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新诗其他主要诗人

作者:洪子诚     来源:中国当代文学史     时间:2011-02-24
13660

  8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大陆诗歌的分布形态较前一阶段显得复杂。社会发展的商品化趋向,使诗歌在社会文化生活中的地位日见狭窄和窘迫。虽然诗歌社团(或诗歌群体及自印诗歌刊物)仍然大量活跃在“民间”,但其分布范围和主要的运作方式,已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注:80年代后期以来的“民间”诗歌刊物有:《非非》、《他们》、《倾向》、《发现》、《现代汉诗》、《南方诗志》、《象罔》、《大骚动》、《标准》、《阿波利奈尔》、《声音》、《偏移》、《阵地》、《葵》、《北回归线》、《北门》、《诗参考》、《小杂志》等等。《倾向》后来移至海外出版,大部分为不定期刊物,一些已停刊。)。诗歌群体在诗歌写作的立场上,不再仅仅以一种简单的对抗意识作为动力,尽管它们的生存也遭遇着各种压力。他们中更多的人所寻求的,是艺术精神独立的需要。进入90年代后,这些诗人也开始在公开出版的文学刊物上发表自己的作品。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出版业的繁荣,近年也有一些诗集丛书得以出版(注:由于诗歌写作本身的多层性,90年代诗集出版情况也比较复杂。不少写诗者自费向出版社购买书号,出版自己的诗作,因此,如果不加分析和挑选地统计这些诗歌出版物,就很难判断90年代诗歌发展的实际成绩。90年代出版的主要的诗歌丛书、诗集有:1993年四川教育出版社的《后朦胧诗全集》(上、下卷,万夏、潇潇主编);1993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当代诗歌潮流回顾·写作艺术借鉴丛书”(共六册,谢冕、唐晓渡主编);1997年上海三联书店的《海子诗全编》、《骆一禾诗全编》、《顾城诗全编》;1997年改革出版社的“坚守现在诗系”(欧阳江河《透过词语的玻璃》、翟永明《黑夜里的素歌》、西川《隐秘的汇合》、肖开愚《动物园的狂喜》、陈东东《海神的一夜》);1997年湖南文艺出版社的“二十世纪中国诗人自选集”(陈东东《明净的部分》、西川《大意如此》、欧阳江河《谁去谁留》、王家新《游动悬崖》);1997年春风文艺出版社的“中国女性诗歌文库”(谢冕主编,已出版八册,包括翟永明《称之为一切》、王小妮《我的纸里包着我的火》、唐亚平《黑色沙漠》、海男《是什么在背后》、林雪《在诗歌那边》、蓝蓝《内心生活》、阎月君《忧伤与造句》及傅天琳《结束与诞生》);1998年文化艺术出版社的“90年代中国诗歌”丛书(臧棣《燕园纪事》、张枣《春秋来信》、孙文波《给小蓓的俪歌》、张曙光《小丑的花格外衣》、西渡《雪景中的柏拉图》、黄灿然《世界的隐喻》)。)这中间,一部分从80年代就开始写作的诗人——他们都曾是80年代中后期的诗歌潮流(或诗群)中的活跃分子——继续活跃在90年代诗坛。相应于变动着的社会生活和审美取向,他们的写作也经历了内部的调整,并逐渐找到了各自的创作风格。
  
