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儒学中的“武”
近代以降,国人反思中华民族落后挨打的原因,有人归咎于儒家...
星推荐
奔流·星推荐|文坛2020,“前浪”
他们是成名已久的老作家,积淀丰厚、技法老到、语言成熟、思...
作品展读用户投稿
- 作者:赵付友 导读:在我们老干部学校,老韩是出...
- 作者:赵付友 导读:脱贫攻坚中,我们单位帮扶的...
- 作者:赵付友 导读:赵付友 有春节的地方,就会有...
- 作者:赵付友 导读:朱元璋,明太祖,明朝开国皇...
- 作者:刘鹏 导读:这让我想起古罗马诗人贺拉斯...
- 作者:孙现盈 导读:...
- 作者:贾文志 导读: 牛年祝福原创短信 文/贾文志...
- 作者:孙臣付 导读:虽然时间过去几个月了,但我...
访谈
沈从文和巴金的青春往事
1933年,巴金(左一)摄于北平达子营沈家,图中右一至右四分别为:张充和、张兆和、沈从文、沈岳萌 1988年5月,巴金的心情十分沉重。当月10日,沈从文在北京离世,接...
在吴大澂日记与信札中窥其生活及书风变化
吴大澂(1835~1902),字止敬,又字清卿,号恒轩、白云山樵、愙斋等,江苏吴县(今苏州)人,清代官员、金石学家、书画家、收藏家,是画家、鉴定家吴湖帆的祖父。他...
自我砥砺的一代学人——“北平学人访问记”
《世界日报》为学人所画素描肖像 图片选自《北平学人访问记》(《北平学人访问记》贺逸文等撰 张雷 编 商务印书馆出版) 1935年初,北平西城一个僻静的胡同,一位身...
重读《平凡的世界》:多重辩证法
摘要: 伴随着中国社会的个体化进程,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塑 造了个人历经苦难,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范式。这一范式契合了 1990年代以来中国发展的核心理念,并...
20世纪50年代中日书籍交往管窥
笔者日前在南京大学档案馆查阅有关档案、史料时,无意中发现了中国学巨擘吉川幸次郎(1904-1980)在1957年与南京大学方正的信札,该通信札很好地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
评奖
第三届奔流文学奖获奖名单公示
小说: 马洪鸣 《草帽》 乔洪涛 《被雪覆盖的男人》 杜绍营 《...
征文
巴黎疫事|申赋渔:黑暗中的漫游
【编者按】 在付出了巨大代价之后,中国的新冠肺炎疫情逐渐平...
纪实
1919年的燕京大学,还不在颐和园
从明朝初年北京在现有城址上建成以来,北京城已经有了几张截...
艺术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里,有千千万
在这个消费主义盛行的年代,快餐式的文化、碎片化的信息充斥...
摄影
《青春画报》:民国第一校园画刊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中国画报出版的高峰期,时政、电影、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