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生于浙江金华一个工商业兼地主的家庭,因算命先生的“克父母”的诳言,从小被寄养在一个贫苦的农家达五年之久。少年时喜爱美术,初中毕业后考入西湖艺术院学绘画。1929-1932年赴法国勤工俭学,仍学习绘画。回国后即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并成为鲁迅支持的美术团体“春地画会”的成员,不久因参加一次画展被捕入狱。由于狱中无法进行绘画活动,艾青在狱中开始了他由绘画向诗歌创作的转移,第一部诗集《大堰河》中的大部分诗作均是在狱中所作。不少诗借探监的朋友带出发表。1935年出狱后,第一部诗集《大堰河》于1936年出版。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发表于1933年的《春光》杂志。当时作者仍在监狱。
1937-1940年是艾青诗歌创作的爆发期,他的代表组诗“太阳”组诗和北方组诗都写于这一时期。“太阳”组诗包括《太阳》、《春》、《黎明》、《煤的对话》和长诗《向太阳》等。这是抗战刚开始,诗人在极度亢奋时所写的一组迎接光明迎接战斗的组诗,热情洋溢,欢欣乐观,表现了抗战初期生气勃勃英勇无畏的民族情绪,在风格上表现出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诗人以最大的热度赞美民主、光明、自由。
“北方组诗”是诗人从南方来到北国,踏上正遭受日寇蹂躏的北方国土后的诗作,它包括《北方》、《乞丐》、《缝衣妇》、《手推车》、《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旷野》、《他死在第二次》等。与“太阳”组诗不同,这组诗不是赤裸裸的感情抒发,而是将诗人忧郁深沉的感情蕴含在一幅幅画面之中,将诗人的主观感情与客观景物融合为一体,使情感表现得更为含蓄而强烈。1941年艾青到延安后,诗风由忧郁悲哀转为明朗乐观,主要诗集有《黎明的通知》、《献给乡村的诗》、《给太阳》等。
艾青的诗歌是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高峰,是继五四时期郭沫若之后对新诗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诗人,他的诗歌将民族传统、世界潮流和个人气质互相交汇,既坚持了中国新诗忠于现实的战斗的传统,又克服和扬弃了其幼稚的叫喊的弱点,批判地吸收了现代派诗歌的某些成果,丰富与发展了新诗艺术,是本时期最有影响力的代表诗人。
用意象来凝聚诗人的思想情感和对生活的独特认识感受,也是诗人常用的一种艺术手法。不过不同时代、不同的诗人所创造的意象是各不相同的,艾青是一个喜欢用意象来表达思想情感的诗人,他所最常用的意象是土地与太阳。
“土地”的意象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对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爱土地、爱祖国是其诗歌唱不尽的主题。他在《我爱这土地》里唱道:“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土地意象还凝聚着诗人对生长在祖国大地上的劳动者的同情关注,艾青最早的诗篇《大堰河--我的保姆》就是献给养育自己成长的母亲大堰河的颂歌,它既是人的名字,又是一个村庄的名字,它实际是母亲--劳动者大地的一体的象征,对它的怀念就是对劳动人民的怀念与感激。在后来的北方组诗中,关注与土地结合在一起的农民的命运,始终是其诗作的中心主题,如《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乞丐》、《手推车》等,写出农民在寒冷饥馑的土地上呻吟;在《复活的土地》中,又写出“土地--农民”的复活,在《春雨》中写出了“土地--农民”的翻身:“从东到西从南到北,雨洒着冀中平原”,“到处都淋着雨,到处淋着欢笑”。诗人通过对土地的痛苦、生活与解放的描写,真实写出农民命运处境与心灵的变化。
“太阳”意象表达诗人对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诗人认为凡是能促使人类向上发展的都是美的,都是善的,也都是诗的。
正是从这种美学观出发,诗人几十年如一日地热情讴歌太阳光明、春天、黎明、生命与火焰,这构成其诗的永恒的主题,长诗《向太阳》是代表作,在诗中诗人把对太阳的礼赞与创造性的劳动、民主、自由、平等、博爱及革命紧紧联系在一起,歌颂抗战爆发后中华民族的新面貌,歌颂祖国新生的希望,《黎明的通知》寄托着诗人对一个理想世界的预言与呼唤。
艾青的诗情是忧郁的,他诗中永远摆不脱的忧郁,是构成其诗作艺术个性的基本要素之一,这种忧郁既与他个人的身世性格有关,更与时代现实密不可分的。