  海子(注:海子(1964-1989),原名查海生,1964年5月生于安徽省怀宁县高河查湾,在农村长大。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1989年3月26日在河北省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正式出版的海子诗集有:《土地》(春风文艺出版社1990年)、《海子、骆一禾作品集》(周俊、张维编,南京出版社1991年)、《海子的诗》(西川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及《海子诗全集》(西川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自大学期间开始写诗,在不到七年的时间里,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包括诗歌、小说、戏剧、论文等。尤其是1984年-1989年的五年中,写下了二百余首抒情诗和七部长诗,后者被称为“《太阳》七部书”。他去世之后,作品才得以单独出版,并引起研究界的重视。海子的抒情短诗有浪漫的、梦幻的色彩,他将自己童年与少年时代的乡村生活经验,凝结成一个质朴、单纯的世界:麦地、村庄、月亮、天空等,是海子诗中经常出现的、带有原型意味的意象。海子赋予这些意象以新诗意,使它们与现代社会的个人经验产生了联系。但海子并不满足于写短诗,他说:“我的诗歌理想是在中国成就一种伟大的集体的诗,我不想成为一个抒情诗人,或一位戏剧诗人,甚至不想成为一名史诗诗人,我只想融合中国的行动成就一种民族和人类结合,诗和理想合一的大诗”(注:参阅《倾向》1990年春第二期“海子、骆一禾一周年祭”专集。)。出自这种理想,海子在他诗歌生涯的后期致力于长诗的写作。曾经单独出版的长诗《土地》是“太阳七部书”中的一部分,它拥有一个大型的象征体系,由生动的灵兽和诗歌神谱组成;长诗的主题涉及人类在当代的整体命运。诗人要说的是,“由于丧失了土地,这些现代的漂泊无依的灵魂必须寻找一种替代品——那就是欲望,肤浅的欲望。大地本身恢宏的生命力只能用欲望来代替和指称”(注:海子《诗学:一份提纲》,见《海子诗全编》。)。长诗中熔铸着诗人灵魂的王子形象,是受难、承担和自我牺牲的主体化身。尽管海子的长诗至今没有得到批评界的进一步研究,但他的诗歌理想和他为此付出的青春与生命的代价,在许多读者中得到认同,并在一定程度上对90年代的中国诗歌产生了影响。
  骆一禾(注:骆一禾(1961-1989),生于北京。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并开始发表诗作。在北京的《十月》杂志任职时,曾主持《十月之诗》栏目。1989年5月31日因脑血管突发大面积出血去世,年仅28岁。生前发表诗作几十首,并有未发表的近两万行诗作及数万字的诗论、小说,这些作品在90年代先后汇编出版。骆一禾诗集有:《纪念》(长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世界的血》(春风文艺出版社,1990年)、《海子、骆一禾作品集》(周俊、张维编,南京出版社1991年)、《骆一禾诗全编》(张玞编,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的创作在诗的体制上,主要有短诗、百行诗、组诗和长诗四种,其中包括两部巨制长诗《世界的血》、《大海》。骆一禾抒情诗的主题基本上表现为对于爱、生命、青春的肯定和赞美,而他的长诗则反映了一种整体性的建构努力。与海子一样,骆一禾也将长诗的实践建立在对于世界、人类及民族历史等因素的总体把握之上。骆一禾是海子诗歌卓越的阐释者,对于中国诗歌的前景和诗人的任务,他提出了“修远”的命题,显示了诗人宏阔的历史视野与深邃而沉潜的人格品质。
  
  西川(注:西川,原名刘军,祖籍山东,1963年生于江苏徐州市,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诗集有:《中国的玫瑰》(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1年)、《隐秘的汇合》(改革出版社,1997年)、《大意如此》(湖南文艺出版社,1997年)、《虚构的家谱》(中国和平出版社,1997年)、《西川的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随笔集《让蒙面人说话》(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大学时代开始写诗。早期的诗歌注重抒情的纯净性,题材涉及自然、爱情的质朴和善良品性。1989年,他的两位诗人挚友海子和骆一禾的相继辞世,以及社会生活的动荡,给西川的精神带来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写作也发生了转变。他不再满足于写单纯而质朴的诗歌,而是将个人的遭遇展开,联通他人与时间,在此基点上揭示出抒情主体“我”的生成过程,也揭示诗歌的虚构性,在诗歌方式上也发生从歌唱的诗歌向叙事的诗歌过渡,组诗《厄运》、《芳名》体现了这种取向。但西川认为,所谓“叙事并不指向叙事的可能性,而是指向叙事的不可能性”,他自己称这种转向为熔叙事性、歌唱性、戏剧性于一炉的“综合创造”(注:西川《大意如此·自序》。)。总体而言,西川是一个注重诗歌创作广阔文化背景的诗人,他渴望在自己的诗歌中实现一种复杂性、矛盾性与含混性,由词语、意象衍生出富于抒情与沉思意味的文化想像。这使西川的诗歌有一种强烈的宗教感和热烈的抒情性,其总体的语调是高昂有力的,体现了诗人对诗歌感染力的追求。西川还是诗歌写作中的“知识分子精神”的较早的提倡者。
  
