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郭进拴|六十岁说【四百八十九】

作者:2855510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5-08-05
5316

郭进拴|六十岁说【四百八十九】


郭进拴先生是平顶山市作协副主席、河南省知名作家、中国作协会员,一级作家,已先后出版过《壮歌风云路》、《湛河大决战》、《鹰击长空》、《洪流滚滚》、《大潮风流》、《无品乡官》等多部著作。将思想性、文学性和知识性融为一体,作品可读可赏,可思可获,是郭进拴先生的独到之处。捧读《壮歌风云路》,不仅为书中所写改革者的高尚精神所激励,更对作家生出一种由衷的敬意。

      都说文如其人。郭进拴先生擅写火热的现实生活,热情讴歌在各条战线艰难创业、无私奉献、锐意进取的人。这些人身份各有不同,有声名赫赫的世界冠军邓亚萍,有省市区县的党政领导,有巾帼女杰,有改革创业的新闻人物,也有在基层默默奉献的普通人。书中的主人公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有一种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

      正是凭着这种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郭进拴先生在人生和文学之路上执着前行,不怕艰险。

      在《壮歌风云路》的“艺术五味”篇中,作家写道:“我是由一个深山沟的里放羊娃而一步步成长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的。我是个苦命的孩子,在别的孩子上学的年龄,被迫辍学,拿起了放羊鞭。上山放羊时,我带着书和别人用过的废纸,中午羊在树荫下休息,我就蹲在羊群旁边看边写。晚上归来,就坐在昏暗的柴油灯下写作。冬天柴油上冻了,就用火烤化再点着。瞌睡了就打开冰凌茬子,用冷水洗把脸再写,手冻得又红又肿,寒风一吹,裂开了一道又一道的血口子……我写啊写,写出的上千篇稿子投遍了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编辑部,然而全如泥牛入海,没有任何回音……我决心用只有一次的生命去拼、去搏,去向厄运挑战,向一切艰难险阻挑战,在逆境中奋进,愿做高尔基笔下的受伤的苍鹰,宁肯在不停的飞翔中摔死于山谷,也不愿在安乐窝中平庸度日。”

      一个人要实现理想,只有决心是不行的,更需要实干。郭进拴先生从1974年元月第一次投稿,到1979年12月11日才第一次被采用。近六年的时间,他不间断地投稿,从不灰心丧气!他曾一次糊过85个信封,投出178篇(首)各种体裁的稿件,光退稿就有1000多篇(部),摞起来比他本人还要高,称起来比他本人还要重!社会、家庭、同学、朋友、同事、族人的冷眼、嘲讽同时袭来,可是他硬是闯了过来。

     在几位热心人的帮助下,郭进拴先生熬过了最艰难的时刻。36年来,在各级报刊、电台、出版社发表作品1000多万字,有79多篇(部)作品在国家和省、市级获奖。这正像鲁慕迅先生所说的“求艺之道,半在修炼,半在悟性。修炼者,朝斯夕斯,矢志不移,甘于寂寞,安于清贫,不计毁誉……”

      从一个放羊娃成长为国家一级作家,郭进拴先生用几十年的时光书写了一部壮丽的人生传奇。

      郭进拴先生是一个成功者,是一个脚踏实地,经历了各种磨难之后的成功者,这对于每一个期望成功的人都有着现实的借鉴意义。这种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所在,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所在。

       在此,祝愿郭进拴先生在文学的路上,在人生的路上,继续攀登高峰。最后,借郭进拴先生的话作结束语:

       “笑面人生,笑别昨天,笑对今天,笑迎明天,为人民带来欢笑!”

       (作者王笑迪系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小说家)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六十岁说【四百八十八】

下一篇郭进拴|六十岁说【四百九十】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