艾青因出生时是倒生,母亲为生他十分危险,因此他一降生就被父母视为克星,送到农家哺养,农妇大叶荷为哺育他而将自己的女儿活活溺死,这使童年的艾青十分痛苦与愧疚。这使诗人“很早就感染了农民的忧郁”,后来在法国徘徊巴黎街头半流浪式的游子生活,陌生疯狂怪异的资本主义都市世界,使他的内心涌起失落感,思乡之情渐渐地使他与印象派诗歌产生了共鸣。个人境遇与西方文艺思潮的结合,形成了艾青早期作品中的漂泊的情愫,忧郁成了其诗情的基本格调。
抗战时期,当他接触到北方国土时,从小产生的农民的忧郁与忧国忧民的传统产生了契合。这样儿时的农民的忧郁浸透了诗人对祖国、民族和人民的深沉的爱。在《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中,诗人写道,“中国的路是如此的崎岖,是如此的泥泞呀!”可见艾青的忧郁更是来自民主革命时的中国现实,是诗人对民主革命艰巨性与长期性的一种体验与感悟,也是时代情绪民族传统与西方现代主义的契合。艾青的忧郁不是灰心、绝望,而是对理想追求的坚实信念。
艾青诗歌表现出鲜明而独特的个性特征:
第一,追求“外界感受和自己的感情思想”的“融合”,并在二者的融合中产生出多层次的联想,创造出既是明晰的又具有广阔象征意义的视觉形象,这是艾青常用的艺术方法。
第二,重视光和色的作用,他说:一首诗里面,如果“没有色调,没有光彩,没有形象--艺术的生命在哪里呢?”艾青讲诗里的色与光,不再是感觉印象的单纯记录,而是一种暗示象征,既是自然形态的形式美,又积淀着社会、历史、心理、哲学的深刻内容。
第三,艾青诗作重视捕捉印象感觉的艺术手法,是将西方印象主义绘画艺术与中国古代诗歌美学相融合的产物,西方印象主义重视对瞬间印象感觉的捕捉,中国古代诗词重意象的创造二者有相近相通之处。
第四,艾青在诗歌形式上倡导诗的散文美,提倡自由诗体,认为它是新世界的产物,反对外在形式对诗的束缚,他追求诗的内在韵律的和谐,反对在诗的外在形式上的刻意雕琢,他的诗做到奔放与约束间的协调,追求在变化中的统一,在参差中的和谐。艾青的诗体现了抗战时期诗歌创作的高度,为新诗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品选析]
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
《大堰河--我的保姆》1933年写于狱中,是艾青的成名作。诗作通过对哺育诗人成长的保姆大堰河的追忆,激情饱满地赞美了这位贫苦农妇勤劳、淳朴的品质和善良美好的心灵。同时,通过她的苦难命运和悲惨结局,对黑暗社会发出强烈控诉和愤怒诅咒。
诗作选取一系列真实而有象征意义的生活画面,生动鲜明地刻画了劳动妇女大堰河的形象。作为“我”的乳母,在繁重琐碎的家务劳动中,她时时不忘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当她流尽了乳液后,又去给人家当女佣,并“含着笑”从事各种艰辛的劳动。在苦难的境遇中,她仍深爱着“我”--她的乳儿。她曾梦见自己吃上了乳儿的婚酒。甚至在她临终时,“仍轻轻地呼着她乳儿的名字”。然而,这样一个勤劳朴实、心地善良的伟大母亲,在黑暗社会与不幸命运的摧残折磨下,在只有四十来岁时,便“同着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同着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同着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同着一手把的纸钱的灰”,含泪而去了!诗作通过大堰河的美好心灵与悲惨结局的鲜明对比,对不合理的社会提出强烈的控诉,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一首感情真挚深沉的抒情诗。因为诗作的抒情主要是通过对大堰河的回忆与追思来实现的,这就使诗作表现出一个最突出的特点,那就是抒情与叙事的紧密结合。诗人在艺术地再现大堰河的悲剧形象时,字里行间流露出鲜明的爱憎感情,形成一股深沉忧郁起伏迭宕的感情律动。虽不押韵,却形成一种内在的自然韵律。其次,大量运用复沓和排比相结合的手法,其特点是首尾两句重复,中间夹进若干排比句。首尾确定诗的感情基调和强化色彩,中间排句多叙述描写,抒发感情。这种诗句的重复和排比的交错使用,既形成回环的美感,又呈现出变化中求统一,参差中求和谐的辩证的艺术效果。读来一唱三叹,富有音乐性。第三,诗作还运用了鲜明的对比手法抒发感情。如大堰河美好心灵与她的悲惨结局的对比;农民与地主家境贫富悬殊的对比;大堰河甜美的梦境与严酷现实的对比等等。第四,受象征派艺术的影响使诗人善于借助典型的生活画面和场景创造出蕴涵丰富的意象来寄托或暗示或象征微妙的内心活动,“实现诗人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最愉快的邂逅”(《诗论》)。如雪花、瓦菲、青苔、石椅、坟墓,以及大堰河的劳动场面、动作神态,不仅给人生动可感的形象,而且能引起人们的丰富想象与联想,使读者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
上一篇国统区的诗歌概述
下一篇田间及其他诗人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