  翟永明(注:翟永明,1955年5月生于四川,1980年毕业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诗集有:《女人》(漓江出版社,1986年)、《在一切玫瑰之上》(1989年)、《翟永明诗集》(成都出版社,1994年)、《黑夜里的素歌》(改革出版社,1997年)和《称之为一切》(春风文艺出版社,1997年),随笔集有《纸上建筑》(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1981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4年完成的组诗《女人》,是近二十首诗的结构完整的组合,它将笔触深入到女性经验的细腻复杂的方面,揭示了女性内在气质的历史构成性及其独特的精神品质。如有的批评家所指出的,“作为一个完整的精神历程的呈现,《女人》事实上致力于创造一个现代东方女性的神话:以反抗命运始,以包容命运终”(注:唐晓渡《女性诗歌:从黑夜到白昼——读翟永明的组诗〈女人〉》,《诗刊》1987年第2期。)。从艺术角度看,组诗虽然受到了美国自白派女诗人西尔维亚·普拉斯的启发,但翟永明在语言运用和结构意识上,更接近同时代中国当代诗人的追求。1985年完成的长诗《静安庄》是又一部重要的作品,它承续了《女人》的自我寻根和成长的主题,并将个人成长和青春性的焦虑溶入到古老的土地象征和时间的命运循环主题之中。在80年代,翟永明几乎每年都有一部长诗发表,如《死亡的图案》(1987年)、《称之为一切》(1988年)、《颜色中的颜色》(1989年)等。九十年代初,翟永明一度旅居美国,1992年回国后写作的《咖啡馆之歌》、《莉莉和琼》、《祖母的时光》、《脸谱生涯》、《小酒馆的现场主题》、《十四首素歌》等,诗风发生了重要变化,由注重内心情绪和生命经验的挖掘,转向对现实生存场景的描摹和评述。值得注意的是,在翟永明的诗歌中,一直贯穿着独立的个人视角与谦恭的交流意识,这使她区别于那种将女性诗歌夸大地理解为自我独白的创作,也使她的诗歌写作具有内在的发展轨迹。
  
  欧阳江河(注:欧阳江河,1956年生于四川泸州。诗集有:《透过词语的玻璃》(改革出版社,1997年)、《谁去谁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7年)。)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在诗歌写作的同时,欧阳江河还致力于当代诗学理论批评的研究和写作。1983年至1984年间,他创作了长诗《悬棺》,这部长诗显示了欧阳江河的才华和雄心;虽然它的晦涩与庞杂也引起许多非议。这之后,欧阳江河写出了一系列组诗、长诗和短诗。短诗《汉英之间》、《玻璃工厂》、《计划经济时代的爱情》、《傍晚穿过广场》、《去雅典的鞋子》,组诗《最后的幻象》,长诗《椅中人的倾听与交谈》、《咖啡馆》、《1991年夏天,谈话记录》、《雪》等,是他近年来的优秀之作。欧阳江河被看作是当代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代表诗人之一,这主要体现在他的诗作不以单纯的抒情和哲理为主题性目标,也不以想像为特色;而是以一套复杂语码,传达了丰富曲折的心智,并发表了他理性的、思辨的述说风格。他的部分诗歌,用语繁复,语势出人意料,诗意富于玄学色彩。诗歌主题触及生存现实、死亡、政治道德等的省察与沉思。
  
  王家新(注:王家新,1957年生于湖北,1978年入武汉大学中文系,并开始诗歌写作。诗集有:《纪念》(长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游动悬崖》(湖南文艺出版社,1997年),诗论集《人与世界的相遇》(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随笔集《夜莺在它自己的时代》(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对隐秘的激情》(北岳文艺出版社,1997年)。编选《叶芝文集》(三卷,东方出版社,1996年)。)是在诗歌道路上经历了较大变化和实现过自我调整的诗人之一。他前期的部分短诗,如《空谷》、《醒悟》、《蝎子》等,善于捕捉到生存经验中一些微妙的情境,具有冥想气质。这种沉思、冥想的气质,保持到后来的写作。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一段时期,创作了《瓦雷金诺叙事曲》、《一个劈木柴过冬的人》、《词语》、《帕斯捷尔纳克》、《卡夫卡》等作品,标志着他的诗风的又一次转变。这些作品,也可以说是表达“承担”的经验的诗:它们借助吟咏的对象,抒写了一种对于社会转向作用于个人生命的难以承受的处境的体验。接受当代世界诗歌发展的启发,王家新还创作了一系列在特征上非诗非散文的“诗片断系列”(《词语》、《另一种风景》、《游动悬崖》等)。他旅居国外的生活素材,写进《布罗茨基之死》、《挽歌》、《伦敦随笔》等诗作中。王家新善于从他所喜爱的文学大师如卡夫卡、帕斯捷尔纳克、叶芝、布罗茨基等人那里,汲取营养,并将自己的文学目标定位在对时代和社会历史的反思与批判的基点上。在诗歌写作的同时,王家新还写作了大量的诗学论文,对当代诗歌现象和诗学追求,进行思考与评述。
  
