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都市小说”与“工业题材小说”

作者:洪子诚     来源:中国当代文学史     时间:2011-02-24
13245

  在三四十年代,对于近代中国都市经验的表达,主要由生活在上海的一些作者来承担。其最具代表性的创作,一是30年代刘呐鸥、穆时英、施蛰存等的“新感觉派”小说,另外就是40年代张爱玲、苏青等的写上海市民日常生活的作品。这些小说,有时被称为“海派”小说。在另外的场合,有的研究者则使用“市民小说”、“都市小说”的名称。它们中的有些部分与“言情”的“通俗小说”重合,但又不是所有的创作都可以归入“通俗小说”的行列。
   “海派”小说在三四十年代就受到左翼文学界的批评,进入50年代以后,存在的合法性更是无庸置疑地失去。一方面,在文化价值观上,近代都市被看作是“罪恶的渊薮”,即资产阶级道德和社会腐败滋生的场所,需要施以革命的大手术加以改造;另一方面,都市文化(文学)本身具有的消费性、娱乐性(腐蚀性)的特征,就是必须予以批判和清除的。1949年关于“可不可以写小资产阶级”的讨论,1950年对萧也牧的小说《我们夫妇之间》的批判,都表现了进入城市的革命者和左翼文学家对于城市、也对于产生于都市的“旧小说”的深刻疑惧。这种疑惧,后来进一步强化(如60年代的话剧《千万不要忘记》(又名《祝您健康》)和《霓虹灯下的哨兵》中所表现的)。与此相关的是,“新感觉派”和张爱玲等,在五六十年代大陆的文学史中,被清除和掩埋(他们的被重新发掘,是80年代以后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种文学传统,表现现代都市生活经验的“都市小说”的受挫和断裂,就是必然的了。
   当然,对于左翼文学来说,城市有其重要的表现对象,这就是作为“领导阶级”的工人的劳动和生活,工厂、矿山、建设工地的矛盾斗争。这一领域,因为联系着国家现代化的期待,它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但是,这一描写范围被严格窄化的所谓“工业题材”创作,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成绩;它们大多显得乏味,即使是出自有经验的作家手里。在五六十年代间,“工业题材”小说比较重要的,长篇有周立波的《铁水奔流》,萧军的《五月的矿山》,雷加的《潜力》三部曲(《春天来到鸭绿江》,《站在最前列》,《蓝色的青棡林》),罗丹的《风雨的黎明》,艾芜的《百炼成钢》,草明的《火车头》、《乘风破浪》,以及杜鹏程、陆文夫、胡万春、唐克新、万国儒等的中短篇小说。周立波的《铁水奔流》,比起他的《暴风骤雨》和《山乡巨变》来要“大为逊色”。萧军的《五月的矿山》的知名,更主要的原因是50年代联系作者的“历史”所进行的批判。艾芜的《百炼成钢》,是他1952年到东北鞍山“深入生活”的成果,发表于1957年。小说以某钢铁厂九号平炉三位炉长之间的矛盾冲突,表现工人阶级的劳动热情,和公而忘私的高贵品质。这部长篇受到较多肯定,一个主要理由是,它不是简单描写生产过程,而是注意人物性格对比和冲突,并将工厂劳动,与工人日常生活、爱情、家庭关系等结合起来。然而,以写出《南行记》的作家的艺术水准来衡量,《百炼成钢》叙述语言的枯燥、生涩,很难相信是出自同一人之手。在草明的《火车头》,尤其是《乘风破浪》这两部长篇中,呈现了围绕某一问题、事件展开“两条道路斗争”的结构模式,这种模式,后来在很长时间里,在不限于“工业题材”小说中反复搬演。杜鹏程在《保卫延安》之后,转而写战争年代的指战员在工业建设(主要是修建宝成铁路)中的功绩,以证明这些在“枪林弹雨”中“打江山”的战斗者,在和平年代的建设生活中,仍是国家的中流砥柱;他们的肩膀,过去和现在,支撑着“万里江山”。在中篇《在和平的日子里》,短篇《延安人》、《工地之夜》、《第一天》等作品中,其形象、语言,都坚守着战争生活所赋予的粗砺和冷峻。在五六十年代,“工业题材”小说中,还有陆文夫表现工厂生活的短篇。他的《葛师傅》、《介绍》、《二遇周泰》等,在当时受到茅盾等称赞。这应该是他在短篇的写作上,表现了一种茅盾等所提倡的现代风格的缘故。
   周而复(注:周而复(1914-),安徽旌德人。30年代开始文学活动,1938年到延安。40年代的创作主要是报告文学《诺尔曼?白求恩片断》和长篇小说《白求恩大夫》。除《上海的早晨》外,还著有表现抗日战争期间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的长篇《长城万里图》(共六卷:《南京的陷落》、《长江还在奔腾》、《逆流与暗流》、《太平洋的拂晓》、《黎明前的夜色》、《雾重庆》)。)的多卷本长篇《上海的早晨》在对城市生活的展示上,范围有了一些扩大。第一、二两卷出版于1958和1962年(这两卷1979年再版时,作者作了许多的修改),第三、四卷则出版于1980年。这是五六十年代不多的以资本家为主要表现对象的小说。自然,它是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规定下,来展开叙述的。工人阶级在共产党领导下,向“不法资本家”展开斗争,揭露其唯利是图的本性,在斗争中团结、教育、改造,是这部庞大的作品的主要内容。毛泽东关于“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的论述,是作者人物性格设计上的依据。不过,在这部作品中,仍提供了50年代初期城市生活的某些状况,尤其是围绕资产者的日常生活、经济活动的图景,和城市在改造过程中,原先城市中心力量在迅速边缘化过程中的复杂反应。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洪子诚,来源:中国当代文学史,来源地址:)

上一篇寻求新的替代

下一篇《三家巷》及其评价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