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 
             莊   子 
            莊子名周,戰國時蒙(在今河南商邱縣)人。生卒年月不詳,大約和孟子同時或稍後。 
            莊子曾做過蒙漆園吏,是一個小官,一生過著窮苦的生活。他繼承並發展了老子的思想,和 
            老子同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世稱老莊。 
            《莊子》一書,包括內篇七篇、外篇十五篇、雜篇十一篇,共三十三篇。一向認為內篇 
            大體是莊周自著,外篇、雜篇則是莊周後學所作。 
            莊子認為一切事物經常在變化著,人對這種變化是無可奈何的,只有服從。因此他主張 
            "無為",放棄生活中的一切鬥爭。又認為一切事物都是相對的,連人的認識也是如此。因 
            此他否定知識,否定一切事物的質的差別,說什麼大小、貴賤、壽夭、生死、是非、善惡、 
            得失、榮辱等都是一樣的,要求人們在無是非、無得失、無榮辱的虛無飄渺的境界中逍遙漫 
            遊。他極力否定現實,主張消極地逃避現實,脫離社會。在政治上,他反對人間的一切措施, 
            要求社會毀掉一切文明,回到最原始的時代。這些思想對後世起了使人消極頹廢的作用。 
            不過莊子的思想也有他積極的一面。他痛恨並無情地揭露了當時那個"竊鉤者誅、竊國 
            者為諸侯"的不合理的社會,他拒絕和統治者合作,鄙視富貴利祿,並辛辣地嘲笑那些追求 
            名利的人。這對以後封建社會里某些知識份子的反禮教、反封建統治,起了一定的作用。 
            莊子的文章,想像力很強,文筆變化多端,具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並富有幽默諷刺 
            的意味,對後世文學語言影響很大。 
            古人給《莊子》作注的有晉代的司馬彪、孟氏、崔撰、向秀、郭象五家,現存的只有郭 
            注本十卷。唐代有成玄英為郭象注作疏。清代有王先謙的《莊子集解》和郭慶藩的《莊子集 
            釋》。今人劉武的《莊子集解內篇補正》對王先謙的集解有不少的糾正和補充,也值得參考。 
            北冥有魚(逍遙遊)[1]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2]。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 
            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3],其翼若垂天之雲[4]。是鳥也,海運則將 
            徙於南冥[5]。南冥者,天池也[6]。齊諧者[7],志怪者也[8]。諧之言曰:"鵬之 
            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9],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10],去以六月息者也[11]。" 
            野馬也[12],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13]。天之蒼蒼[14],其正色邪[15]?其 
            遠而無所至極邪[16]?其視下也[17],亦若是則已矣[18]。且夫水之積也不厚[19], 
            則其負大舟也無力[20]。覆杯水於坳堂之上[21],則芥為之舟[22]。置杯焉則膠 
            [23],水淺而舟大也。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 
             | 
        