  于坚(注:于坚,1954年生于云南昆明。曾当过工人。1984年毕业于云南大学中文系。诗集有:《诗六十首》、《对一只乌鸦的命名》(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3年),随笔集《棕皮手记》(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他的长诗《0档案》曾被改编为诗剧在北京上演。)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1984年与韩东等诗人创办《他们》,是80年代诗歌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在诗歌创作之余,于坚还写作诗学随想与诗歌批评论文。于坚与生活在北方的一些诗人,在诗歌倾向上有较大差异。他坚持用口语写诗,坚持关注当前的“日常生活”。他的诗有着鲜明的节奏感,词语组合具备有力的强度,如同旋律急促的现代音乐。在90年代出版的诗集《对一只乌鸦的命名》中,于坚这种从日常生活现象中提炼温馨、朴素的诗意的创作倾向得到加强。《避雨之树》、《感谢父亲》、《弗兰茨·卡夫卡》、《怀念之二》、《对一只乌鸦的命名》等,是其中引人注意的作品。他带有很强实验性质的长诗《0档案》,其独特的诗歌内容、诗体形式和词语组织方式,得到一部分读者的赞赏,也受到另一些人的非议。但从诗人的创作历程看,却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创作。于坚在写诗过程中还写作诗论,结集为《棕皮手记》。
  
  80年代末以来,具有“新诗潮”取向的、活跃在诗歌界的诗人,还有陈东东、韩东、臧棣、肖开愚、张枣、孙文波、黄灿然、张曙光、伊沙、钟鸣等。陈东东(1961-)80年代初开始写作,他的诗虽以大都市上海为背景,但蕴涵着古典诗歌的韵味,有一种“唯美”的色彩。《独坐载酒亭。我们该怎样去读古诗》、《雨中的马》、《形式主义者爱箫》等,是富于特色的作品。张枣(1961-)在80年代开始写诗。现旅居德国。在新诗潮诗人中,他是更多地借鉴中国古典诗歌意蕴者之一。他不避古诗常用的语词、意象,像镜子、花、鸟等;有时也直接使用古汉语语词,但总是传达了一种新的情致。在逻辑上缺乏关联的语词和句子之间建立起感性的、联想的组合,是他常用的方法。臧棣(1964-)在写诗的同时,也从事诗歌批评、研究工作。他坚持修辞技巧的训练对于诗歌写作的重要性,将诗歌传达当代经验的能力推进到包括抒情等在内的领域。他强调一种“可能性”的诗学,因此而积极评价90年代一些诗人在诗歌叙事性、反讽意识和戏剧性等方向展开的探索。他的作品,记录了诗人对当代社会生活的观察和对当代人内心世界的剖析。肖开愚(1960-)曾被归入“四川诗人群”,但却可以被认为是特立独行的游离分子。在80年代末,最早在文章里明确提出“中年写作”(《洞开、抑制、减速的中年》,《大河》1989年第7期)。当第三代诗人普遍地把“反崇高”作为诗歌目标时,他则坚持把“美丽”、“崇高”作为当代诗歌的最高境界。他90年代的诗,注重用修辞的戏剧性来改造诗的抒情性,对日常细节也保持一种充分的敏感。张曙光(1956-)的诗歌生涯开始于80年代中期。他明确意识到当代诗歌在经验的精确性上存在严重不足,而努力想矫正这种缺陷。他也关注日常经验的提取,但并不把返回日常事物看成诗歌的终极目标。认为诗人对日常事物的审视和挖掘之后,更重要的任务是对日常经验的升华。这种内在的态度构成他诗歌的基本视角:在精确描写日常事物的同时,建构一种冥想的、沉思的,有时甚至是玄学的经验氛围。韩东(1961-)1984年主持创办了重要的诗歌刊物《他们》。80年代的创作保持了一种冷静的、个人化同时又富于诗意的抒情性,并且更直接地掺入对日常生活的感觉。他的诗学主张在一部分青年诗人中很有影响。他著名的“诗到语言为止”的命题,旨在反对朦胧诗人所扮演的“历史真理代言人”的角色以及他们强烈的社会意识。他主张当代诗人应更直接、更具体地反映人的生活情状,诗人的责任在于对日常事物保持审美的敏感,并用“口语化”来改写当代诗歌语言。90年代,主要精力用来写作小说,但同时也写出了一批有特色的诗歌作品。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洪子诚,来源:中国当代文学史,来源地址:)

上一篇新诗潮的“新生代”

下一篇文学的“寻根”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