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源
加载失败

中国左翼文学意识形态观念的肯定性用法与政治坐标

左翼文学运动之所以被视为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关键性转折点,在于它改变了中国文学从古典到现代转换过程中追求现代性的航向;在于它在文学领域,将近代乃至五四以来对欧美资产阶级现代性的模仿与建构,变更为对苏俄无产阶级现代性的仰慕与渴望;在于它以巨大的道德理想主义热忱,将文学纳入到实现共产主义想象的历史实践洪流中;在于它有效地、自觉地、系统性地将文学建构成为实现社会政治目标和政治理想的重要工具和有力手段。
中国文学史 2014.04.23
加载失败

展现华人文化的多样性——读《花鼓歌》

华人文学一直以来在世界文学圈占有着极重要的地位,从林语堂的《京华烟云》到张爱玲的《秧歌》,从谭恩美的《喜福会》到王哲伦的《蝴蝶君》,这些作家无不用英文写作,将中国人的面貌勾勒毕现,反映到西洋社会。可惜当年的张爱玲没有投着美国人的口味,倒是逃战乱、留学美国的黎锦扬一出手便写出《花鼓歌》一书,立刻登上《纽约时报》好书榜,并陆续被买断影视和舞台版权。
中国文学史 2014.04.23
加载失败

欲望的政治化和政治的欲望化

  “十七年”的主流意识形态,最主要的意图就是通过文艺为新政权、新社会和广大人民创造出一个想象的历史共同场域,以便简洁、有力、高效地构建起新中国领导政党统治的史实合法性和逻辑真理性的科学本质。
中国文学史 2014.04.23
加载失败

用人事情理图解的文字的温度——简评《这些字,那些事》

文字是有温度的,一个人能从中体会到文字中蕴涵的中国思维、中国美感以及中国的智慧,是值得赞扬的;而又能“触及每一个汉字”,让她所散发的温度,“温暖现世中冰霜般的寒意,慰藉孤独寂寞的心灵”又是值得感怀的。孙海芳的文集《这些字,那些事》(甘肃民族出版社出版)以一个汉字为凝结核,凝聚了学理的认知、人事的今昔、教育的感悟、生活的碎片、人情的冷暖,读来让人眼睛一亮,感慨系之。
中国文学史 2014.04.23
加载失败

萧红作品中的生命意识

1934年的夏天,23岁的女作家萧红完成了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生死场》,《生死场》共有17节。第一节“麦场”至第十节“十年”,写的是东北贫民的生活,第十一节“年盘转动了”至第十七节“不健全的腿”,写的是“九一八”事变后,走投无路的农民终于自发组织起来,组成抗日义勇军反抗日本侵略者。萧红在她的《生死场》中暴露了一位女作家的才华:细腻的笔触,敏感的视角,耳目一新的叙述方法,诗一般的语言,诡谲的艺术感觉,清晰的线索。
中国文学史 2014.04.23
加载失败

文学作者的媚气与文学的媚气

 人的品格很大程度上决定作品的品格。文学创作者的媚气与文学的媚气有着强烈的因果关系,文学创作者的媚气势必导致文学的媚气。
中国文学史 2014.04.23
加载失败

试论冰心小说的叙事模式

现代小说是从有意抵制“讲故事”开始的。虽然同五四作家们一样把小说的描写中心由重“事”转到了重“人”,冰心却另辟蹊径,注重的已不是人物性格的完整和典型,而是更重视人物的“情”和“理”,注重作家的主观情感、主观愿望在人物身上的传达与展现。具体表现为对故事情节的漠视与对人物心理、情绪氛围的重视,而这两者,都是对以情节为中心的传统小说叙事结构的反拨。
中国文学史 2014.04.23
加载失败

诺贝尔奖评委马悦然:莫言获奖助华文学走向世界

马悦然表示,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无关政治、友情和运气,唯一的标准就是文学质量。在他看来,莫言作品继承了中国古代优秀的文学传统,也敢于批评社会现实。
中国文学史 2014.04.23
加载失败

明月不归沉碧海-探析郁达夫小说中的“蹈水”情结

死亡是笼罩生命永恒的魅影,也成为文学中幽深而纷繁的意象,承载着人类对生命的终极思考。作为一位在“生命的悲哀海”里低吟浅唱的歌者,郁达夫深切地关注着人生永恒的苦难,并执著地把悲剧性的生命体验形之于笔端。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死亡在郁氏的妙笔下呈现为“明月不归沉碧海”的幽丽悲怆,幻化出奇美绝伦的魅影。
中国文学史 2014.04.23
加载失败

