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郭进拴|李白《长相思》鉴赏

作者:2855510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5-11-13
375
郭进拴|李白《长相思》鉴赏
李白的《长相思》共有三首,一般认为创作于他被“赐金还山”之后,是其回忆过往之作。这三首诗内容、形式、意境各有不同,但都深刻地表现了离人的相思之苦,写得情真意切,缠绵悱恻,在豪放飘逸中兼有含蓄,借景抒情,将相思之苦表现得淋漓尽致。

## 其一:孤栖幽独者的秋夜相思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孤栖幽独者在秋夜因思念而痛苦的情景。诗开篇通过对“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秋夜里纺织娘在井栏啼鸣,微霜寒冷,竹席上充满寒气,从所闻和肌肤所感两方面,层层渲染出孤栖者的落寞之感。“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一个“孤”字不仅写灯,更是人物心理写照。主人公在昏黄的灯光下思念至极,卷起窗帘望着明月徒然长叹,引出关键的“美人如花隔云端”。此句将“长相思”的题意具体表明,思念之人虽如鲜花般美好,却远在云端,可知而不可见。

中间部分“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具体描述了与美人之间的阻隔。上有高远的天空,下有汹涌的波澜,天长地远,梦魂也难以飞越重重关山,进一步突出了相见之难。最后以“长相思,摧心肝”作结,首尾呼应,将相思之苦推向极致,让人深切感受到主人公思恋成狂、悲伤欲绝的心境。

## 其二:思妇对出征丈夫的深切思念
此诗以女子思念出征丈夫的痛苦心情为主题。“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如素愁不眠”,开篇渲染出一种愁苦迷蒙的相思气氛。日色将尽,花儿如含着烟雾,月光如水,思妇心中愁闷难眠。接着“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通过停奏乐器、欲寄曲意等细节,展现思妇望夫心切又无法排解的愁绪。凤凰柱、鸳鸯弦既描写了琴的精美,又传递着相思的信息。

“愿随春风寄燕然,忆君迢迢隔青天”,思妇希望琴曲能随着春风飞到边地的丈夫身边,但紧接着意识到丈夫远隔青天,形成一个突兀的感情高峰,也是全诗的抒情中心。诗末“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通过“昔”与“今”的对比,甜蜜的回忆更增添了当下的痛苦。最后向丈夫呈上诚挚的心,若他不能体会自己的断肠之情,归来时可看镜中自己的泪容,将不可为之事说得斩截,正是诗人主观感情的强烈表现。

## 其三:今昔对比凸显的思念之深
这首诗以美人的去留为线索,通过今昔对比来凸显思念之深。“美人在时花满堂,美人去后花余床”,美人在的时候鲜花满堂,美人离去后只剩下空床,形成鲜明的对比。“床上卷不睡的锦绣袭被,至今三年犹存昙香。香气是经久不润了,而人竟也有去无回”,进一步强调了美人离去后的寂寞和思念。“这黄叶飘髦更增添了多少相思?露水都已沾湿了门外的青苔”,以景结情,黄叶飘落、露水沾湿青苔的景象,更增添了无尽的相思之情。

整体而言,李白的《长相思》三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在艺术手法上,善于借景抒情,通过对环境、景物的描写来烘托人物的情感;运用对比、夸张等手法,突出相思之苦;结构严谨,首尾呼应。同时,这组诗不仅可以看作是单纯的爱情诗,也可能别有寄托。从李白的生活经历来看,他可能借男女相思之情,表达自己对理想、对君主的追求和渴望,以及追求不得的痛苦和无奈。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李白《子夜吴歌》鉴赏

下一篇郭进拴|李白《襄阳歌》鉴赏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