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茅盾生平和创作道路

作者:张同俭,闫玮     来源:新编中国现代文学     时间:2011-02-24
12522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出生于浙江省桐乡县乌镇。茅盾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他生长在一世代读书的家庭中,父亲沈永锡是一个具有开明思想的“维新派”人物,颇重视新学,30余岁即不幸病世。母亲陈爱珠是一位通文理,有远见的妇女,茅盾说:“我的第一启蒙老师是我母亲”。在开明的家庭教育下,茅盾博览群书,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茅盾的家乡是一个明丽的水乡。然而,在他少年时代,这里便是“颇形衰落了,农村经济破产的黑影沉重地压在这个镇的市廛”。茅盾在民族忧患的岁月中成长,也体察到了中国人民寻求真理拯救国难的社会使命。时代的风云和乡土的母题,构成了他日后的创作的重要内蕴。他向往自由、民主,萌发了反帝反封建的思想。
  1913年夏,茅盾考进了北京大学预科第一类。大学时代的生活扩展了他的视野,使他开始把中国文化的熏陶同世界文化的新知识融汇起来。1916年,他以优异成绩预科毕业。但由于生活窘迫而辍学。同年8月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任文学编辑,并开始了文学活动。在以“科学”、“民主”为大旗的思想解放运动的推动和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他如饥似渴地阅读《新青年》等进步刊物。1917年,他在商务印书馆主办的学生杂志上不仅编写出版了《中国寓言初编》、《大槐树》等十几种童话寓言故事,还发表了鼓动青年学生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的论文。茅盾一踏进新文化思想论坛,就显示出青年思想启蒙者的特质。
  1920年前后,茅盾正式致力于新文学运动,年初他在《东方杂志》发表了第一篇文学论文《现在文学家的责任是什么?》,不久又发表了《新旧文学平议之评议》、《文学与人生》、《社会背景与创作》、《新文学研究者的责任与努力》等文,这些文章鲜明地表露出他后来努力提倡的为人生的文学主张。其基本点是:
  他提倡为人生的艺术,反对封建旧文学,反对把文学当作游戏与消遣的工具;他反对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观,强调文学要注重社会背景,反映现实人生;他主张文学要有正确的思想为骨架,要给人以鼓舞的力量。
  1921年他同郑振铎、叶圣陶等一起发起成立了“文学研究会”,并由他接编和全部革新《小说月报》,使之成为“文学研究会”的机关刊物和倡导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阵地,促进了新文学的发展。
  茅盾早期的文学活动和革命活动紧密交织在一起,1921年他在参加发起并组织文学研究会的同时,还在上海先后加入共产主义小组和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党的筹建和早期工作,是最早加入共产党的革命文艺家。1923年茅盾在党创办的上海大学任教,并亲身经历“五卅”运动。在“五卅”运动前后,茅盾发表了《论无产阶级艺术》一文标志着他的“为人生而艺术”的现实主义文艺观发展到无产阶级文艺观的新阶段,反映了革命文学初期理论建议的最新成就。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修正了过去文学应表现人生为“全人类的生活”的含混概念,肯定了文学的阶级性,“文艺应描写‘被压迫民族与被压迫阶级的解放”等等。文章对无产阶级文艺的内容、形式、性质、范围以及文学艺术的继承创新等问题,都做了全面的论述。他认为无产阶级艺术是“以无产阶级精神为中心而创造的一种适应与新世界(就是无产阶级属于统治者地位的世界)的艺术”。并指出,无产阶级艺术之完成,有待于内容的充实,亦有待于形式的创造“。尤其可贵的是,文章在当时就指出了苏联文学的某些局限与不足。如他说,”仅仅描写无产阶级生活的作品不能就算是无产阶级艺术“,他认为苏联文学创作的”题材的范围太小,只限于劳动者的生活,没有其他生活经验,而对于过去文学常用的家庭问题,人心善恶交战等,不敢涉及,这都是不全面的“。在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问题上,茅盾强调二者的统一。为此需要创造新形式。但是他认为,艺术形式是技巧堆积的结果,是过去无数天才心血的结晶,在后人看来实是一份宝贵遗产,应”先利用已有的遗产,不足则加以创新“,文章还特别指出,”这样做并不会辱没了无产阶级艺术家的身份“!茅盾的这些文艺观点,似乎提前几年就预见了创造社、太阳社的无产阶级文学理论偏颇,实在难能可贵。
