生很好交流和共鸣,增强了剧情的真实感和亲切感。剧本比较典型地反映了沦陷区人民的离乱之苦,对国民党不抵抗政策而导致国土沦丧、人民遭殃的局面,进行了悲愤的控诉。吕复等集体创作的《三江好》也是一出影响较大的街头剧。它模仿陈鲤庭翻译的爱尔兰名著《月亮上升》的构思,但情节已作了根本的变化,彻底中国化了,刻画了义勇军领袖“三江好”这一抗日英雄的形象。
所谓“茶馆剧”就是根据西南地区普通老百姓有到茶馆喝茶的习惯,演员扮作茶客,分别入座,造成故事,引起其他茶客的注意,使之不由自主地进入角色。
游行剧是采取化装游行进行宣传的戏剧形式:1938年10月中国首届戏剧节期间,上海业余剧人协会在重庆大街上,在成千上万观众的簇拥下,演出《汉奸和十字舞》、《争取最后的胜利》、《大家一条心》等剧目,轰动整个山城。
活报剧的所谓“活报”,则是强调其时事新闻性,即所谓“活的新闻揉进写剧的技巧,给观众一个忠实的报道”。这样的广场戏剧演出,本身就是实际政治行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极强的现场鼓动性,往往使演员与观众融为一体,广场即剧场,演出也就成为群众性的狂欢。而且广场戏剧的特点在40年代末学生运动中的活报剧演出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有人评价这是政治的艺术,群众的、行动的艺术,同时也是充满浪漫主义、英雄主义气息的狂欢的艺术。
可见,“广场戏剧”最鲜明的特色是打破了舞台与观众之间的“墙”(而这是剧场戏剧追求的),使观众参与到戏剧中来,整个广场成了一个剧场,演员与观众、观众与观众之间,都产生了心灵的感应和情感的交流,戏剧的演出也是千万人的狂欢,使戏剧的政治教化功能和宣泄功能得到了很好的统一,在一定程度上发扬了它在艺术上的长处。当然,由于抗战初期作家对抗战现实的认识不够深入,也由于急于反映发生急变的社会生活,因而抗战戏剧和其他抗战文学一样也有着热情多于理智,内容空泛和公式化概念化的缺点。
上一篇田间及其他诗人
下一篇郭沫若的历史剧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