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郭进拴| 《乡情老更深》【一百二十二】

作者:2855510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5-01-13
22603

郭进拴| 《乡情老更深》【一百二十二】


        读朱新伟的诗总有这样的激越情怀在心中震荡,呵,青春!就应该在这样的追求中闪光。“梅花不怕寒,俏立迎春天。荷花水中游,夏日最耀眼。”大海的暂时宁静是为了蓄积爆发的能量,荷塘秋冬的凋零是为了来年明媚的花香,在喧嚣的轰鸣声中,大海唱出了生命的最强音;在旺盛的绿叶里,莲花崭露了最美丽的娇颜,呵,人生,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追求。
        朱新伟给我们上了青春追求的不平常的富有哲理的一课,“呼喊”与“沉默”对立统一:它们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实质却是统一的——“只要不是平淡”。在宁静中蓄积,在呼喊中爆发,是如此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于是,“我”的心再不能平静, “我”喜欢一种积极进取的生活,“我”喜欢在追求中创造自己的新生;于是,“我”不会在乎前路的坎坷,山的陡峭,荆棘密布,听从大山的召唤,即使“双脚磨破”,“双手划烂”,也是在所不惜,乐观向上。于是,那险峻陡峭的山路,就变成了“夕阳涂抹”的“小路”;那荆棘密布的灌木丛,也就成了杜鹃啼鸣的婉转。
        这是真正的青春追求,这是真正的人生追求,作者告诉我们,真正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要用自己的心血去体验一切;这是强者人生的宣言:走向远方,走向大山,让自己奋斗的鲜血涂抹人生之路。这是勇敢者的时代强音:走向远方,走向大山,让自己追求的脚步踏平人生崎岖。
       人生之路再长,追求者的脚步都能将它丈量;困难之山再高,奋进者的双脚都能将它攀登。这是何等豪迈的宣言,这是何等昂扬的斗志,“万水千山只等闲”,“乌礞磅礴走泥丸”,人生,只要有执着的追求,还有什么不能克服的呢?
        朱新伟的《自励诗》、《人定胜天》、《严酷励大志》等诗,寓意深刻,哲理深透。给我们的启迪是深远的,它激励着人们奋发有为,不甘于平庸,不甘于永远的沉寂,人生,就应该这样去追求。
        朱新伟说,只有胸怀坦荡,光明磊落才能心底无私天地宽。“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贤者不悲其身先死,而忧其国之衰。”古人尚有这样的胸怀,何况我们呢?在住村的日子里,我们有的是时间和精力,有着广阔的施展空间,何不抓住这难得的机遇在广阔天地里搏击一下呢?毛主席在青年时期有诗云:“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这种远大抱负和顶天气概令人叹服,我们应当从中受到启发。马克思在中学毕业的志向中写到:“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谋福利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它的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人类所做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可怜而自私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将洒下热泪。”这是多么伟大而崇高的语言!我们难道就不能从中受到一点触动吗?尽管我们不可能成为伟人,也可能永远是凡人一个。但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做点平凡的事情而赢得民众的广泛赞誉,对我们而言那就是了不起的光荣和最大的慰藉。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 《乡情老更深》【一百二十一】

下一篇郭进拴| 《乡情老更深》【一百二十三】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