  1926年茅盾离开上海到广州参加革命政党的会议并做宣传工作。”中山舰事件“后回到上海。后赴大革命的中心武汉,任《民国日报》主编。革命实践为茅盾即将开始的文学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创作素材。
  大革命后,茅盾的文学活动主要转入了小说创作。1927年至1931年间的茅盾早期小说创作,在广阔的时代背影上展现了”五四“前夕到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描绘青年知识分子从彷徨到走向工农斗争的艰难历程。
  大革命失败后,茅盾在白色恐怖中离开武汉辗转回到上海,于1927年9月至1928年6月创作出以大革命时期社会生活为背景的轰动一时的三部曲式长篇小说《幻灭》、《动摇》、《追求》(后合称《蚀》)。
  茅盾是以长篇小说《蚀》开始小说创作的。时代的风云和革命的实践,赋予他的创作以血肉;而文学的功力则使他出手不凡,显示出大家风范。小说发表以后,引起广泛的反响。茅盾作为小说家的地位,从此被肯定下来。
  《蚀》是茅盾的第一部小说,也是他第一次使用茅盾这个笔名。小说反映了作者在大革命失败后痛苦、悲愤、迷惘的思想感情,融入了他对知识分子革命道路的深沉的思索,迅速真实地展现出青年知识分子在大革命剧变期的思想动态与心灵历程。在小说中,作者冷静地描绘了现代青年在革命浪潮中所经过的三个时期:(1)革命前夕的亢昂兴奋和革命既到面前时的幻灭;(2)革命斗争剧烈时的动摇;(3)幻灭动摇后不甘寂寞尚思作最后之追求(《牯岭到东京》)。《幻灭》的背景是北伐前夕的上海和革命高潮中的武汉。大革命的浪潮,曾激起了广大被压抑、处于苦闷生活中的知识分子的向往。他们倾慕革命,具有追求光明的冲动力量;但是,他们却崇尚空谈,行动往往犹疑不定,在实践中常因个人得失、好恶而裹足不前,因此也常常处于幻灭的悲哀之中。《幻灭》中的静女士便是这样的女性。她充满了”革命“的幻想,但在母亲的怜爱和教养中又形成了怯弱、游移、多愁善感的性格。因此,她的那种仿佛明天就是黄金世界的”革命理想“一触到复杂的现实便很容易破灭。她厌恶上海的喧嚣和”拜金主义化“,在读书和爱情上感到幻灭后,怀着憧憬来到革命的中心武汉,她连续换了三次工作,她不断地追求,不断地处于幻灭的悲哀中。她渴望在爱情中寻求寄托,但”每次期望,结果只是失望......结果只加多你的痛苦失败的记录。“《动摇》与现实生活贴得较紧。作品直接地把剧烈的斗争生活组合在艺术构思中,成为作品的重要内容。作品的背景是1927年春夏之交”武汉政府“蜕变的前夕,作品的情节是在武汉附近一个县城里展开的。主人公方罗兰是国民党县党部一负责人。方罗兰的形象揭示出大革命时期国民党”左派“的许多精神特质。他在革命与反革命的尖锐搏战中,始终动摇于左右之间。在革命形势急剧变化的时候,动摇妥协,助长了反革命的气焰。他知道混进革命的内部的胡国光的罪恶而不敢揭露和斗争。他害怕人民群众的力量,在革命受挫折时,不但束手无策,而且还为了个人的安全决定离开革命。《追求》”处处暗示着国民党新军阀的为非作恶,生动地展现了革命遭受严重挫折后的某些知识分子中所产生的颓废迷乱的情绪“。张曼青对政治失望,追求的教育救国也失败了。王仲昭把爱情奉为至高的追求目标,以新闻事业作为追求幸福的手段,最终理想破灭。史循可谓”曾经沧海“的人物,终于成为一个怀疑派和颓废派。章秋柳则在官能享受的自我麻醉中毁灭了自己。这样,作品借助于形形色色的人物,表现了大革命失败后的社会病态。
  《蚀》揭示了某些青年知识分子的个人主义灵魂和变革现实要求的矛盾,描绘了其向往光明,正直善良的性格与社会不协调的悲剧,展现了这些青年思想性格的致命弱点和个人奋斗道路的悲剧命运。《蚀》迅速真实地反映了大革命时期中国社会风貌,并开”幻灭“主题的先河,首创了”三部曲“的长篇小说形式。寓于时代性的取材,”时代女性“形象的塑造,手法多样的细微的心理描写等,奠定了茅盾小说创作的基础,大大增强了现实主义小说的艺术表现力。也表明了茅盾小说的基本特色,为30年代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大丰收拉开了序幕。
