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历史反思中的“知青小说”

作者:洪子诚     来源:中国当代文学史     时间:2011-02-24
13482

  在80年代,“知青文学”(或“知青小说”),是用来描述一种文学现象的概念。批评界对它的使用,涵义上并不一律。较普遍的说法是,第一,作者曾是“文革”中“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第二,作品的内容,主要有关知青在“文革”中的遭遇,但也包括知青在后来的生活道路和思想情感,如他们返城以后的情况。与“伤痕文学”等一样,人们用这个概念,来专指叙事体裁(小说,或纪实性叙事作品)的创作。而北岛、舒婷、芒克、食指等,一般不被称为“知青作家”,他们的创作,也较少被称为“知青文学”(或“知青诗歌”)。这种命名的状况,可能表现了对于诗的题材的“超越性”的意识。“知青文学”在“文革”期间已经存在,但这一概念在80年代才提出,这说明了它作为一种文学潮流出现的时间。另外,这里并不特别强调“知青作家”的这一说法,是因为许多“知青”出身的作者,后来的写作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作为一种文学创作的潮流,“知青文学”却无可置疑地存在过。在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写作知青题材小说的作家有孔捷生、郑义、叶辛、张承志、梁晓声、张抗抗、柯云路、李锐、肖复兴、史铁生、张炜、韩少功、竹林等。
   与50年代遭受挫折的“复出”作家相似,知青文学也常带有明显的自传色彩。和“复出”作家一样,特殊的,与国家社会政治密切关联的生活经历,使他们觉得表现自身的生活道路具有重要的价值。不同的是,50年代反右派运动的受难者,在“文革”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里,在公众心目和自我意识中,他们被当作“文化英雄”看待。而“知青”这一代人在“文革”中的生活意义,不论是自我、还是社会评价,却是可疑和模糊不清的。这是推动知青那种持续不断为一代人的青春立言的动力。比起“复出”作家来,通过个人命运以探究历史运动的“规律”,对历史事件做出评判的创作动机,要较为淡薄,而对“这一代人”的青春、理想的失落的寻找更为关心。另一点不同是,他们没有那种深刻的“少共精神”,没有50年代初的那种“所有的日子都来吧,让我们编织你们”(注:王蒙写于50年代的长篇《青春万岁》中,青年学生唱的歌曲中的句子。)的情感记忆。或者说,这种更多靠灌输获得的精神,在“文革”中已出现裂痕,甚至打碎。这样,知青小说创作在小说形态上和内在情绪上,有别于“复出”作家的创作。他们并不热衷于以个体的活动来联结重大的历史事件,也较少那种自以为已洞察历史和人生真谛的圆满和自得。他们的作品中,有较多的惶惑,有较多的产生于寻求的不安和焦虑。
   由于“文革”后知青的历史位置与现实处境的含糊不清,因而,知青的那段生活,便是他们为确定现实位置而不断挖掘、重新审察的对象。这种记忆的挖掘、搜寻的方式和价值取向,既与时间有关,又和作家个人经历的独特性相连。因此,知青小说对于历史的叙述,一开始就表现出体验和阐释的多向性。早期的知青小说,更着重于对“文革”悲剧的感伤的揭露和控诉:他们的青春、信念的被埋葬,心灵的受扭曲的过程。在卢新华的《伤痕》,陈建功的《萱草的眼泪》,郑义的《枫》,遇罗锦的《一个冬天的童话》,孔捷生的《在小河那边》,竹林的《生活的路》,老鬼的《血色黄昏》等作品中,有对生活基本权利得不到保障、真诚信仰被愚弄的愤怒,和回首往事的悔恨和悲哀。随后,在越过最初的悲剧揭露、展示的表现方式之后,一部分创作,在视点、情感处理和叙述方法上出现了变化。这一变化,与“知青运动”事实上已结束有关,也与大批知青返城后的处境有关。城市对于这些“游子”的态度是复杂的,但无论如何,它绝不是原先所企望的理想的“天堂”。城市既提供了开拓新生活道路的可能,也有事先没有料到的推拒,以及上学、就业、住房、婚姻、人际关系等等的困扰。即使具体生活问题得到解决,已破碎的生活信念、价值观,也不一定能得到修复或重新确立。在新的环境下,已逝的生活将会在记忆中“重构”。批评家普遍认为,在表现新的生活矛盾与精神困惑上,写于1981年的短篇《本次列车终点》(王安忆)和中篇《南方的岸》(孔捷生),是表现“知青文学”这种转移的最早作品。这两篇小说的题目都具有双重寓意:“终点”与“岸”,都意味着到达和寻得归宿,意味着漂泊的结束;但是,小说中所表达的,则是另一种性质的漂泊无定的开端。此后,知青小说在生活评价上开始“分裂”。或者继续坚持对“文革”的“上山下乡”运动的否定,和生活的荒谬性的冷静批判。或者在复杂的历史过程中,“剥离”出值得珍惜的因素,维护一代人的“青春年华”和献身精神。在不断地将“知青”投身运动的精神抽象化,并坚决地捍卫这“极其热忱的一代,真诚的一代,富有牺牲精神、开创精神和责任感的一代”(注:梁晓声《我加了一块砖》(《中篇小说选刊》1984年第2期)。梁晓声1949年生于哈尔滨市,1968年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劳动。70年代开始写作、发表作品。1977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父亲》等。