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 
             孟子曰:"舜發於畎畝之中[1],傅說舉於版築之間[2],膠鬲舉於魚鹽之中 
            [3],管夷吾舉於士[4],孫叔敖舉於海[5],百里奚舉於市[6]。故天將降大任於是 
            人也[7],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8],行拂亂其所為[9], 
            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10]。" 
            [1]發,起,指被起用。畎(quǎn),田間的水溝。畝,田壟。"畎畝"連用泛指田野。據說舜耕於曆山, 
            三十歲才被堯舉用。 
            [2]傅說(yuè),殷代高宗武丁的相。舉,被舉用,被選拔。版,築土牆用的夾板。築,搗土用的杵。 
            築牆時先把土倒在夾板中,再用築搗結實。據說傅說在傅岩(地名)為人築牆,後來武丁就命他以傅為氏。 
            [3]膠鬲(gé ),參看《夫子當路於齊》注。膠鬲最初販賣魚鹽,被周文王舉薦於紂。 
            [4]管夷吾,即管仲,參看《論語·憲問·桓公殺公子糾》注。士,獄官。舉於士,指從獄官手里被釋 
            放並舉用。 
             | 
        
| 
             [5]孫叔敖,姓孫,名叔敖,春秋時楚人,隱居海濱,後楚莊王舉以為相。 
            [6]百里奚,春秋時虞人,曾被楚人捉去放牛,秦穆公知其名,把他贖買到秦,舉以為相。舉於市,等 
            於說從奴隸市場中被舉拔。 
            [7]任,責任,擔子。 
            [8]空乏,資財缺乏,使動用法。"空乏其身"就是使他身受貧窮之苦。 
            [9]拂,違背。亂,擾。 
            [10]借此使他們心里常常保持警惕,使他們的性格變得堅強,使他們增加了能力。動心,使心驚動。忍, 
            堅。曾,通增。益,與增同義。增益其所不能,大意是說對他們本來不能做的事有所增加,等於說增加了 
            他們的能力。 
            "人恒過[1],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2];征於色,發於聲,而 
            後喻[3]。入則無法家拂士[4],出則無敵國外患者[5],國恒亡。然後知生於憂患, 
            而死於安樂也[6]!" 
            [1]恒,常。過,犯錯誤。 
            [2]困,苦,指苦苦思索。衡,通橫,梗塞,指不順利。作,奮起,指有所作為。 
            [3]征,察驗。色,容色,臉色。喻,了解。這幾句是說一般人沒有預見性,要等到犯了錯誤然後能改; 
            要等到困難來了才著急,才能奮發有為;顯出臉色來,然後才被人們所了解。 
            [4]入,指國內。法家,有法度的世臣。拂(bì),通弼,匡正過失。拂士,能直諫匡過的臣。 
            [5]出,指國外。 
            [6]孟子的意思是憂患使人勤奮,因而得生;安樂使人怠惰,可使身亡。 
             | 
        
上一篇陳仲子(滕文公下)[1]
下一篇常用詞(四) 65 字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