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追求从“一”开始的简洁课堂

作者:[标签:作者]     来源:[标签:出处]     时间:2010-07-07
9839


我备课时爱朗读课文。“那棵树立在那条路边上已经很久很久了……”读到口干舌燥而又齿颊留香的时候,开始慢慢品出了文章的思路。从不同的层次、侧面看,《那树》至少有九条“线索”可以用:
1.大树由生到死到被遗忘的过程。
2.人们伐去大树的过程。
3.作者的感情变化过程。
4.人类文明的进程。
5.大树经历了哪些磨难?
6.树与人的关系是怎样变化的?
7.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树的看法(认识、态度)有哪些变化?
8.一生中,树在“想”些什么?(树的思想是怎样变化的?)
9.人类的生存环境是怎样变化的?
我把课文拿给学生,并提了一个要求:认真读这篇课文,然后提一个问题,问题的答案能够串起全文的思想内容。
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基本把以上的“线索”包括了。然而我最后却没有选用这些线索中的任意一条作为我上课的主线,因为我觉得这些线索还是不够简洁。我的追求是——
简,简至一看到这个问题就能轻易地把握全篇的内容;
简,简至一思考这个问题就把整篇文章的方方面面全都“拎”起来;
简,简至一琢磨这个问题就能够激发出无限的思考和品味;
怀里揣着这个问题,就等于把整篇文章都揣进口袋里来了;
心里想着这个问题,就等于整个世界都萦绕在脑海里了;
笔端流着这个问题,就等于整个思想都包容在思绪里了……
洁,洁到思维不会拖泥带水,能够从繁杂的“思想”和“结构”、“材料”等一切所谓阅读要素中跳出来,跳出来后可以无限自由地飞翔、旋舞、升腾;
洁,洁到包罗万象;
洁,洁到复杂多变;
洁到三汇入二,二升成一。一的一切,一切的一。
一升成“无”。
什么是“无”呢?就是似乎有这个问题也行,无这个问题也行,反正问题一提出,课堂就能够在不经意间开始一切思考,在激烈的时候戛然而止又猛然回首——为什么我们说了这一切,我们说了这一切为了什么?
只有全然的忘却,才能拥有自我。
如果学生在一堂课下来后,还只是想着那个问题我弄明白了没有,那这堂课就是失败的,教师的问题就是偏狭的和“师本”或“文本”的,而不是“生本”的,也不是“思本”的。
我希望由一个问题触动一切思绪,但回头时大家都忘记了问题是什么。就算记得这个问题,我们也只是当它是一个开关,不会把它放在太重要的地位,也不会把一切收获都归纳到这个开关上。我们在灯光下所做的一切,不会把功劳归给那个电灯的开关。
这就是“无”。无的有,有的无。
于是我开始追索作者的思路。作者是怎样创作的呢?
在看了更多的王鼎钧的作品后,我开始闭上嘴读,闭上眼读,闭上心读——不思考,就感受。有一瞬间,当我的思绪终于跳出课文的内容停留在标题上时,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如果抛开作者,这篇文章还剩什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作者没了,剩下的当然是“那树”。
——树是如何绿着生,绿着死,死复绿的?
于是所有的问题都变成了这一个问题,包括到底是什么使人们砍掉了树甚至忘掉了树,也包括文章中的人对树的所作所为代表了社会上哪一些人和哪一些思想,也包括文章为什么没有写大树“死复绿”。



这个问题能够串起很多,包容很多吗?
如果说课堂是一棵大树,这个问题就只是那根树干。
在这根树干上,生出了花叶果以及一切;
还落了小鸟;
还有孩子们在树下唱歌;
白云也愿意在树上的天空飘过;
风也愿意在树间刮过;
歌声也愿意在大树间流连——
要让这一切变为现实,还要围绕着此问题设计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我把课堂设计成了很普通的三个环节:一是整体感知,二是细致品读,三是升华思维。每个环节的活动,都围绕着“绿着生,绿着死”这个问题设计。设计这样简单的问题,目的也是让学生能够放下课堂形式的累赘,全心进入“欣赏散文”这个活动的内核。
1.“整体感知”环节的活动。
根据课文内容,按要求完成“概括”训练。
(1)普通概括:课文描写了大树由 ,最后 的过程。
(2)精炼概括:概括地说,就是由 的过程。

引出大树是“绿着生,绿着死”的问题。
2.“细致品读”环节的活动。
(1)用直线画出文中表现大树“绿着生”的句子,并说出句子的妙处。
本层次引导学生懂得从色彩、形态、声音、味道、气息、感觉、思想、感情、字、词、句、段、篇……等多角度进入文本进行赏析。
(2)用曲线画出文中表现大树“绿着死”的句子,并按要求品析句子中所蕴含的情感。
这个层次给了学生两个说话活动:
①这棵大树死得真……
②伐树的人啊,你真……
这两个活动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尝试“进入角色”和“换位思考”这两种欣赏散文的方法。
通过对“绿着生”的内容的品读,掌握欣赏散文语言的方法;通过对“绿着死”的内容的品读,掌握欣赏散文思想感情的方法。
整个课堂的核心部分围绕着“绿着生,绿着死”拓展开去,挖向深入。主线是掌握欣赏散文的基本方法,辅线是学会“批注”的基本方法。课堂饱满而又单纯,而最重要的是一切都在不经意间进行,由于“绿着生,绿着死”这个问题的牵引作用,学生应该不会把“欣赏散文”和“学会批注”当成难事。一切平时因刻意强调而显得麻烦而又有难度的任务,变得轻盈顺畅。这也应该算是做到了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本环节活动快结束时,也点了一下文章的主题——对大树命运的痛惜、对都市文明发展的利弊、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深层思考和深重感慨——为下一环节的展开作铺垫。
3.“升华思维”环节的活动。
通过南京“彭宇案”的简述,引出本环节的活动——
这不只是一棵树,它还象征着……
这个活动的目的是教学生学会迁移的、个性化的、感悟式的欣赏方法,是对“绿着生,绿着死”的价值的扩大和升华。
课堂的结尾也有一个大胆的设计。备课时,我翻阅了不少的教学设计,这些设计几乎都是让学生在习得之后说说面对文中描述的现实,自己或人类该怎么办。但是经过反复思考后,我就觉得王鼎钧的文章并没有一定得出一个结论的意思,只是“发人深省”,于是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冒着被否定的危险,留下课堂的悬疑。反复推敲后,我为课堂设计了这样的结尾——
在抒情蓄势和足够长的停顿后,静默中按下回车键。红黑两色大字出现在电子屏幕上:
生与死的冲突,到底……
为什么?
怎么办?
由于《那树》是一篇文学作品,所以我预设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在品读课文的过程中把握散文欣赏的基本方法;在欣赏的过程中领会课文细致生动的描写手法和表情达意尽量节制而含蓄,文章意味深长的特点,从字里行间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来;领悟作者对大树命运的痛惜之情,以及对都市文明发展的利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深层思考和深重感慨。沿着“绿着生,绿着死”这条线,一切水到渠成,也基本上做到了从容不迫。
(广东广州市第四十七中学汇景实验学校;510640)

附:教学过程设计简表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标签:作者],来源:[标签:出处],来源地址:)

上一篇语文教师,思考有一种力量

下一篇课堂究竟需要怎样的“一石”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