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郭进拴|六十岁说【二百一十四】

作者:2855510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5-01-27
4765

郭进拴|六十岁说【二百一十四】


      叶公以他对百姓的爱和对国家的忠,以一生的行动赢得了人们的钦佩和敬慕。于是在他去世之后,叶地百姓便在澧水之畔为他修起了这座高大、雄伟的墓冢。并且,在我国最早的类书《皇览》中就有明确的记载:“叶邑西北去城一里有叶公诸梁冢,又曰叶君丘,近县祠之。”沈诸梁因尹叶称叶公,而成为叶姓之祖。叶县因“叶公尹叶”而叶邑,成为叶姓的祖地。历史上,战乱频仍,中原人向南迁徙至闽、浙、赣、粤,成为后来的“客家人”,甚至飘洋过海,侨居他国,形成“华人社区”,但脉系清楚,他们一直不忘叶姓雄风,桑梓之地。2000多年来,叶姓成为不少地域的旺族。叶姓后裔中,涌现出了许多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教育家、实业家,为祖国兴旺发达和海外华人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为了更好地接待叶裔同胞回乡寻根祭祖,游览观光,近些年来叶县人民政府投入大量资金修葺了叶公墓,并于2000年成立了“世界叶氏联谊会”,同年10月5日——8日,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叶氏后裔联谊会,2004年10月11日——15日,又举办了第二届世界叶氏后裔联谊会,与会的世界各地300多名叶氏后裔代表中,不乏名人巨贾,他们在叶公墓前公祭之后,止不住热泪盈眶,撮土焚香,纷纷表示弘扬先祖懿德,为祖国的强盛做出贡献,并把叶公陵园建成叶氏子孙追寻故里、祭祀先贤的圣地,让叶公形象和华夏文化永垂青史。

    驱车回城的路上,我不禁频频回首。叶公陵园离我们渐渐地远了,但叶公的形象却在我心中更加实在,更加丰满。不用叩问历史的门环,不用翻阅发黄的书页,叶县的每寸泥土里,都蕴藏着思念叶公的浓浓乡情。“叶公陵园”的修建,更说明叶县人民对叶公的厚爱。清悠悠的澧河水,像往常一样汩汩地流着,叶公还活着。

   叶县人思念叶公的深情凝固了,凝固成了一座规模巍然的“叶公陵园”。园内一幢幢仿古建筑,朱栋曲栏,飞檐挑角,精雕细刻的石栏,花砖铺砌的平台,国内外大家名流的题诗作画,更为叶陵增光添彩,一字字,一行行,对先贤的推崇、仰慕和怀念之情,溢于言表。

    叶公永远活在叶县人民的心里!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六十岁说【二百一十三】

下一篇郭进拴|六十岁说【二百一十五】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