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郭进拴|我的鳌头【二百一十九】
关于玉泉的来历,在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动人的传说:古时候,有一位老和尚在这一带修行。到了他141岁的那年,他已得道成神,即将离开这里了。他想在临别前最后了解一下世人的心肠和才能,于是装作打水途中跌倒于地、气息奄奄的样子。一位善良的农民发现他以后,立刻丢下自己手中的活,把老和尚背回了家中,像对待自己的祖父一样精心地照料他。乡亲们这家送香菇和木耳,那家赠粉丝与面条。老僧终于被调养好了,他非常感激乡亲们,于是他就对大家说:“老僧今年己141岁了,哪位能为我写副贴心的对联,他要求办什么事,我就帮助他办。”许多人挖空心思,想来想去也没有构思出来。最后,有一位号称“张才子”的隐居贤士这样写道:“花甲重周尚余三七岁月,古稀再度又加一载春秋。”“花甲”是60岁,“重周”为120岁,“三七岁月”为21年,加起来是141岁。“古稀”为70岁,70岁“再度”是140岁,“加一载春秋”即为141岁。老和尚一见,大喜过望。心中暗想:此地的老百姓不但心地极其纯洁善良,而且富有聪明才智。便对“张才子”说:“那么,你希望得到什么呢?”那位隐居贤士郑重其事地回答道:“本地历年干旱,百姓困苦不堪!我个人别无所求,惟愿一泓甘泉,味如鸡汤,滋润土地,灌溉庄稼,供乡亲们饮用。”话音未落,老和尚已腾空而起,只见他把一颗霞光万道的宝珠朝远处投去。顷刻之间,石头间涌出一眼永不枯竭的清泉,有碗口那么大,泉水晶亮,水质纯净。从此以后,不管是何等大旱之年,它一年四季都流出晶莹澄澈的甘露,从来没有一分种的停息。夏天,乡亲们在此痛饮甘泉;冬天,乡亲们盛水煮汤,品尝牛、羊、鸡肉汤的鲜美;春秋时节,乡亲们用它泡饭充饥。久而久之,大家的许多病都被治好了,精神也健旺了。而那位老和尚却得道升天了,人们都说他就是“三乚郎神”,为了纪念他,就在村里修建了三乚郎庙,塑了三乚郎神像。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