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杂文的命运

作者:洪子诚     来源:中国当代文学史     时间:2011-02-24
11974

  因为鲁迅等作家的写作,杂文在中国现代文学中成为一种不能完全忽略的文学样式,也成为不少作家用来表现其“社会承担”的手段。1942年3月,罗烽在丁玲主编的《解放日报?文艺》上撰文,感慨于鲁迅先生那把“划破黑暗”,“指示一路去的短剑已经埋在地下了,锈了,现在能启用这种武器的实在不多”,而坚持说“如今还是杂文的时代”(《还是杂文的时代》)。这一论题的提出方式,表明有关杂文的问题,不仅是文学“自身”的问题。正如罗烽的批判者指出的,“作者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就有关‘时代’的问题发言;是在跟人们争论究竟对中国当时的现实,特别是延安这样一个地方,应该持一种什么样的看法。”(注:严文井《罗烽的“短剑”指向哪里?》,《文艺报》1958年第2期。)而对“现实”、尤其是“延安”和“新中国”的现实的看法和态度,永远是个敏感的政治立场问题。因此,进入50年代之后,这种与作家的批判精神相联系的文体,其存在和发展便面临众多难题。
   1956-1957年间,文学界提出发展各种文艺形式和风格,也容许、甚至有时还提倡对“人民内部”的缺点,对社会生活的“黑暗面”进行揭露和批评,杂文的写作问题又一次引起关注。1956年7月《人民日报》改版后,副刊版的杂文受到重视。接着,各地报刊也都将振兴杂文作为改革的重要内容。在这期间,茅盾(玄珠)、夏衍、巴金(余一)、叶圣陶(秉丞)、唐弢、巴人、吴祖光、邓拓(卜无忌)、林淡秋、曾彦修(严秀)、高植、舒芜、秦似、蓝翎、邵燕祥等,都加入到杂文的写作行列。夏衍的《“废名论”存疑》,唐弢的《言论老生》,巴人的《论人情》、《况钟的笔》,叶圣陶的《老爷说的准没错》,严秀的《九斤老太论》,臧克家的《六亲不认》,吴祖光的《相府门前七品官》,秦似的《比大和比小》等,是当时的名篇。这个期间,徐懋庸(注:徐懋庸(1910-1977),浙江上虞人。30年代参加左联,并写作杂文。1938年去延安。1957年成为右派分子。“文革”期间受到迫害,1977年病逝于南京。主要著译有:杂文集《打杂集》、《不惊人集》、《打杂新集》;翻译《斯大林传》(法,巴比塞)、《辩证理性批判》(法,萨特)、《人的远景》(法,加罗蒂)等。)在杂文的振兴上,出力最多。从1956年底到第二年夏天,他以弗先、回春等笔名发表的杂文有一百多篇,其中有《真理归于谁家》、《不要怕民主》、《不要怕不民主》、《武器、刑具和道具》、《宋士杰这个人》等。他还在《小品文的新危机》(注:《人民日报》1957年4月11日,署名回春。)中,列举妨碍杂文写作的七大矛盾,而引起了有关杂文在当代命运的讨论。他认为,杂文应该在民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民主的意义之一就是人民要求的多样性,因此杂文也应该多样性,可以歌颂光明,也可以揭露黑暗”,“杂文作家要养成对黑暗的敏感”(注:徐懋庸在《文艺报》召开的杂文问题座谈会上的发言,《文艺报》1957年第4期。)。这次杂文写作的恢复,随着反右派运动的开始而告结束;情形正如有人在反右尚未开始时所言:“杂文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急先锋,又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晴雨表。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受到抵制的时候,也就是杂文受到抵制的时候。”(注:张光年在《文艺报》召开的杂文问题座谈会上的发言,同上。)
   60年代初,与散文的第二次“复兴”一起,杂文创作也一度活跃,时间大致在1961年到1962年间。1962年5月,《人民日报》在副刊版开辟了“长短录”专栏,由杂文作家陈笑雨主持,聘请夏衍、吴晗、廖沫沙、孟超、唐弢为特约撰稿人。专栏确立了“表彰先进,匡正时弊,活跃思想,增加知识”的全面而稳妥的宗旨。期间,邓拓的《燕山夜话》和吴南星的《三家村札记》也在陆续刊出。邓拓在《燕山夜话》的一篇文章中谈到,“我之所以想利用夜晚的时间,向读者同志们做这样的谈话,目的也不过是要引起大家注意珍惜这三分之一的生命,使大家在整天的劳动、工作以后,以轻松的心情,领略一些古今有用的知识而已”(《生命的三分之一》)。邓拓等,既是历史学等的学者,同时又是政府机构的高层官员,加上这个时期所实施的提倡“轻松”的“软性”文化方针,使《燕山夜话》、《三家村札记》等呈现了那种谈心、引导式的叙述风格,和对知识(尤其是历史知识)的重视的风貌。从尖锐讽刺和直逼主旨,到这时的曲折展开、温和节制的态度和语调,这种文类的当代变迁,包含着复杂的政治文化内涵。不过,在这些平易、委婉、朴素的文字中,确有不少“不为陈言肤词,不为疏慢之语”的篇章。如《伟大的空话》、《专治“健忘症”》、《爱护劳动力的学说》、《堵塞不如开导》、《说大话的故事》、《王道和霸道》、《陈锋和王耿的案件》等。不过,邓拓(也包括吴晗、廖沫沙)的杂文,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一种思想态度和文体风格:在宽容、中庸的形态中,来寄托他们对现实生活缺陷的敏感、关切,容纳他们对于现代教条、对于僵化思想秩序的质疑性批判,从而也塑造了叙述者的正直、坚强的思想品格。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洪子诚,来源:中国当代文学史,来源地址:)

上一篇散文作家及其创作模式

下一篇回忆录和史传文学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