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郭进拴|六十岁说【二百一十三】
叶邑之行并未得到孔子所期望的结果,于是在与叶公相处了将近两个月之后,孔子一行败兴离去。那么,我们也都知道,儒家思想是在汉朝为统治阶级所利用,成为加强和巩固自己统治的思想工具。因在当时“独尊儒术,废黜百家”,于是也就涌现出了一大批研究儒学的儒士,而其中的一部分儒士为了发泄对叶公不礼遇孔子的不满,便杜撰了“叶公好龙”的故事,收录在西汉名儒刘向的《新序·杂事》内。在这则故事中,叶公,这位本来的历史功臣,却成了心口不一的伪君子,而孔子,则被身后众弟子比喻为龙。时至今日,仍有许多人甚至连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们也都认为叶公是一个心口不一的人。叶公的真实面貌因此而被掩盖、歪曲。可见一则小小的寓言给叶公带来的负面影响如何之大。所以,目前就有一大批专家、学者正在致力于为叶公正名,希望能以客观事实来还叶公以真实面目。
然而,叶公的历史功绩还不仅限于此,在公元前479年,他更是以78岁的高龄立下了定国之功。当年白公胜在楚国都城郢(今湖北江陵县一带)发动了一次危及社稷存亡的叛乱,杀令尹子西、司马子期,并劫持惠王欲自立,举国上下一片混乱。而叶公得知后,不顾年迈体衰,毅然率方城之外军队前去平叛。在叶公到达都城之后,不仅受到国人欢迎,更受到了统治集团的强烈欢迎,就连一些原来是支援白公的军队将领,在闻听叶公教诲之后,也纷纷倒戈于他。
于是,白公胜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奔入山中自缢而亡。因为叶公迎惠王复位,定国有功,官至令尹、司马,集军政大权于一身。但是,叶公的名利之心是非常淡薄的,他在扫清边夷、整饬官司,待楚国稳定后,经慎重考虑,将原令尹、司马之子宽和宁推上了令尹、司马之位,而自己则在让贤之后返回叶邑,享年89岁。 荀子就曾经在《非相》篇里给予叶公极高的评价:“白公之乱也,令尹子西、司马子期皆死焉,叶公子高入据楚,定楚国,诛白公,如反手尔。仁义功义盖于后世!”叶公在临终之前还留下遗言:“勿以小谋败大作,勿以嬖御人疾庄后,勿以嬖御士疾庄士、大夫、卿士”,这几句话都在告诫人们,凡事不可因小失大。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