| 
             矣[24],而後乃今培風[25];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26],而後乃今將圖南[27]。 
            蜩與學鳩笑之曰[28]:"我決起而飛[29],搶榆枋[30],時則不至[31],而控於地 
            而已矣[32],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33]?"適莽蒼者[34],三餐而反[35],腹猶果 
            然[36];適百里者,宿舂糧[37];適千里者,三月聚糧[38]。之二蟲又何知[39]? 
            小知不及大知[40],小年不及大年[41]。奚以知其然也[42]?朝菌不知晦朔[43], 
            蟪蛄不知春秋[44]: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靈者[45],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 
            秋;上古有大椿者[46],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47], 
            衆人匹之[48],不亦悲乎? 
            [1]《逍遙遊》,是《莊子·內篇》中的第一篇,這里只節錄了前半篇。"北冥有魚"這個標題是編者加 
            的。莊子在這段文章里闡述了他的無所待的思想。他認為萬物如有所待才能運行,就不能真正達到逍遙遊 
            的境界, 有毫無所待,才能逍遙自得。他所說的無所待,實際是要人們一切任其自然,與萬物混為一體, 
            超脫現實,與世無爭,取消人在社會中的一切作用。 
            [2]冥,通溟。北冥,北方的海。鯤(KūN),傳說中的大魚。 
            [3]怒,振奮,這里是指鼓起翅膀。 
            [4]若垂天之雲,好像天邊的雲彩。 
            [5]海運,指在大海上運行。南冥,南方的海。 
            [6]天池,天然形成的池,所以叫天池。 
            [7]齊諧,人名。 
            [8]志,記載。後來寫作"誌"。怪,指怪異的事。 
            [9]水擊,指鵬初飛時,距水面還近,翅膀在水面上扇動。 
            [10]摶(TUáN),環繞著飛向上空。扶搖,旋風。 
            [11]鵬離開北海用六個月的時間飛到南海才休息。去,離開。息,休息。 
            [12]野馬,指春日野外林澤中的霧氣,蒸騰如奔馬,所以叫做野馬。 
            [13]息,氣息,呼吸時進出的氣。連前是說野馬、塵埃的動盪都是生物用氣息吹拂的結果。比起鵬之高 
            飛遠揚,大小之差雖然懸殊,但都是純任自然而動。 
            [14]蒼蒼,深藍色。 
            [15]其,語氣詞,表委婉語氣,略等於現代漢語的"大概"。下句的"其"同。正色,真正的顏色。邪, 
            通耶,句末語氣詞。 
            [16]無所至極,沒有到盡頭的地方。極,盡。 
            [17]其,人稱代詞,代鵬。 
            [18]也像這個罷了。連上句是說鵬從高空向下看,也像人從地上向上看天,都不一定得到真相。則已, 
            等於說"而已"。 
            [19]且夫,表示再說一層道理。 
            [20]負,載。 
             | 
        
| 
             [21]覆,倒(Dào)。坳(ào),窪下。坳堂,堂上低窪之處。 
            [22]芥,小草。為之舟,等於說給它(水)當船,也就是做為水中的船。"之"和"舟"是雙賓語。 
            [24]斯,於是。風在下,風在鵬之下。 
            [25]而後乃今,等於說然後才。培,憑,憑藉、依賴。培風,等於說乘風(依王念孫說,見《讀書雜誌》) 
            [26]天閼(è),連綿字,動詞,表示攔阻。 
            [27]圖南,計畫著向南飛。 
            [28]蜩(TIáo),蟬。學鳩,小鳥名。 
            [29]決(Xuè),迅速的樣子。 
            [30]搶(qiāng),突過。榆,榆樹。枋(fáng),檀樹。 
            [31]有時或者飛不到。時則,等於說"時或"。 
            [32]控,投,這里指落下。 
            [33]哪里用得著飛到九萬里的高處去再向南飛呢?奚以,哪里用得著。之,到......去。為,表疑問的句 
            末語氣詞。 
            [34]適,到......去。莽蒼,郊野之色。這里指近郊。 
            [35]餐,同餐。三餐,指一天。反,返回。後來寫作"返"。 
            [36]果然,飽的樣子。 
            [37]出發前一宿搗米。舂(chōng),搗去米的外皮。糧,旅行所需的糧食。 
            [38]出發前三個月就聚集糧食。 
            [39]之,指示代詞,這。二蟲,指蜩與學鳩。 
            [40]知(zhì),智慧,後來寫作"智"。 
            [41]年,指壽命。 
            [42]根據什麼知道它這樣呢? 
            [43]朝菌,一種生長期很短的菌類植物,朝生暮死,所以叫"朝菌"。晦,夏曆每月的最後一日,朔, 
            夏曆每月的最初一日。 
            [44]蟪蛄(huìgū),一名寒蟬。舊說,寒蟬春生夏死,夏生秋死壽命不到一年,所以說不知春秋。 
            [45]冥靈,樹名。 
            [46]椿,椿樹。 
            [47]彭祖,傳說中長壽的人,據說活了八百歲。乃今,而今,等於說"如今"。久,指長壽。特,獨。 
            聞,指聞名於世。 
            [48]衆人,一般人。匹,配,這里當"比"講。這句是說一般人談到長壽,就舉出彭祖來相比。 
            湯之問棘也是已[1]:"窮髮之北[2],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魚焉,其廣數 
            千里[3],未有知其修者[4],其名為鯤。有鳥焉,其名為鵬,背若太山,翼若垂 
            天之雲;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5],絕雲氣[6],負青天,然後圖南,且適南 
            冥也[7]。斥鴳笑之曰[8]:'彼且奚適也?我騰躍而上,不過數仞而下[9],翱翔 
             | 
        
