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郭进拴|六十岁说【四百八十二】

作者:2855510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5-08-05
4776

郭进拴|六十岁说【四百八十二】


 那么,这个典故与进拴先生有什么关联,而令我的思维常常由此及彼呢?想想吧,一个生长于豫西农村穷乡僻壤的小小放羊娃,与一个“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之间,要画上一个等号,那会是何等的艰难困苦啊!

       三十余年前,天有不测风云,他的父亲中年早逝了。那时,作为八个姐弟中的长兄,十六岁的郭进拴,怀着无限悲痛,含泪接过了父亲遗留下来的放羊鞭,接过了一个小小男子汉拖家带口的重担。当他在逶迤的草坡上坐下,悠扬地旋摇起手中的鞭儿,默念着父亲留下的“春放阳坡夏放巅,秋放阴坡冬溜涧”的遗训,凝望着山坡上吃草的羊群,凝望着家乡芳草翠微的山岭,凝望着山下榆柳葱茏炊烟袅袅的村庄时,他也每每神情恍惚,情思绵绵,凝望着他的人生路,他的文学梦,落魄不失志、处困不降格、贫贱不能移。尽管,从那里看,他距离“知识分子”尚且是多么的遥不可及啊!

      似乎,对他而言,职业只不过像一把柴,真正燃烧生命的并不靠它。因为,他的幼小的心灵里,早已植下一颗文学的种子,那种子生根发芽,逐渐长大,要长成一棵婆婆娑娑的银花火树。文学是燃烧的事业!文学是人学!文学是塑造灵魂的事业!

      文学的梦想,在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的胸膛里,如同烈火般熊熊燃烧,烧得他不能自制,于是就有了一个总是一手拿羊鞭、一手拿书本的少年,在贫穷闭塞的文化荒原间,在“文化大革命”后期的嘈杂世声中,沉静而又坚定地为他的文学梦想之银花火树汲取养分。

      一个人的梦想,无论多么绚丽,多么高尚,他人是不容易看明白的。文学之路,本身就是一种追寻灵魂家园之路,一种朝圣之路。那么,从那样一个荒唐年代、那样一个穷乡僻壤出发,在周围的人们看来,简直是做梦吃星星,自然是更难取得他人的理解和支持。于是,极力反对的声音,冷嘲热讽的声音,不绝于耳。

      为了文学梦,他曾因同学、朋友的大声宣读编辑部给他的退稿信时羞耻痛哭;为了文学梦,他曾因母亲撕毁他伏在柴油灯下辛辛苦苦写出的文稿而砸烂了家里的饭锅;为了文学梦,他曾因投稿夜宿郑州街头而被警察当贼审问……朝圣的路往往是布满荆棘,少有田园牧歌式的。为什么会有人甘于亲吻人生路途上的荆棘?或许是因为“在贫瘠的土地上,更深地懂得风景”!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六十岁说【四百八十一】

下一篇郭进拴|六十岁说【四百八十三】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