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憩园》与《寒夜》

作者:张同俭,闫玮     来源:新编中国现代文学     时间:2011-02-24
12900

  《憩园》写成于1944年7月,就题材来说可以把它看成是《激流三部曲》续篇或尾声。作品通过一位作家黎先生阔别16年后重返家乡寄居在一所大公馆“憩园”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展示了公馆新旧两代主人共同的悲剧命运。旧主人杨梦痴外号杨老三,从小受父亲的娇惯,养成许多恶习,将父亲留下的家产很快踢蹬光了。父亲死后,合居的公馆被卖掉,他仍恶习不改,荡尽了分得的祖传的遗产和妻子的陪奁,被妻子和大儿子赶出家门,沦为乞丐。长期的寄生虫式的生活使他失去了最起码的谋生能力,只好靠偷窃为生。结果在监狱中悲惨地死去。新主人姚国栋又重蹈覆辙,靠父辈的遗产过着庸俗懒散奢侈的生活,成天除吃喝玩乐外无所事事。对儿子更是百般溺爱。在他和岳母的骄纵以及金钱的腐蚀下,儿子小虎又变成了撒谎蛮横、随意打骂仆人、不听继母好心教育的纨绔子弟。最后小虎在外婆家因撒野打赌下河被洪水冲走淹死。《憩园》新旧两代主人得到了相似的下场。就故事面言,《憩园》向人们展示了克安、克定式的人物走出大公馆后的最终结局,可以看作是《激流三部曲》的结局与尾声。就主题而论,它与后者也有共通之处,那就是揭露控诉封建制度对人的摧残。所不同的是:《激流三部曲》是从青年一代的青春、爱情以及健康正常的人性被摧残毁灭来进行揭露和控诉的;而《憩园》则是通过封建阶级成员自身的人格堕落和人性扭曲来进行揭露的。二者的视角和侧重点很不一样。这表明作者对生活的认识和反映有了新的发展,增添了新因素:封建统治者们对于封建制度来说,既是代表者,又是牺牲者。由于人物塑造上的这种变异,随之作品的情调也有了不同。《憩园》中封建家长们的二重性,使作家的感情倾向也出现了二重性;既厌恶、又同情。与《激流三部曲》相比,《憩园》的基调也发生了变化。如果说前者属于昂扬的呐喊,后者则属于哀痛的挽歌。
  《寒夜》作为巴金家庭问题系列小说的压轴之作,是《家》之后又一部现实主义名著。作品写于1944-1946年,它通过下层知识分子小职员汪文宣一家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悲剧,真实地再现了抗战后期国统区人民的悲惨遭遇。主人公汪文宣和妻子曾树生都是某大学教育系的毕业生,他们年轻时曾共同编织过许多美好的梦。但是日寇的入侵、国统区的腐败不仅击碎了他们的梦,而且将心地善良的汪文宣压塑成一个性格怯弱、以“忍受”求苟安的小职员。由于他无力承担起抚养一家四口的生活重担,只得听任与他自由结合的妻子曾树生到一家官办的银行去充当“花瓶”来补贴家用,这就引起了思想守旧早就与儿媳妇有点龃龉的汪母的不满和非议,使本来就不融洽的婆媳关系更加紧张。面对母亲与妻子间日益加剧的矛盾,因无力独自承担养家糊口责任而深感内疚的汪文宣极力以自责和委屈自己来试图缓解它。但是在险恶的侵略战争和黑暗的社会压力的不时袭击下,这种家庭矛盾不仅未缓解,反而日益激化,最终促成了曾树生的出走和家庭的破裂。结果汪文宣在疾病和精神的双重折磨下,在人们庆祝抗战胜利的鞭炮声中孤寂而悲惨地死去。
  《寒夜》的成功首先在于作者把三个主要人物的性格冲突与抗战时期风云变幻的社会矛盾紧密结合起来,因而使读者从一个家庭的崩溃看到日寇发动侵略战争的罪恶和国统区社会的黑暗腐败。同时,对三个主要人物性格的细致入微的刻画,又使作品克服了同类题材作品常见的公式化、概念化的毛病,产生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使每个有良知的读者都不能不对产生这种家庭悲剧的黑暗时代和社会发出愤怒的控诉和谴责!
  《寒夜》在艺术上另一个突出成就是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更加成熟完美,它以冷静的客观描写取代了以往作品中常见的主观情绪的直接宣泄,整部作品在结构上也没有刻意的布局和人为安排的紧张情节,而完全是在对凡人小事的细腻描绘和不知不觉的推进中发掘现实生活的本质,真正达到了作者自己所说的“无技巧”的艺术境界。
  从《激流三部曲》特别是从《家》经过《憩园》到《寒夜》,可以看出巴金的小说从内容到形式、从主题思想到艺术风格,都已发生了重大变化。
  首先,从题材主题来看,在《家》中作者着力描写的是封建大家庭内部青年一代与老一代的冲突,是一群青年人的命运,是他们的追求和抗争,总的意向是对革命、变革和反抗斗争的呼唤。而《寒夜》所描写的虽也是家庭内部冲突,但这种冲突并不代表两种对立思想体系的斗争,而是反映外在的社会压力造成的家庭内部的分裂,总的意向并不在对革命和反抗的呼唤,而在于对旧社会的批判。因此两者的情调都是悲剧,但前者可以说是悲痛乃至悲愤;而后才则是悲哀乃至悲凉。其次,从人物形象来看,在《家》里,作者所着力描写的是觉慧、觉民和琴,他们勇敢地追求着正常人的生活,并且为同人类获得一样的生活而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所展示的是一种充实的人生,作家的正面美学理想主要是通过这类人直接显示出来。在《寒夜》里作家所着力描写的是小人小事,像汪文宣和曾树生,他们虽然善良,有过为“理想而工作的勇气”,也敢于在不同程度上蔑视传统的礼仪,但懦弱犹豫,自己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以至终于失去了爱情幸福乃至生命,所展示的是灰色的人生,在《激流三部曲》中虽然也出现过剑云、枚那样的人物,但他们不过是作品的配角而已。而《寒夜》中的汪文宣、曾树生却由配角一跃而为主角了。作家的美学理想并不是通过他们这些单个人物或事件,而是通过作品的总体意向间接地表现出来的。
  再次,随着主题题材和人物形象的变化,作品的艺术氛围也发生了变化。在《家》中,构成作品艺术氛围的主旋律是巨大的热情。无论是鸣凤、梅芬、瑞珏这三女性的悲惨结局,还是觉慧、觉民和琴等新人物对新生活的追求,乃至高老太爷、冯乐山和克安、克定的专横荒淫的揭露,作品的字里行间都洋溢着奔腾的激情。在《寒夜》中,作家对旧社会的强烈憎恨和抨击,大都转为冷静客观的剖析。作家感情的倾泻,显然有所克制,显得相当婉曲,笔调是冷峻的,气氛是肃杀的。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张同俭,闫玮,来源:新编中国现代文学,来源地址:)

上一篇《家》

下一篇老舍眼中的“市民世界”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