| 
             蓬蒿之間[10],此亦飛之至也[11]。而彼且奚適也?'"——此小大之辯也[12]。 
            [1]湯,商湯。棘,湯時的大夫。是已,略等於"是也"。 
            [2]窮髮,不毛之地,指上古傳說中極遠的北方地帶。 
            [3]廣,寬。 
            [4]修,長。 
            [5]羊角,也是旋風。因風向上迴旋像羊角,所以叫羊角。 
            [6]絕,直上穿過。 
            [7]且,將。 
            [8]斥鴳(yàn),小雀。 
            [9]下,降下。 
            [10]翱(áo)翔,盤旋飛舞,逍遙自得的樣子。 
            [11]至,最高限度。 
            [12]辯,通辯,分別。 
            故夫知效一官[1],行比一鄉[2],德合一君[3],而徵一國者[4],其自視也亦 
            若此矣[5]。而宋榮子猶然笑之[6]。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7],舉世而非之而不 
            加沮[8],定乎內外之分[9],辯乎榮辱之境[10],斯已矣[11]。彼,其於世[12],未 
            數數然也[13]。雖然,猶有未樹也[14]。夫列子禦風而行[15],泠然善也[16],旬 
            有五日而後反[17]。彼於致福者[18],未數數然也。此雖免乎行[19],猶有所待者 
            也[20]。若夫乘天地之正,而禦六氣之辯[21],以遊無窮者[22],彼且惡乎待哉[23]? 
            故曰:至人無己[24],神人無功[25],聖人無名[26]。 
            [1]知效一官,才智能勝任一官之職。知(zhì),才智。效,功效,這里作勝任解。官,官職。 
            [2]品行能適合一鄉之人的心意。行(xìng),品行。比,合。 
            [3]道德符合一君之心。 
            [4]能力能取信於一國之人。而,能(依郭慶藩說),能力。徵,信,這里作取信解。 
            [5]其,指上述的四種人。此,指斥鴳。 
            [6]宋榮子,戰國時宋人。猶然,笑的樣子。 
            [7]舉世,所有同時代的人。舉,全。之,代宋榮子,下句的"之"同。加,更。勸,鼓勵,這里是被 
            動用法,可以解作"努力"。 
            [8]非,責難。沮(jǔ),止,這里解作喪氣、洩勁。 
            [9]定,確定。內,指我。外,指物。分,分別。 
            [10]辯,通辨,分辨。境,界限。 
            [11]這就罷了,等於說不過如此罷了。斯,此。已,止。這是說宋榮子只做到這一步就完了,還不能達 
            到"無己"的境界。 
            [12]彼,指宋榮子。其於世,他對於人世。 
             | 
        
| 
             [13]沒有著急的樣子,也就是淡於人世。數數(Shuò Shuò),等於說汲汲(依成玄英說),著急的樣子。 
            [14]還有未樹立的。指沒有樹立無所不可、逍遙自得之德。 
            [15]列子,名禦寇,鄭人。禦風,駕著風。 
            [16]泠(lí   ng)然,輕妙的樣子。 
            [17]旬,十天。有,通又。旬有五日,十五天。上古的稱數法,整數後面有零數時,中間常常插進一個 
            "有"字。 
            [18]他對於求福的事。致,使......至。致福,等於說"求福"。 
            [19]免乎行,免得走路。 
            [20]待,指依靠。有所待,有依靠的東西(指風)。 
            [21]若夫,至於。天地,萬物的總名。正,指自然之性。乘天地之正,指順萬物之性。六氣,陰、陽、 
            風、雨、晦、明。辯,通變,與上文的"正"相對。乘、禦,借駕車來比喻,與上文"禦風"相應。 
            [22]無窮,指時間的無始無終、空間的無邊無際。 
            [23]他還依靠什麼啊!且,還。 
            [24]無己,忘我,就是物我不分。 
            [25]無功,順自然,不立功。 
            [26]無名,不立名。 
             | 
        
