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郭进拴|李白《长干行》鉴赏

作者:2855510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5-11-11
284
李白《长干行》鉴赏

《长干行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以商妇独白自述的手法,反映古代商人妻子的生活与情感。以下将对其中一首《长干行》进行详细鉴赏。

## 一、诗歌原文与译文
### 原文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 译文
我的头发刚刚盖过额头时,常在门前折花嬉戏;你骑着竹马跑来,绕着井栏互相追逐,手中还把玩着青梅。我们都住在长干里,从小天真烂漫,彼此毫无猜疑。十四岁时我嫁给你为妻,害羞得从未露出过笑脸。总是低着头面对墙壁暗处,即使你千呼万唤,我也不敢回头。十五岁时我才舒展眉头,愿意与你生死相依,同化为尘灰。我常抱着尾生抱柱守信的信念,从未想过会登上望夫台。十六岁时你离家远行,要经过瞿塘峡的滟滪堆。五月江水上涨,滟滪堆难以触碰,两岸猿猴的哀啼声仿佛从天上传来。门前你离去时徘徊的足迹,逐渐长满了绿苔。绿苔太厚难以清扫,树叶飘落,秋天早早来临。八月里,黄色的蝴蝶成双成对地在西园草地上飞舞。看到这情景,我心中悲伤,忧愁得容颜渐老。无论你何时从三巴归来,预先捎封信回家。我迎接你不怕路途遥远,哪怕一直走到长风沙。

## 二、创作背景
据《景定建康志》记载,“长干里,在秦淮南”,即现在的南京中华门一带。唐朝时,金陵西门及南门秦淮河两岸,商旅往来频繁,十分繁华。李白二十四岁时“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开元十三年(725)春天,他经巫山,过荆门,达江陵,夏天游览洞庭,秋天到了金陵。金陵自六朝以来,因繁华的商贸和先进的文化吸引着各地名流。六朝乐府中的“吴声”“西曲”大多产生并流传于这一带,李白踏上金陵大地后,被这些清新别致的民谣所吸引,这首《长干行》便是他在认真学习吴地民歌的基础上创作而成。

## 三、诗歌内容分析
### (一)童年与初恋
诗的开头六句“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描绘了一幅天真无邪的童年画卷。“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这两个成语便源于此,生动地展现了男女主人公在童年时期的纯真嬉戏和亲密无间。他们在长干里一起玩耍,没有任何猜忌和隔阂,为后文的爱情发展奠定了基础。

### (二)初婚羞涩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细腻地刻画了女主人公初婚时的羞涩。十四岁的她初为人妇,面对丈夫时羞涩得不敢露出笑脸,总是低着头面对墙壁,即使丈夫多次呼唤也不敢回头,将少女初婚时的娇羞之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 (三)婚后恩爱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十五岁的她心情逐渐舒畅,愿意与丈夫同生共死,永不分离。她以尾生抱柱的典故表达了对爱情的忠贞,坚信两人的感情坚如磐石,从未想过会有分离和登上望夫台的一天。

### (四)丈夫远行与思念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十六岁时丈夫离家远行,要经过危险的瞿塘峡滟滪堆。五月水涨,滟滪堆难以触碰,两岸猿猴的哀啼声更增添了离别的哀愁。“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通过描写门前丈夫留下的足迹长满绿苔,且因绿苔太厚难以清扫,以及秋天早早到来树叶飘落的景象,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女主人公的孤独寂寞。“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八月里,黄色的蝴蝶成双成对地飞舞,与女主人公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更让她心生悲伤,忧愁得容颜渐老。

### (五)盼夫归来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女主人公盼望着丈夫早日归来,希望他无论何时从三巴回来,都能预先捎封信回家。她表示为了迎接丈夫,不怕路途遥远,愿意一直走到长风沙,进一步体现了她对丈夫深深的思念和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 四、艺术特色
### (一)叙事手法
全诗以商妇独白自述的手法展开,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叙述了童年、初婚、婚后、丈夫远行和盼夫归来等不同阶段的生活经历和情感变化,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女主人公爱情的发展过程,增强了诗歌的故事性和感染力。

### (二)细腻的心理描写
诗歌通过对女主人公不同阶段心理活动的细致刻画,如初婚时的羞涩、婚后的恩爱、丈夫远行后的担忧和思念等,生动地展现了她丰富而复杂的情感世界。例如“羞颜未尝开”“始展眉”“坐愁红颜老”等词句,将女主人公的情感变化细腻地表现出来,让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

### (三)环境烘托
诗人善于运用环境描写来烘托女主人公的情感。如“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以瞿塘峡滟滪堆的危险和猿猴的哀啼,烘托出丈夫远行时的凶险和女主人公的担忧;“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通过描写门前的足迹长满绿苔和秋天的景象,烘托出女主人公的孤独和寂寞;“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以蝴蝶的成双成对反衬女主人公的形单影只,增强了诗歌的悲剧氛围。

### (四)语言质朴自然
诗歌语言质朴清新,如同口语一般自然流畅,没有刻意的雕琢和堆砌辞藻。这种质朴的语言风格与诗歌所表达的纯真爱情和真挚情感相契合,使诗歌更具感染力和亲和力。例如“折花门前剧”“绕床弄青梅”“千唤不一回”等词句,简洁明了,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生活场景和人物的行为举止。

## 五、主题与价值
这首诗通过描写一位商妇的爱情和离别故事,展现了古代商人妻子的生活与情感,表达了女主人公对丈夫炽烈忠贞的爱情和深深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商人家庭的生活状况和妇女的命运。诗歌以其细腻的情感、生动的描写和质朴的语言,成为了中国古代爱情诗歌的经典之作,“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等成语也成为了描绘幼儿天真无邪情谊的常用语,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李白《杨叛儿》鉴赏

下一篇郭进拴|李白《古朗月行》鉴赏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