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西方文论与中国文学的碰撞方式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西方文论与中国文学     时间:2011-02-25
13974

   上面我们考察了西方用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多种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现在我们应该把“移植研究”这一文学现象视为一个整体,对它本身再做一番分析和研究,以便加深对它的理解。本章之所以以“本体论”为题,是因为旨在集中探讨它的性质、特点和内在结构。  

  “移植研究”或者“西论中用”,按照流行的说法,实际上是中国文学和西方理论的碰撞。不过,这种说法似乎有点简单,因为通过深入考察可以知道,两者碰撞的实际情况要比通常想象的复杂得多。正如丛书“总序”所说,中国古典文学的外播,涉及到异质文化和同质文化两大范畴。譬如说它东播日韩,显然是在同质文化圈内的传播。它不仅对传入国文学产生了持久而又深刻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既反映在文学创作方面,又反映在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方面。因此,中国文学理论与日韩文学理论,就整体而言,彼此有着相近的特质,不会构成鲜明的对照,以日韩理论认同中国文学时所发生的碰撞,也就不会十分剧烈。与此相反,中国古典文学西播欧美是在异质的文化圈内,那里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均自有传统,与中国文学相比算得上是天迥地远,因此,以西方文论认同中国文学时所发生的碰撞,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在这种条件下,以西解中有时会失败,有时能够行得通,还有时虽然能行得通,却给人以生硬、做作、甚至如隔靴搔痒之感。无论遇到哪一种情况,若想取得良好的解读效果,就不能不对西方理论在不同程度上加以的改造。只是在某些个别情况下,或者在整个研究程序中的某一(或某些)局部,移植研究才有可能出现一无窒碍的顺境。
  西方文论与中国文学碰撞的方式,有如下几种类型:
  (一)根据中国文学建立理论
  西方学者建立自己的文学理论,一般要用西方文学作为质料,但知识渊博的学者也部分地利用中国文学。苏珊·朗格是符号学家,她认为,诗中所写无非是以符号代表感情的非实在世界;为了阐明这一论点,她竟然引用了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曹》 1 一诗 。她说,这不是关于李曹离去的报导,而是一首诗,诗中涉及到的事物“创造了一个全然主观的境况”: 
  诗人及其友人 2、雨、江、别离、意向、声响以及时间,都是仅由写入诗内的词语而创造出来的诗的因素。诗中之所言以及所未言都赋予事件以自己的特征。诗中的每一件事都有双重性格:既是全然可信的虚的事件的一个细节,又是情感方面的一个因素。在整个诗歌中,没有不具情感价值的东西,也没有无助于形成明确(如上述的诗歌)而熟见的人类情境之幻象的东西。 
  她还将这首诗与英国布莱克( William Blake,1757~1827 )和 T·S·艾略特等诗人的作品一并作为例证,来说明自己的观点。3 她如此建立起来的理论,当然不是为了用来研究中国文学;而且迄今为止,汉学家专门袭用朗格的符号学理论者也极为罕见。4 这是一种情况。
  本书第四章所介绍的“汉字诗学”则是另一种情况。费诺罗萨根据汉字营建新的诗学,本来也是为了西方,即革新旧有的诗歌理论。后来有少数学者确实付诸了西方文学的研究,但一些诗人兼学者却对它引申发挥,并在中诗英译和研究领域派上了用场。后一种情况是费氏所始料不及的。从影响的范围和程度上看,这也是最为壮观的一种,尽管费氏理论本身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和错误。除此而外,还有一种目前比较罕见但具有美好前景的情况,这就是通盘考虑中西两种文学,而为两者的研究建立普遍适用的理论——共同诗学,刘若愚提出“诗歌乃语言和境界之双重探索”即是一例。5
  由中国文学本身或由中西两种文学建立普遍适用的文学理论,正是中西碰撞的无穷活力之所在。
  (二)根据中国文学修正西方理论
  处于发展过程中的西方理论,往往需要不断地补充新的内容,中国文学可以充作它强化根基、纳取营养的“补益之物”。即使已经形成的西方理论,为了获得普遍的适用性,也需要不断地加以修订,这时中国文学自然又可以充作它的“矫正之物”了。王靖献在移用帕里-劳德理论时 ,结合《诗经》的实际创作情况,采用了“过渡时期”这一概念,从而修正了原来的西方理论: 
  在这一点上,我已经明显偏离了帕里和劳德的设想,《咏唱故事的人》一书对后者排斥过渡时期概念的“坚定信念”,表述得十分清楚。我却与大多数古英语研究者为伍,来证实这样一个时期确实存在的前提条件。6 
  王氏采用“过渡时期”概念的目的是为了研究三百篇,这与西方修正原有理论、使之不断完善的努力却志同道合,再次显示出了中西碰撞的活力。
  (三)兼用中西两种理论与方法
  为了有效地移用西论,除了进行修正外,有时还兼用中国的传统方法和西方的新兴方法,以便适应中国文学的特殊性,避免所谓纯文学研究的“自由漂移”(薛爱华语,参见第一章第三节)。叶嘉莹《吴文英词现代观》一文,即是兼用型的范例,其做法如下: 
  论点:吴文英词具有西方现代诗歌的特色——用语戛戛独造,时空错综交叠。
  论据:有关的古代汉籍(自寻而得)和古今吴词研究。
  方法:以西方现代诗歌理论为透视角度,以传统的史实考证和语义辨析为具体的研究手段。7 
  显然,叶文角度虽然新颖,却力图使论证落到实处,并没有随意解说之嫌。而且西方传统汉学的实证主义方法,与我国古代的考据学和章句学有相通之处,因此叶氏的做法,又兼具中西学术相结合的特点。再如浦安迪总结原型模式“二元补衬”和“多项周旋”时(见第十章第四节),所用理论(原型批评)是西方的,所得模式则是中国“阴阳五行”观,只不过换了个名称而已。这说明在西方理论力所不及之处,可用中国理论补其短缺。
  (四)直接运用
  把西方理论原封不动地搬过来,整个地或部分地加以套用的例子,也占一定的比重。应该说这种做法不无风险:有时如隔靴搔痒,不着边际,有时甚至会歪曲作品的原意或原貌。不过,这也不能一概而论,上述倪豪士关于《毛颖传》的寓意分析(见第三章第三节),可谓模仿西法竟到了如影随形、亦步亦趋的地步,但他的研究还是比较清楚地揭示了韩文所寓含的几层意思。
  现在,我们把以上所述的几种类型归纳于下:
 
  中为西用——西人以中国文学建立新理论(或用于西方文学,或中西兼用)  
中国文学与西方理论的碰撞   修正型
  移西就中 兼用型
    套用型
  从实际的研究情况看,修正型和兼用型是移植研究的必然产物,因而是它的主要操作方式。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本站编辑,来源:西方文论与中国文学,来源地址:)

上一篇母题研究

下一篇移植研究的根本性质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