| 
             不龜手之藥(逍遙遊)  
             | 
        
| 
             惠子謂莊子曰[1]:"魏王貽我大瓠之種[2],我樹之成[3],而實五石[4]。以 
            盛水漿,其堅不能自舉也[5]。剖之以為瓢,則瓠落無所容[6]。非不呺然大也[7], 
            吾為其無用而掊之[8]。"莊子曰:"夫子固拙於用大矣[9]。宋人有善為不龜手 
            之藥者[10],世世以洴澼絖為事[11]。客聞之,請買其方百金[12]。聚族而謀曰:' 
            我世世為洴澼絖,不過數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13],請與之。'客得之,以說 
            吳王[14]。越有難[15],吳王使之將[16],冬,與越人水戰,大敗越人。裂地而封 
            之[17]。能不龜手一也[18],或以封,或不免於洴澼絖[19],則所用之異也[20]。 
            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慮以為大樽[21],而浮乎江湖,而憂其瓠落無所容,則夫 
            子猶有蓬之心也夫[22]!" 
            [1]惠子,姓惠名施,宋人,曾為梁惠王相,莊子的朋友。但《莊子》各篇中有關惠施與莊子的故事, 
            多半是寓言的性質。這篇文章闡發了"無用之用"的主張。"無用之用"是從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認為 
            事物沒有同一的客觀標準。 
            [2]魏王,即梁惠王,詳見《孟子·寡人之於國也》注。貽(yí   ),送給。瓠(hù),葫蘆。 
            [3]樹,種植。成,成熟。 
            [4]實,果實,指結成的葫蘆。五石,是說葫蘆很大,有五石的容積。 
             | 
        
| 
             [5]不能自舉,大意是本身禁不起舉。漿,飲料。堅,用如名詞,指堅固的程度。 
            [6]瓠落,連綿字,即廓落,大(參《爾雅·釋詁》郭璞注、邢昺疏)。無所容,等於說沒有適於它容納 
            的東西,也就是大而無當的意思。 
            [7]呺(xiāo)然,空虛巨大的樣子。 
            [8]為(wèi),因為。掊(pǒu),打破。 
            [9]大意是你實在是不善於利用大的東西了。固,副詞,當然是,實在是。 
            [10]龜(jūn),通皸,皮膚凍裂。 
            [11]洴(pí   ng),浮。澼(pī),在水裏漂洗。絖(kuàng),同纊,絲絮。事,事業,職業。 
            [12]方,藥方。百金,金百斤。 
            [13]鬻(yù),賣。 
            [14]說(shuì),說服,勸說別人,使他聽從自己的意思。 
            [15]難(nàn),亂事,指軍事行動。越有難,等於說越入侵。 
            [16]吳王派他統率軍隊。將,動詞。 
            [17]分出一塊土地封給他。 
            [18]一,一樣。 
            [19]或,無定代詞,有的人。以封,靠它得到封賞。 
            [20]所用之異,用的方法不同。 
            [21]慮,考慮(參用朱駿聲說見《說文通訓定聲》),想辦法。樽,本指酒器,這里指形狀像酒樽,縛在 
            身上用來鳧水的東西(作用等於救生圈)。 
            [22]那麼你還有蓬草那樣的心呀!這是說,你的心像蓬草那樣屈曲不通。猶,還。蓬,蓬草,彎曲不直。 
             | 
        
上一篇老子
下一篇庖丁解牛(養生主)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