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郭进拴|六十岁说【二百一十六】

作者:2855510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5-01-27
4160

郭进拴|六十岁说【二百一十六】


    兴龙寺周围昆水三绕、紫里浮萍、柳树湾等景点个个都有不小的来头。烧车河在这里自南向北拐了三个弯,象征对兴龙寺、泰山庙、刘秀庙的朝拜,被称为昆水三朝。烧车河在此转弯形成了紫水塘和柳树湾。紫水塘内生长的紫里浮萍为叶县名药,对治疗感冒有特效。

    
叶县古县衙,始建于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位于叶县城东大街,占地16848平方米,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县衙官署建筑群。

    我们慕名来到叶县古县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亲笔题写的“叶县县署”烫金匾额,大门两侧的一对3米多高的巨型石狮子雕刻精工,栩栩如生。据说这石狮一为镇宅护院,二为威慑那些心怀不轨的心虚之徒。县衙座北面南,真正应了那句“衙门朝南开,有理没钱莫进来”的民间谚语。县衙大门是面阔三间的硬山结构建筑。大门两侧有这样一幅楹联:


    天听民听,天视民视;

    人溺己溺,人饥己饥。


     据冯自海先生介绍:这幅楹联为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知县欧阳霖到任时所作。意为作为一方官员,自己的言行举止都在上天和百姓的耳闻目睹之中,当百姓陷入困境时,自己不搞特殊,愿和百姓共渡难关。它表达了当时官员愿意接受群众监督与百姓同甘共苦的坦荡胸怀。历史上的欧阳霖也的确是博古通今、明察断讼、体恤百姓疾苦的清官,他在任期间修县志,建黄文节公祠,在叶县的文史考证等方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大门两侧伸出的八字墙,为装饰性建筑,据《抱朴子·内篇》记载:“世云尧眉八采,不然也,直两眉头甚竖,似八字耳。”意即尧的眉毛长成八字,看起来非常严酷,而后人在衙门两侧置八字墙,以衬托衙署建筑庄严、肃穆的凝重气氛。

    叶县县衙是我国现存的包括河南内乡、江西浮梁3座古代县级衙署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整座建筑群落布局合理,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是我国古代县衙中明代北方建筑风格的仅存者。与我国南方小巧玲珑的建筑形式相比,突出了其粗犷、浑厚、古朴的建筑艺术风格。又因叶县在古代地处“南通云贵,北达幽燕”的交通要道,为春秋时期楚国北方重镇。同时受南北文化交汇的影响,县衙建筑在木作、砖雕等方面,也融入了南方工艺精巧、细腻的特点。叶县县衙建筑共153间,由中轴线和东、西辐线三部分建筑群组成,建筑布局的序、次分明,充分体现出古代政权机构庄重、严肃的形象特点。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六十岁说【二百一十五】

下一篇郭进拴|六十岁说【二百一十七】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