论沈从文边缘性的文学立场

沈从文深受五四启蒙思想的影响,从改造社会和国民的向度上理解并确立文学的价值和意义。面对传统的惰性和革命的干预,他极力反对文学的商业化和政治化,以极大的勇气打破占主流地位的文学规范、写作模式,主动采取一种边缘性的文化立场,以一种与主流文化对话、反思的创作立场,将他的知识分子情调、文人创作个性表现出来。
中国文学史 2014.04.23
加载失败

论《子夜》中的“金钱”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茅盾是一位对现代社会关系的金钱本质有着深刻认识的作家,其小说创作对此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揭示和表现,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小说文本是《子夜》。茅盾创作《子夜》深受左拉《金钱》的启发和影响。左拉的《金钱》探索了现代社会中金钱对人性的影响,尽管有学者认为两者有本质的差异,但“金钱”对现代生活的渗透和影响仍然是《子夜》不可忽视的现实内容。
中国文学史 2014.04.23
加载失败

蘩漪新论

 剧作《雷雨》1934年发表,1935年被搬上舞台后的半个多世纪以来,周蘩漪这个艺术形象就受到评论界与读者异乎寻常的青睐。对于这个女人更是给足了赞美之辞。
中国文学史 2014.04.23
加载失败

苍茫的落红——解读萧红作品中色彩意象的伤痕情感

萧红的全部作品都是在追求“温暖”与“爱”的情结的延伸,在这一情结中,蕴含着作家很深的精神与情感的痛苦,难以言说的生命与情感之痛,于是将生命中的“创伤性体验”融化到作品中,用文字书写“不堪承受的生命之重”。用色彩来浸染“伤痕色彩”的诉说与记忆。童年经历被织成一张强大的记忆之网,在情感上缠绕萧红,令她时时反顾,咀嚼,品味。她终其一生都赞美与渴望太阳,光明,春天等红,黄,绿的对应物,而对那些呈现出的黑,白,灰的色的异己毁灭性的力量投以憎恶,恐惧,以及无可奈何。
中国文学史 2014.04.23
加载失败

《左河右岸》:田园诗的新流变

《左河右岸》,书名便有诗意流淌,有画境舒展,更有让人遐想的广阔且幻变的空间。惟其广阔,丹青妙手可以大笔挥洒,飞龙走蛇;因其幻变,不同时段便必然呈现不同景观,滋生不同心情。翻阅这本由成都的四位乡土作家的四部中篇组成的小说集,你会感觉到一股清新的风扑面而来,传统而守旧的中国乡土小说,正随着时代的急剧变化,从漫长而沉重的阴影笼罩之中穿越出来,开启它富有活力的新篇章。
中国文学史 2014.04.23
加载失败

《这边风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发现

 5月18日,王蒙长篇小说《这边风景》研讨会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李敬泽、全国人大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雪克来提·扎克尔,本书作者王蒙出席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从文学、文化、历史、政治维度评论了作品。研讨会由文艺报社、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文艺报社总编辑阎晶明主持研讨会。
中国文学史 2014.04.23
加载失败

《西游记》文学成就

该书经无数民间艺人和作者付出巨大劳动之后,于明朝中叶,由吴承恩最后完成。 它是中国神话小说中最优秀的作品。浓郁的浪漫主义是《西游记》的基本艺术特征。书中作者幻想了一个超自然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神话人物、他们的神奇法宝和所处的环境又大都有现实的基础,同时在神奇的形态下体现了人们的某种意愿。在各色神魔形象的塑造上,既表现他们超自然的神性和动物属性,又能找出社会化个性的踪影。象孙悟空灵活多变、急躁、好动的个性,分明就是猴的特点,这一动物特性与他乐观反叛的人格化个性和谐地融为一体,使得作品既有色彩瑰丽的奇想,又有细节的真实性。
中国文学史 2014.04.21
加载失败

《水浒传》文学成就

该书创作于明初,作者施耐庵。同《三国演义》一样,它也是在民间故事和话本、戏曲基础上创作而成的。《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小说,全书围绕“官逼民反”这一线索展开情节,表现了一群不堪暴政欺压的“好汉”揭杆而起,聚义水泊梁山,直至接受招安致使起义失败的全过程。对一、二十个性格鲜明的英雄人物的成功塑造,是这部小说具有光辉艺术生命的重要因素。小说常常将人物置身于不同的环境中,通过他们不同的经历、身份来表现他们不同的性格特征和不同的反抗道路。语言具有口语化的突出特点:明快、洗练、生动、准确、富于表现力,并在个性化上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中国文学史 2014.04.21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