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郭进拴|我的鳌头【二百一十六】

作者:2855510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5-01-26
5238

郭进拴|我的鳌头【二百一十六】


       啊!酒香陶醉了山,陶醉了水。使我不禁想起了唐代大诗人杜甫“杜酒频劳劝,张梨不外求”和皮日休“滴滴连有声,空疑杜康语”的诗句来。此刻,饮着这浓郁芳馨的杜康美酒,望着酒仙庄那如诗如画的迷人秋色,我们一下子醉了,醉倒在了金风送爽的杜康河畔!醉倒在了洒仙庄那温暖的怀抱里!


雨中三郎庙


       在我们慕名拜访三郎庙的时候,正赶上今春的第一场透墒雨。细细的雨丝轻轻地撒落在汽车玻璃上,好像故意遮挡览胜者的视线,车窗外那刚刚披上新绿的群山,那鹅黄婀娜的柳枝,或远或近,若隐若现,把性急的游人对三郎庙的向往带人了“却疑玉女虚无里,日日垂帘不上钩”的意境之中。出平顶山市区,经闹店,过翟集,,西行约3里许,便到了三郎庙。临行前,我曾查过《康熙字典》,第651页对“三”字的解释是:三:苏甘切。《海篇》三郎碑名三郎神,本三郎神也。蛮人呼叁为三,转声为三。又三阳镇在沂州费县。又村名,行唐西有三赵村。《康熙字典》虽然告诉了我们“三”的读音,但是,令人遗憾的是,那上面却只字未提三乚郎庙村。是遗忘?还是编纂者孤陋寡闻呢?带着疑问,我们的车子驶入了雨中的三乚郎庙。我在桥头下车,见一石碑矗立在河边的亭子正中,背面刻有“茶魂”两个大字,正面碑文是《玉泉亭记》,上书:姚庄茶文化,源远流长,闻名遐迩。烹茶之水汲于运粮河畔三乚郎玉泉。玉泉者,春秋楚庄王之谓也。史书记载,周定王元年(公元前六O六年),楚庄王在此平定令尹斗越椒叛乱后,饮此泉水,清爽无比,胜似“玉液琼浆”,即名之曰”玉泉”。两千多年来,玉泉深受历代贤达、文人及回汉群众钟爱。北宋仁崇嘉佑五年(公元——O六O年),大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携眷由川赴汴途中,慕名至此,玉泉问茶,东坡有诗云:“遂令色香味,一日备三绝”。明、清以来,这里茶肆林立,四方百姓,农时闲暇,纷至沓来,饮茶聊天,海阔天空,棋牌说唱,乐在其中。春夏秋冬,风雨阴晴,南来北往,商贾云集,宾朋相邀,把盏品茗,其乐融融。物换星移,岁月流逝,饮茶之风日盛。玉泉之水斟进杯中,满而不溢;含于口中,甘滑馥郁;咽入腑中,气爽神清。常此饮茶,延年益寿。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我的鳌头【二百一十五】

下一篇郭进拴|我的鳌头【二百一十七】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