出版有短篇集《天若有情》、《白桦树皮灯罩》和长篇小说《一个红卫兵的自白》、《雪城》等。)的价值上,梁晓声的创作是有代表性的。从1968年起,他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生活了七年。在《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雨》、《雪城》等小说中,也写到知青所受的愚弄,但也表达了“我们付出和丧失了许多,可我们得到的,还是比失去的多”的“无悔”宣言。他持续地保持一种分明的道德立场,和悲壮的浪漫风格。在张承志、史铁生的“知青”题材的写作中,对往昔生活的挖掘,则表现为另一趋向。他们在开始时,已明显离开社会政治视角,而着重发现民间生活中可能具有的人性品格,以作为更新自我和社会的精神力量。“文革”初期与后期的知青,在对生活的看法上,也有许多的变化。王安忆曾对比地谈及六九届初中生的情况,说他们并没有形成如“老三届”(注:“老三届”,指“文革”开始的1966年已在中学就读的,在1963年、1964年、1965年入学的初、高中学生。)那样的社会理想和价值观。“在刚刚渴望求知的时候,文化知识被践踏了;在刚刚踏上社会,需要理想的时代,一切崇高的东西都变得荒谬可笑了”。他们许多人没有经历“老三届”的那种“痛苦的毁灭”,不需要为自己的青春的价值辩护,因而也失去了从“插队”的乡村中寻找精神财富的动机。从王安忆写她“插队”的淮北乡村生活的小说,包括她的长篇《69届初中生》,很难看到对于这片土地的“恋情”,看到诗意的想像。持一种较为冷静的态度来写知青生活,写“上山下乡”运动,是这一题材后来出现的变化。阿城和李晓都迟至1984年才开始发表他们的创作。他们的小说虽然也写知青生活,但其视角和题旨,已难以用“知青文学”来概括。阿城和李晓由于家庭等方面原因,“文革”中被排除在“运动”之外,成了“旁观者”,有可能看到置身其中者所难以看到或忽略的事态。(注:阿城的父亲钟惦棐,1956年到1957年间,因发表《电影的锣鼓》,《上海在沉思中》等文章,成为右派分子。李晓父亲巴金在“文革”中作为“反动作家”受到迫害。)李晓的短篇从题材的时间“次序”上说,他首先写的是“知青”返城后的情况。《继续操练》、《机关轶事》、《关于行规的闲话》等,写返城后从事各种职业的“知青”,为权、利等欲望所进行的“操练”——钻营、欺诈和不择手段的倾轧。在这之后,他才回过头来,在《屋顶的青草》、《小镇上的罗曼史》和《七十二小时的战争》中,追叙这些权势场上的“弄潮儿”在“文革”中的经历;这似乎包含着对他们现实心理行为所作的溯源。他用嘲讽、调侃的“喜剧”方式来处理这些“悲剧事态”,作品的内涵有浓重的宿命的悲哀。他关心的是发生在这些为生存而挣扎、搏斗的青年人身上的人性扭曲过程及后果。着力于知青生活题材小说创作的作家,还有叶辛和张抗抗。(注:叶辛(1949-)出生于上海,1969年到贵州“插队落户”,出版的以“知青”生活题材的长篇有《我们这一代年轻人》、《蹉跎岁月》、《风凛冽》、《在醒来的土地上》、《孽债》等。张抗抗(1950-),浙江杭州人。“文革”期间在黑龙江兵团劳动。1975年出版了表现“上山下乡”生活的长篇《分界线》。80年代以来发表了《爱的权利》、《夏》、《北极光》、《淡淡的晨雾》等中、短篇小说和《隐形伴侣》、《赤彤丹朱》、《情爱画廊》等长篇。)
   “知青文学”作为一种潮流,在80年代中期以后已失去实质意义。当然,这场牵涉到千百万人的命运的运动,留在许多人记忆中的不可能很快消失,它对现实的影响仍在继续。况且,这一历史事件所提供给文学的“资源”,也很难说已经充分挖掘。在这种情况下,这段“历史”还会被不断提起。80年代后期以来,有关的作品有张抗抗的长篇《隐形伴侣》,陆天明的长篇《桑那高地的太阳》,郭小东的长篇《中国知青部落》,邓贤的纪实性长篇《中国知青梦》,陈凯歌的自传性作品《龙血树》,以及90年代知青的回忆录《回首黄土地》、《草原启示录》、《魂系黑土地》、《劫后辉煌——在艰难中崛起的知青、老三届、共和国第三代人》等。不过,在进入90年代以后,知青对自身经历的回顾,逐渐转化现实的成功者的怀旧,对昔日“辉煌”的构造,反思与批判的色彩几已消失。在这样的潮流中,陈凯歌的《龙血树》(注:《龙血树》,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2年版。陈凯歌,1952年生于北京。“文革”中15岁到云南“插队”。1978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执导的影片有《黄土地》、《大阅兵》、《孩子王》、《霸王别姬》等。《龙血树》在中国大陆没有印行。)具有特殊的意义。对于自己在“文革”中的经历和见闻的讲述,有一种沉痛的自省的基调。一些事件和场景,被放置在叙述的关节处,构成如电影中的场景。对于“文革”中的那些受难者,那些卑微生命的毁灭,作者怀着深切的人性关怀。他既在具体情景上,也从意义的象征上,来试图揭示其中的时代历史和个体命运的意义。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洪子诚,来源:中国当代文学史,来源地址:)

上一篇历史创伤的记忆

下一篇“文革”后的诗界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