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文革”后的诗界

作者:洪子诚     来源:中国当代文学史     时间:2011-02-24
17438

  “文革”后,许多诗人都自觉负有诗歌“重建”的责任。但是,比起文学的其它样式来,诗面临更多的问题。不仅当代诗的理论和写作需要检讨,而且也要面对“新诗”从诞生起就存在的难题。持有各种尺度的各种人对新诗的对立的评价,自新诗诞生起就绵延不断。因此,“诗歌危机”这一“永恒性”的命题在70年代末又再次出现(在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还会一再重复提出)。在这期间,“危机”的提出以及由此引发的争论所涉及的问题,纷繁杂乱:如诗与“现实”的关系,诗的“反映现实”与“自我表现”,诗的特征与社会“功能”,新诗的传统和外来影响,新诗的“形式”的建立,诗与读者的关系,等等。不过,文学界对于当时的诗歌创作,大体上持肯定的态度。
   和后来诗在文学中的位置“边缘化”不同,80年代前期,诗的状况受到普遍关注。这一方面是由于诗和戏剧、小说一样,在当时承担了表达社会情绪的主要“职责”。诗歌创作在当时,是在下述的层面得到肯定的:“文学的战斗性、人民性、真实性的传统在诗歌中得到了恢复和发扬”,诗“奏响了向四个现代化进军的号角,唱出了人民强烈的心声,大胆地揭露了现实生活中的矛盾”(注:见有关1980年4月在南宁召开的全国当代诗歌讨论会情况的报道。《中国文学研究年鉴(1981)》第256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当时,诗的创作受到高度赞扬,还因为“从揭批罪恶‘四人帮’到歌颂革命老一代,从追念张志新烈士到歌颂各条战线上的英雄,从投入思想解放的洪流到扫除新长征路上的绊脚石,诗,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跟随党和人民前进的步伐”。从诗的“艺术”上说,则认为“形式和风格”“也日见多样化,初步呈现了百花齐放的景象”。)。像《一月的哀思》(李瑛)、《在浪尖上》(艾青)、《阳光,谁也不能垄断》(白桦)、《小草在歌唱》(雷抒雁)、《不满》(骆耕野)、《现代化和我们自己》(张学梦)、《将军,不能那样做》(叶文福)、《请举起森林般的手,制止!》(熊召政)等,是体现了这种诗歌观念的代表作,在读者中曾产生热烈反响。诗在当时受到广泛注意的另一原因,则是诗的创作在艺术观念和方法所表现的创新精神,在文学的诸样式中,处于引领潮流的前沿位置。并在此后的一段时间,持续表现了探索的“先锋”势头。诗受到关注的这两方面因素,显然存在着矛盾。这种矛盾,在后来进一步扩大,构成不同的评价体系,并促进诗界的进一步分化。
   “文革”后的诗歌创作,主要由两个诗人“群体”承担。一是被称为“复出的诗人”的群体。他们的写作,在开始的阶段,在主题和情感基调有许多共同点。后来写作活力的保持,则视其对于最初统一性的主题和艺术方法的“超越”的程度。由于多方面的原因,80年代中期以后,这一群体的诗人中,继续保持创作活力和创新精神的已不是很多。另一群体,则是青年诗人。“青年诗人”由于他们在当时所表现的,有别于其他群体的主题和艺术革新趋向,也被作为“群体”来看待。但事实上,这个“群体”的构成,远较“复出诗人”具有的“统一性”脆弱。他们之间的诗歌观念和艺术方法上的分野,很快就被意识到。
