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题”一词,在主题学和民俗学中有不同的含义,因此母题研究也就有着不同的内容。在这一节我们介绍的是以民间故事为剖析对象的母题研究。
如果研究民间故事的叙事性,就不可避免地要涉及“母题”这一概念;在此它与叙事学里的定义完全一样,指的也是构成一段情节或一段叙述的不可再分的基本单位。民俗学的母题研究在本世纪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并且形成了一股热潮。芬兰学者阿尔奈( Antti Aarne)和美国学者汤普森( Stith Thompson )创立了国际通用的民间故事分类法(简称“AT分类法”);在其《民间故事的类型》(1961)一书里,世界各地的民间故事和传说被分成多种类型,并在每一种下面标明常见的或可能出现的母题。专事西方研究的民俗学家,对我国的民间文学不甚了了,但汉学家填补了这一空白。
为了与国际上的分类法接轨,丁乃通撰写了《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他做了一些实际考察后明确指出:“……中国民间故事与流行于印欧和爱尔兰之间的故事,并无太大区分,它们之间是可以比较的。我们伟大的前辈之一瓦尔特·安德逊曾证实,许多中国民间故事与AT类型一致。”不过,即使中国故事与“世界传统分不开,它们也是明显的亚洲型”。16 他在书中分做“动物故事”、“普通故事”、“笑话”、“程式故事”等数种主要类型,其下或有若干次要类型。现在我们援引一例,以观其详:
676 芝麻开花
通常是由一个神奇的咒语打开了洞穴,或由一个神奇的甜瓜(南瓜、黄瓜等 ),极少情况是由于(a)薄菜刀或烧火棍(b)斧头 (c)一只公鸡或鸟(d)一只石滚或石臼(d‘)金钥匙(d”)铃(e)有时也可没有第二者介入,因为魔钥匙忘在洞里,或(f)只允许一人进洞,却进去两个人。或(g)它只在特殊情况下,对很穷的人开放。
【篇例】《民间文学》1956年7月号第58-62页(d)等41例。17
丁氏还指出,他的这本索引涉及到了含有民间故事的古代文学作品,因为其中多数“都包括一些传统习俗、仪礼事件、传说、神话、民间轶事等方面的简要叙述”,譬如“城市的月亮更圆”、“怕老婆”、“妒妇”等口传故事,即“见诸于古代文学的记载”。18
爱伯华( Wolfram Eberhard )的中外民间故事平行比较,是母题研究的另一种类型。在《近东和中国民间故事研究》一文中,他首先就研究方法做了说明。他批评一些研究者,只要看到不同的民间故事表面上稍稍相似,就过分地把它们扯在一起,还想当然地为之建立世界范围内的联系。他认为,从本菲( Benfey )——首次把欧洲大多数民间故事溯源到印度的学者——的时代起,比较不同文化地区的民间故事应采用哪种方法这一基本问题,迄今仍未得到解决。而他与他人关于安纳托利亚(土尔其的一个地区)民间古诗的研究已经证实:如果所研究的民间故事仍在不同地区流传、演变,那么这些地区就积蓄着一些母题,以及母题链,它们在某种限度内可被讲述者串接起来。因此,(一)如果某类故事的几种讲述形式有着明显的类似之处,那么就可以看作它们事实上有关联;(二)如果它们只是母题完全相同,而母题串接的序列不一样,那么就应该首先研究这些母题在各种文化中的状况和组接,同时考虑所有有用的历史事实和社会事实。只有能够证明母题或母题序列并不适合一种文化的一般框架,而基本上属于另一种时,才能得到这个故事一定是由此地流传到了彼地的结论。
然后,他对一个在中国和近东流传的民间故事的母题做了比较:
近 东 中 国
⒈一个穷人必定要娶国王的女儿(因命中注定)。 ⒈一个穷人爱上了一个富人的女儿。
⒉国王为了摆脱他,派他到太阳上去收税。 ⒉他要去问如来佛,如何得到作为聘礼的三件宝贝。
⒊路上,他遇见⑴一个僧侣,求他问太阳自己何时升天。 ⒊路上,他遇见⑴几个和尚,请他问问如来,为何无人到他们的寺庙来朝拜神灵;
⒋⑵四十个强盗,他们要他问问是否能升天; ⒋⑵——
⒌⑶一个种树人,求他问问为什么苹果树结的果实那样酸,为什么井水那样苦; ⒌⑶一个种树人,求他问问果树为什么不开花;
⒍⑷一条半身在岸上,半身在水里的鱼,要他问问它为什么必须忍受这样的痛苦。 ⒍⑷一条龙,求他问问它为什么还不能到天上去。
⒎这个穷人答应代他询问,接着这条鱼用背驮他到大海的彼岸去。 ⒎这个穷人答应代他询问,接着这条龙就用背驮他到彼岸去。
⒏他又遇见一位老人,老人告诉他: ⒏他又遇见一位老人,老人告诉他:
⒐⑴那个所谓的僧侣要进地狱,因为他贪得无厌; ⒐⑴那几个和尚私藏金子;
⒑⑵那些强盗将要升天堂,因为他们悔改过错; ⒑⑵——
⒒⑶他必须挖走埋在树下和井里的珠宝,然后苹果和井水就会变甜; ⒒⑶他必须挖走埋在树下装满金子的罐子;
⒓⑷那条鱼口中贵重的珍珠也必须取走。 ⒓⑷那条鱼必须把珍珠交给他。
⒔这个穷人现在变得富起来了,便娶了国王的女儿。 ⒔这个穷人现在能拿出聘礼来了,他娶了亲。
他将两地所用母题如此一一对照后指出,这个故事在近东和在中国的讲述形式完全一致,它一定是从一个地方流传到了另一个地方。
最后他又以母题为单位,分析了这个故事在两种文化环境中流传情况。他说,在近东的讲法里,婚姻命定母题反映了伊斯兰国家的宿命论,当地有几个故事以此为中心母题;在太阳上收税与安纳托利亚的谚语有关;邪恶僧侣和虔诚强盗(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强盗”)探问未来的母题在地中海地区很流行;井水不能饮用、河鱼即将断水这类现象,在近东很常见。这一切均说明上述母题已深深嵌进了近东的一般文化之中。此外,这个故事也以不同的形式在当地广泛流传。所以,割断这个故事与近东的联系,就会看到一种明显的不足。在中国的讲法里,故事母题同样与中国文化相融洽。不过总起来看,这个故事没有嵌入中国民间故事的主体,与中国的其他民间故事没有联系,它不见于书面作品,不见于中古和上古的文献。只是它的一些母题出现在中国本土的故事里,也有一些出现在中国的小说和传奇里。而且它只能在中国的东南沿海和南方沿海找得到。总之,这个故事的诞生地一定是在近东,很可能在伊朗,后来在十五世纪(郑和下南洋时)由海上传入了中国。19
根据上述两种研究可知,无论是为母题划分类型还是对母题平行比较,都为中国民间文学与世界各国的民间文学建立联系提供了可能。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本站编辑,来源:西方文论与中国文学,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