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郭进拴|六十岁说【四百八十七】
常言说得好:“战士最渴望的是战斗。”郭进拴一旦拥有了公社文化站这个阵地,他立刻甩开膀子大干。他主动接近公社各大队的业余剧团,临四大队的艺人赵香、妞妞、闫黑林等,临三的业余剧团主演葛贺州等都和他打得火热。借此,他不仅向他们学戏,了解心声,而且为他们编写剧本。他与屈江北合作为临四剧团编写了《抓阄分娘》,广大群众乐见,被社员们赞誉为新时代的“墙头记”,配合电视节目中的《酷情》,大杀了当时农村不尊敬老人的歪风邪气。他深入民间,访贫问苦,在掌握了大量有血有肉素材的基础上,写出了“揭露骗钱害人的大学生”的长篇通讯,为临汝镇临三村孙转有一家出了冤气,为广大忠厚农民鸣了不平。这篇通讯一炮打响,登在了他主编的《乡音》报上,广大社员奔走相告,异口同声地说:“郭进拴办的《乡音》报,真是喊出了咱乡民们的内心强音啊!”从此,《乡音》报不胫而走,乡民们争相读看。
《乡音》的好名声如同六月里的霹雳,终于感动了临汝县的领导,县领导把郭进拴从临汝镇公社借调到县文联。他每天干的是文联的大活,可身份只算是文联的编外人员。当时文联的主要刊物是《风穴文艺》。可文联的编外人员郭进拴正是《风穴文艺》的主笔。每期刊物的策划、募捐、赞助、征稿、组稿、审稿、排版、印刷、插图、校对、发行等,全由进拴负责,可他埋头苦干,不叫一声苦和累。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