  为了摆脱国民党反动的通缉,茅盾1928年7月东渡日本,在那里写了《野蔷薇》等短篇小说和一系列散文,还写下了《从牯岭到东京》、《读〈倪焕之〉》等重要论文和长篇小说《虹》。
  《虹》写于1929年4月至7月,同《蚀》一样都是以青年知识分子为题材的创作。《蚀》及当时一些短篇小说以较多的迷惘的情绪反映生活中的消极病态。到了《虹》的创作,则意味着作者从苦闷到振奋并积极进取的一个过渡,反映了作者透过黑暗现实,知难而进的精神。
  《虹》以”五四“到”五卅“时期的广阔的社会生活为背景,描写了主人公梅行素的生活道路和思想变迁。梅女士被”五四“思潮唤醒,受到了新思潮的洗礼,要求个性解放,人的权利,从孝女、少奶奶的家庭牢笼中冲出来,谋得了独立的社会职业。她虽也彷徨苦闷但她勇于向旧社会挑战,一直”往前冲“。在革命者梁刚夫的影响下,她投入到”五卅“示威游行的行列。梅女士由个人的盲目抗争到参加集体主义斗争的道路,给青年知识分子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虹》只完成了原计划的三分之一,但从《蚀》到《虹》可明显地看出茅盾创作的历史意识和时代精神的深化。
  1930年4月茅盾回到上海,摆脱了以往的悲观颓废心情,完全投身于无产阶级文学的建设事业。他参加了”左联“,并参与左联的领导工作。期间与鲁迅交往甚密。1930年春到1931年,他又创作了《豹子头林冲》、《大泽乡》、《石碣》等历史题材的短篇和《路》、《三人行》两个中篇。
  1932年至1937年,是茅盾小说创作的黄金时代。他对前期小说创作的经验和教训作为总结。并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中国的现状,着手实现他”大规模“地描写中国社会现象的夙愿,先后创作了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林家铺子》、《春蚕》、《秋收》、《残冬》、《当铺前》,中篇小说《多角关系》等,这些作品成功地展现了三十年代初期中国社会生活,成功地塑造了各阶级的阶层千姿百态的人物形象。特别是《子夜》的问世成为”五四“以来新文学革命现实主义创作的里程碑,从而也确立了茅盾小说巨匠的历史地位。
  1937年至1949年,茅盾积极投身于民族解放战争,辗转于上海、武汉、广州、长沙、新疆、重庆、香港等地,曾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参加并领导了国统区文艺战线抗日反蒋斗争。1938年底应邀到新疆学院任教,并主持该地的文艺协会。1940年5月返回内地,途中在延安鲁艺短期讲学。同年10月到重庆。不久”皖南事变“发生,他于1941年春到香港,并以”皖南事变“前后国民党政府”陪都“重庆为背景,创作了日记体长篇小说《腐蚀》,揭露了皖南事变前后国民党法西斯特务统治和他们****反人民卖国投敌的罪行,成为抗战时期文学中以现实题材揭露国统区政治黑暗的最重要的作品。1942年他在桂林写了长篇小说《霜叶红似二月花》,随后又写了剧本《清明前后》和长篇小说《锻炼》,同时还写了不少短篇小说散文。有短篇小说集《委屈》、《耶稣之死》,散文集《炮火的洗礼》、《见闻杂记》、《劫后拾遗》和《时间的记录》。
  1946年3月,茅盾从重庆回上海编《文联》半月刊。同年12月,应邀赴苏联参观访问和讲学。1948年到达解放区。在1949年7月召开的第一届文代会上,茅盾被选为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文化部部长,历届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常委和第四、第五届副主席。1981年3月21日去世。党中央根据他生前要求决定恢复他的党籍。他的一生为我们留下了大批珍贵的文学遗产,在文学史上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张同俭,闫玮,来源:新编中国现代文学,来源地址:)

上一篇文艺思潮与论争

下一篇《子夜》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