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资源 >详情

用人事情理图解的文字的温度——简评《这些字,那些事》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     时间:2014-04-23
15223
     文字是有温度的,一个人能从中体会到文字中蕴涵的中国思维、中国美感以及中国的智慧,是值得赞扬的;而又能“触及每一个汉字”,让她所散发的温度,“温暖现世中冰霜般的寒意,慰藉孤独寂寞的心灵”又是值得感怀的。孙海芳的文集《这些字,那些事》(甘肃民族出版社出版)以一个汉字为凝结核,凝聚了学理的认知、人事的今昔、教育的感悟、生活的碎片、人情的冷暖,读来让人眼睛一亮,感慨系之。
  在本书中,一个思考、解读汉字本身和体味汉字意味深长暗示的人,让有声的语言及无声的思索、想象沉淀下来,让那些杂沓无关的人事、言语和印象联缀起来,那些人事、言语、印象的鲜活让这些文字的温度释放出来,生出动人的情感、渗出生活的感悟、闪现理智的灵光。按理说,在一个文字书写的文本里,根本不值得对文字表示惊诧,然而在这样一个以“字”为凝结核,结构情感、结构人事的文本中,文字本身的意义和文字的相关意义都是值得关注的。
  在沿着文字的本意、文字的感悟向生活的当下的生成过程中,作者展示了生活的积累,展示了讲故事的能力,其间有与小学生的对话,有学生作品的展示,有游历的见证,有日记的摘录,还有关于兰州这个城市的典故、方言、民俗、记忆等的回忆,更有家人、朋友、师长的事迹、言语等记录,还有图像的佐证。他们的故事、言行、印象、记忆,成了作者对“字”感悟的注解,成了字的温度的表征,为此所有记事、记人、记言都与“字”联系在一起,“这些字”与“那些事”间的关联由此而建立,把字解得明白透彻,把事写得风生水起,由于对字的深入解读,更兼字又成为作者所写人与事的灵魂,使得这些看似平常的事有了哲理的深沉。文章中种种关于自己职业生活、平常生活的记忆、情感、感觉、心怀,都被一个个“字”的意义所联接,变成了对一个字的温度的注解。字成了人、事、情、理的扭结点,字也成了情理的结晶,而人与事构成了字的温度的来源。在“字”的联缀之下,知识被激活,记忆的闸门被开启,生活的片段被呈现,人事的记忆被投射到当下,哲理的灵光开始闪现。字的意义启迪了生活的灵光,生活感悟的灵光又昭示了字的意义,字与人、事、情、理之间进入互生、互启的境界。
  众所周知,文字抽象化的结果是使文字与生活现象剥离,而本书的作者反其道而行之,试图将文字与生活现象混融,尽管这种混融并未达到水乳交融的地步,但这种尝试是有益的。从符号论的角度来讲,文字是一种共同记忆,记录的是具有共同性的信息,而一旦与个人性的事件或者感悟联系起来,便能生成个人性的特色,个人性和与个人性相关的事消解了由文字的共同性所带来的距离,消解了文字的共同记忆的意义,而变成个人记忆的演绎。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这本书不同于所有生硬的字书,而是一部演绎由“字”激发和引起的人情世态与生活的杂录。因此,本书的中心恐怕应该是“那些事”,而“那些字”只是龙的眼睛而已。作者要么画龙点睛,要么点睛画龙,在“这些字”与“那些事”之间游走,将一个语文现象变化成人事现象,将对文字的解读融入活生生的人事描绘与叙述之中,“字”于是焕发出人情的、人性的温度。
  几千年前,人类用创造文字的方式记录自己的认知、情感,在文字中隐藏了许多文化的、审美的秘密;今天,孙海芳以文字为起点,发掘其中的秘密,触发自己的记忆,在对文字的感悟中加入生活、人生故事等注解,从文字的意义和对文字的感悟中找到了文字的温度、文字的光辉,这是一个对文字有着特殊敏感的人才能做的事,从多元的故事和偶尔记录下来的感悟片段,可以看出作者的心机、心智和心意。作者何以做到这些呢?我们可以从文本中找到一些根据。作者说:“作为教者,首要敏感。敏感于事,敏感于细节,才能将理所当然的忽略变成触手可得的知识。”(《“立马悬蹄”与悬蹄立马》)“让我们用一颗善感的心去体验这个纷繁的世界”。(《肉》)作者发现“身边会有一些有心人在记录自己转瞬即逝的梦境,用真实的汉字,一点一滴地写着前世的征兆和启示”。(《梦》)作者正是这样的敏感有心之人,她用一颗善感的心去体验丰富的汉字,也体验纷繁的生活,只不过她是在通过真实的汉字一点一滴地记录着现实的征兆和启示,把点滴的积累汇聚成涓涓细流。袁宏道曰:“世上所难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唯会心者知之。”(《叙陈正甫会心集》)孙海芳应为文字情趣、理趣、机趣的“会心者”。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用人事情理图解的文字的温度——简评《,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来源地址:)

上一篇萧红作品中的生命意识

下一篇欲望的政治化和政治的欲望化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