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郭进拴|李白《古朗月行》鉴赏

作者:2855510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5-11-11
259
 李白《古朗月行》鉴赏
《古朗月行》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借乐府古题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作于安史之乱之前不久。全诗运用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凭借丰富想象、神话传说的加工和强烈抒情,构建出瑰丽神奇且含意深远的艺术形象,体现了李白诗歌雄奇奔放、清新俊逸的风格。

## 童真视角下的美好初印象
诗开篇便以儿童视角展开,“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将月亮比作“白玉盘”和“瑶台镜”,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月亮的形状以及月光的皎洁可爱,充满新颖稚趣。“呼”“疑”两个动词的运用,把儿童的天真烂漫展现得淋漓尽致。这看似随意的四句诗,实则情采俱佳,为全诗奠定了轻松、奇幻的基调,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好奇与想象的童年世界,感受到孩子对未知事物的探索和纯真的喜爱。

## 神话传说中的奇幻之景
接着,诗人引入古代神话,“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描绘了月亮升起时的奇妙景象。传说月中有仙人、桂树和白兔,当月亮初生,先见仙人双足,而后逐渐看清全貌,还有白兔捣药的画面。诗人借此神话传说,营造出一种宛若仙境的氛围,使月亮充满了神秘色彩,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奇幻意境,也让读者在神话的世界里感受到古人对宇宙的浪漫想象。

## 月蚀隐喻下的现实感慨
然而,好景不长,“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月亮渐渐由圆而蚀。传说月蚀是蟾蜍食月所致,这里的月亮被蟾蜍啮食而残损、晦暗不明,似乎暗示着美好的事物遭到破坏。“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诗人引出古代善射的后羿射落九个太阳,使天、人免除灾难的故事,表达出自己的感慨和希望,或许是感慨现实中缺少这样的英雄,又或许是希望有英雄能扫除天下乱象。但现实残酷,诗人深感失望,发出“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的无奈叹息。

## 忧愤难平的内心矛盾
最后,“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诗人不忍一走了之,内心矛盾重重、忧心如焚。这首诗实则是李白针对当时朝政黑暗而发。唐玄宗晚年沉湎声色,宠幸杨贵妃,宦官外戚擅权,“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似是暗指这一昏暗局面。沈德潜说这是“暗指贵妃能惑主听”。诗人通篇运用隐语,化现实为幻景,以蟾蜍蚀月影射现实,文辞如行云流水,发人深思,在奇幻的描写中蕴含着对现实的深刻批判和内心的痛苦挣扎。

《古朗月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将童真、神话、现实与情感巧妙融合,既展现了儿童的天真无邪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又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忧虑,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李白《长干行》鉴赏

下一篇郭进拴|李白《妾薄命》鉴赏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