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郭进拴|人间真情【一百三十三】

作者:2855510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5-01-21
19834

郭进拴|人间真情【一百三十三】


       蔡国寅之畸,畸在于他是为了追求农村姑娘吴玉花才从一个现役上尉连长复员下乡入赘为无梁村的“老姑父”的,也畸在于他做了村支书后却成了抵御农村种种折腾人的运动和“左”的做法对村民的伤害的刹车器,更畸在经历了大违其私衷的家庭生活中无声也无休止的对掐,沾染了小小山大王难免的一些坏习气(如不时“领席”夜游,亮出系在腰上的公章“哈”一下之类),甚至留下了一些劣迹之后,却突然被发现了藏在“棉窝”里早就被遗忘了的十几枚军功章,彰显出他一生的低调无争和善良安分!作为村支书,他是举全村之力把孤儿“丢”,也即吴志鹏养大成人并让他上了大学的无私而大气的组织者,后来他也因此当了用一张张“见字如面”的纸条,代表无梁村乡亲向吴志鹏求助,代表农村向城市呼吁的执着的代言人。这个人物刚开始出现的时候,似乎是有点讨厌的;写到最后,却让人由衷地敬重了。作家透过他性格上浮游的暗影,不断地穿掘下去,一点一点地掘出那暗影下的“埋藏的光耀”和“真正的洁白”来。(鲁迅评陀思妥也夫斯基语)

        与作家描写“老姑父”蔡国寅时的态度和手法颇异其趣的,是对“慢毒药”杜秋月先是悯其不幸,后是刺其失德的态度和慢慢渲染、烘云托月的写法。杜秋月因“生活作风”问题以坏分子的身份被下放到无梁村,受着改造、歧视甚至批斗,同时也得着帮扶、呵护和有限制的使用。在老姑父和乡亲们的帮助下,他和寡妇刘玉翠组成了一个虽有文化差异却能优缺互补的家庭,过起了略能温饱而不无苦涩的生活。这一知识分子溶入农村、在颠簸中生存、变形、心灵渐渐粗砺化的过程,被描写得充满了喜剧色彩和反讽意味,让人读来忍俊不禁又欲哭无泪。世局变异之后,经历了漫长的上诉平反的过程,杜秋月却开始了另一种磨难——这是他以欺骗手段使刘玉翠“被离婚”、被抛弃付出的代价。刘玉翠如影随形的纠缠,又泼又韧的非网“人肉搜寻”把他搞得颜面尽失,成了失业丧魂的废物,像中风后的“老姑父“一样,过起了虽生犹死的日子 。幸运的是刘玉翠没有抛弃他,而是一边养着这个废物,一边向人炫其余光,在“老姑父”迁坟时,还带他回无梁村作了一次祭拜感恩之旅。最有讽刺意味的,是杜秋月一心脱离无梁村的回城之旅,不但没能抛弃刘玉翠,反而开启了刘玉翠的进城经商之门。刘玉翠像后半生的虫嫂一样,在追踪杜秋月的过程中也搞起了商品经济,而且搞得更加有声有色。曾把杜秋月的书撕了当柴烧的刘玉翠,居然成了书商都不敢糊弄她的个体书店刘经理。这当然是拜了时代巨变之所赐。甩不掉的“农村”跟在刘玉翠的身后化入了城市。“历史喜欢作弄人,喜欢同人们开玩笑。本来要到这个房间,结果却走进了另一个房间”(列宁语)。最终与刘玉翠复婚的杜秋月就遇到了这样的“历史的讽刺”(恩格斯语)。因历史的偶然性播弄而落草成了山寨畸人的杜秋月,有时畸得可怜可爱,有时畸得可气可憎,最终畸畸得正,让“历史的讽刺”对他作了“无情的修正”(恩格斯语)。杜秋月和刘玉翠夫妇的命运变化,像一面凹凸镜,照出了历史的变形与进步。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人间真情【一百三十二】

下一篇郭进拴|人间真情【一百三十四】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