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语文教师,思考有一种力量

作者:[标签:作者]     来源:[标签:出处]     时间:2010-07-07
10364
  法国的思想家帕斯卡尔说,人是会思想的芦苇。笔者觉得这句话最恰当地说出了思考的极大价值与思考者的极度局限。这两方面的真实也最真诚地对待了思考与思考者本人。
  对于新课程的举步维艰与进展的含辛茹苦,一线教师特别是在中小城市甚至是在乡下学校的我们,内心比谁都沉淀着太多的感慨与辛酸。回眸新课改的历程——课程论专家首先发难,打破原有根深蒂固的课程观,建构出一种种经过深思熟虑的课程理论,紧接着高校学者批判中学的语文教育误尽苍生,强势要求进行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于是,年轻的我们刚踏上讲台,就没有了偶像,眼前的许多老教师竟然和我们一样发出了“我们不会教语文”的感慨。自身就业的压力,立足学校的艰难,社会各界的新期待,学生的高要求,这些都使得我们一线教师处于现实与理想的夹缝之中。
  笔者也是在中学一线教学的年轻而又平凡的语文教师。阅历的贫乏与资历的浅陋并不能阻止我思考的无限自由与对实践的真诚反省。新课程的起点,给了我们新生代教师泰山压顶般的挑战的同时,也给了许多老教师破茧成蝶的艰难,公平的是在新课程的跑道上,我们有同样的起点。
  鲁迅说:“地上本没有路,走得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其实,新课程视野的开阔与创造空间是无限广阔的,这也是让所有有志于教育事业改革的老师感到欣慰的。但也正是新课程姿态的包容与实践的艰难,使得许多在困惑夹缝中的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有了缺少真诚的牢骚满腹和指手划脚,最后在盲目否定别人的快乐中也迷失了自己的路。可以说,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地上有无数条路,只是我们没有去走或者走得不够坚决与执著,最后一条条路都荒草丛生,也便没了路。
  笔者认为,所有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哪怕是再权威再实用再有价值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它都有自己的适用边界,有着思考者无法回避的局限,甚至有时一种理论与实践正是它优势本身构成了对不适用者最大的局限。所以,对于所有的理论实践观,笔者也决不迷信。但不迷信决不意味着抵制他人合理的见解。相反,在这个过于张扬甚至显得有些张狂的时代,以致挑剔与指责显得有些唯“我”独尊的今天,笔者认为:对于各种声音,我们恰恰太需要“为我所听”的态度了。怀疑一切可以使我们充满智慧地取舍,否定一切却只会让我们走向自傲与无知的漫漫黑夜。
  这个时代是信息时代,信息量如此之大,没有哪位语文教师能读完所有经典,甚至是必读的著作,有时我们连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书籍都显得如此艰难。所以,当我们没有足够的精力与能力来做“我注六经”的大学问时,我们太需要北师大于丹教授所赞赏的“六经注我”的阅读观与思考方式了。我们这一代年轻语文教师,语文的专业思考与自我成长应该成为我们自觉的行动,因为没有谁会为我们今后教育的生命质量埋单。
  阅读的书籍可以是无限的,但阅读的思维方式是有限的。语文教学的方法可以是无穷的,但总结语文教学的规律却是可行的。
  (作者单位:浙江台州路桥第四中学)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标签:作者],来源:[标签:出处],来源地址:)

上一篇浅谈教师自身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下一篇追求从“一”开始的简洁课堂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