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们天天都在思考。
面对一册书、一个单元、一篇课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揣摩感悟、准确解读。不仅如此,按照王荣生先生的观点,一线教师还应该站在研究课程内容、制定课程内容的高度,积极参与到制定课程内容的实践中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思考“怎样教”的问题,更要思考“教什么”的问题。这就要求每一个语文老师都要做到目标明确,胸有丘壑。而现行的语文教材并不像数学、外语那样每课都有明确的重难点或者可以直接参照的教学目标。因此,不少语文老师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当老师难,当语文老师更难,当一个好的语文老师难上加难。
其实,只要我们做一个深入海底的潜水员,就不难采摘到深藏在每一篇课文里的珍珠。让每篇课文都拥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有效地学习知识、优化能力、提高素养的不二法门。
一、低一点,从学生的学情出发确定教学目标,会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土地的誓言》的学习是有难度的。一是因为本文的语言虽然酣畅淋漓,却不乏深奥难懂之处;二是因为本文的“爱国”主题虽然明确,却因为学生已远离战争环境,因此难以激发起他们的情感体验。在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时,我从两个角度切入:一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引发起情感的共鸣;二是让学生自主阅读,品味文章语言的魅力,学习文章的表达技巧。
为了实现这两个教学目标,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程序:
1.放MTV《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激情导入,营造氛围,让学生感受文章的写作背景。
2.配乐朗诵课文,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进一步感受作品的魅力。
3.在充分指导朗读方法的前提下,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片断放声朗读课文。学生时而读得低沉悲愤,时而读得荡气回肠,时而读得高亢激越,可谓声情并茂,情感奔放。此时,学生不知不觉已沉浸其中,与作者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4.给出时间让学生自主阅读,引导学生用作批注的形式完成如下三下方面的思考:作者笔下的土地是怎样的?“我”到底发出了怎样的誓言?谈一谈作者对土地的情感,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课文所表达的爱国情感。在此基础上,再以“哪些语言最能打动你,为什么”等问题为契机,指导学生从语言表达的技巧、情感表达的方法等角度,品味语言的魅力。
如此一来,教学目标的达成便水到渠成了。
二、巧一点,使课堂教学目标与单元教学目标巧妙接轨
出现在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最后一课》,是法国著名小说家都德的佳作。编者将该文选入此单元的目的,意在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神圣情感。在设置本课的教学目标时,我会舍其枝节,直取主干,用一个问题统揽全篇的教学:“本文有两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小弗朗士和韩麦尔先生,你更喜欢谁,为什么?请从课文中找出合理的依据。”为了实现主教学目标,我让学生默读全文并且随时记下自己第一时间的阅读体会,然后让学生根据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学生们侃侃而谈,有理有据。有个学生这样说:“我喜欢韩麦尔先生,他具有强烈的爱国心,在钟声敲响的时候,他的脸色突然变得惨白,表明他的内心正承受着巨大的亡国之痛。他下课的手势,他哽咽的语气,他惨白的脸色,使他的形象刹那间高大起来,讲台上的他就像一座丰碑,深深地矗立在世界人民心中。”但大多同学表示更喜欢小弗朗士,“因为他不仅是一个贪玩、调皮的学生,还是一个有一定自律能力的孩子;他虽然不太懂事,但也有强烈的自尊心,这说明他有热爱祖国的思想基础”。更为出彩的是,还有个学生这样说:“小弗朗士之所以成为我最喜欢的人,是因为他在‘最后一课’中表现出的许多精神特质让人钦佩:比如他对韩麦尔先生的感情变化,由敬畏到同情,由同情到理解,最终在最后一课这个特殊的舞台上,由一个不谙世事、不明国耻的孩子成长为一个具有强烈民族自尊心的爱国少年。他的转变过程非常真实和自然。”
在这节课中,由于目标明确,学生们学得轻松,说得热烈,品得到位,让我体验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无穷奥妙。
三、精一点,明确的教学目标让每个孩子都拥有一颗开花的心 《木兰诗》出现在七年级下册,我相信编者的意图绝不在于让学生掌握乐府诗的写作手法,而是要让学生在诵读课文、品味语言的基础上感知“花木兰”这一奇女子身上那种独有的魅力。因此,我将该课文的教学目标锁定在三点上。
1.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诗歌大意,运用质疑、论疑、解疑的方法全面而深刻地解读文本内容,了解作品情感。
2.运用不同形式的朗读感知乐府诗跌宕起伏、语韵优美的韵律之美和用语典雅且极富生活气息的语言之美。
3.在充分诵读、自主查阅资料、小组合作讨论的基础上,以《我看花木兰》为题当堂作文,及时给学生提供抒写阅读体验的平台。
作文交上来的时候,我看到了“百花齐放春满园”的景象——他们的文章有深度、有思想,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比如,有学生这样精彩地写到——
我赞花木兰,赞她的奇特勇敢之美。她是孝顺的,身为女儿身,却自愿远离闺阁替父从军;她是勇敢的,像男儿一样远离家乡征战沙场;她是高尚的,战功赫赫却不求功名“不做尚书郎,唯愿回家乡”。她是一个不平凡的神奇女子!
我赞花木兰,赞她的平凡真实之美。她是平凡的,夜夜织布,日日勤劳,她只是一个普通人家的普通女孩;她是真实的,身为女子的她也有追求美的愿望,卸下铠甲后便“当户理红妆、对镜贴花黄”。这是一个多么真实而可爱的女子啊!她与普通的女子别无两样,同样追求着美,也同样热爱着生活。
我爱花木兰,不仅因为她孝顺爱国,也不仅因为她勇敢坚强,更因为她拂去神秘面纱之后的真实可爱、质朴淳厚!
看着刚刚走进中学的学生能写出这样极富个性、颇具冲击力的文字,我不禁为之感到欣慰和幸福。
当一名语文老师是忙碌的、辛苦的,但更是快乐的、满足的。因为,当我们用一颗真诚的心去面对语文教学的时候,学生便会如雨后春笋一般成长起来。每一个学生都有一颗开花的心,是他们让春天永远停留在我们的心上!
(作者单位:湖北宜昌市第十一中学)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标签:作者],来源:[标签:出处],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