   在80年代,诗歌环境有了许多改善。尤其是在诗创造可能获取的诗歌“资源”方面。“五四”以来的新诗受到重新审视,带有“现代主义”倾向的流脉,被发掘和给予积极意义的阐释。除了李金发等的初期象征派、戴望舒的“现代派”等之外(注:对李金发、戴望舒、卞之琳等的诗歌创作的研究,在80年代出现许多成果。如孙玉石的《中国初期象征派诗歌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孙玉石主编的《中国现代诗导读(1917-1938)》(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选入的主要是李金发、穆木天、戴望舒、卞之琳、何其芳、废名、金克木、路易士等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作品。),在80年代被重新“发现”的新诗史重要流派,有“七月派”和“九叶派”。前者在批判现实的诗歌精神上受到更多关注,而后者则在人的经验、心理的艺术开拓上,提供了值得重视的启示。“九叶”诗派(或“中国诗歌派”)虽说在40年代后期确已形成具有流派性质的雏形,不过,作为一个诗歌流派,在很大程度上是80年代诗人和史家的“构造”;连“九叶”的名字,都是后加的。穆旦等曾被忘却的诗人在中国新诗史上的位置,迅速提高,影响也迅速扩大。(注:1981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40年代九人诗选”的《九叶集》。袁可嘉在《序》中,将他们九人所选出的诗,称为“九片叶子”。“九叶”遂成为这一诗派的颇为通用的名字。有的研究者还使用了“中国新诗派”(《中国新诗》是他们在40年代创办的刊物),“新现代派”(区别于戴望舒等的“现代派”)等称谓。其后,这些诗人的诗集、诗论集多有出版重印。如袁可嘉的诗论集《论新诗现代化》,唐湜《新意度集》(在原来的《意度集》基础上增补)。1996年,中国文学出版社在名为“20世纪桂冠诗丛”的丛书中,出版了《穆旦诗全集》(李方编)。在80年代,对“九叶”诗人的研究,影响较大有蓝棣之的《正统的与异端的》(浙江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等论著。)至于海峡对岸台湾50年代以来的诗歌理论和实践,也得到较充分的介绍。当然,外国诗论和诗歌创作的大量译介,更是一个显要的事实。在80年代的诗歌发展过程中,外来影响和大陆的“现代主义”诗歌流脉,被放在显要的位置上,作为激活诗创造的重要推动力。因而,诗的“实验”,在一段时间里,相当程度地建立在对外来诗歌思潮和重要诗人借鉴的基础上。不过,在后来,中国诗歌美学传统也开始受到注意。
   在80年代,文学刊物的大量增加,专门的诗刊、诗报,比起五六十年代来,也有了增加(注:除了中国作协主办的《诗刊》外,四川的《星星》复刊,成为另一重要的诗歌刊物。其他省市在80年代创刊的专门诗歌报刊,还有多种。但它们有一些坚持的时间并不很长。以1985年为例,当时的诗歌报刊,除上述两种外,还有《诗神》(河北)、《诗选刊》(内蒙)、《诗潮》(沈阳)、《诗人》(吉林)、《青年诗人》(长春)、《诗林》(哈尔滨)、《绿风》(新疆石河子)、《诗歌报》(安徽)等。),在理论上说,增加了诗发表机会。但事实上,诗的发表、出版,却是个难题,特别是在文学的商品化潮流的趋势中,诗的地位更受到削弱。这应该是个可以预料的趋向。在一个消费性主导社会中,诗的发表与出版大都已无利可图,而靠写诗以获取声名和丰厚利益的可能也很微小。不过,仍有不少执著者,特别是青年人,不计得失地钟情于它。对于80年代以来的诗界,另一重要现象是,源于“朦胧诗”讨论而出现的诗界的矛盾、分裂,后来并没有弥合,反而加深和扩大。这种“分裂”,主要根源于相异的诗歌观念和诗歌实践。在诗的发表、诗集的出版普遍困难的情况下,一些在诗艺上被认为有“异端”色彩的青年诗人,就更不容易。于是,诗人之间的“小团体”(或“圈子”)的交流方式,以及自印诗集、诗刊的发表方式,在80年代以来,一直延续而不衰。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洪子诚,来源:中国当代文学史,来源地址:)

上一篇历史反思中的“知青小说”

下一篇“归来者”的诗(一)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