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称人教版)处于教育类出版社龙头的地位,担负着国家托付的为各级各类学校编修教材的重任,关系着天下千百万青少年的学习大事。多年来,其贡献和成就有目共睹,在业内享有盛名。也正由于“爱之深”吧,所以“责之也切”,当其所编修教材上的问题显露出来,就如白璧上的斑斑瑕疵一样,让人觉得特别刺眼,特别不舒服,因为这跟它的身份特别不相符嘛。作为一个人教版教材的使用者,笔者是有看法的,就像骨鲠在喉,不吐不为快。随便翻阅一下现行人教版的高中语文教材,就会感到问题实在太多、太明显、太严重,甚至于让人不敢相信这就是有着众多名流把关的国内最权威的教材,而且据说还反反复复修订了多次。
其一,课文释义方面存在着错误
如第三册第15页对选自《古诗十九首》的“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两句是这样解释的:“远远的牵牛星,灿烂的织女星。”显然,这个解释犯了个常识性错误,它仅从字面出发,而不知古诗文中有互文见义的说法。实际上“互文”是古诗文中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指的是一句或几句话前后的意思互相补充完整。中小学课文中这类例子可谓不胜枚举,例如:
1.“主人下马客在船”(白居易《琵琶行》)
2.“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
3.“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诸葛亮《出师表》)
4.“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
例1应理解为“主人和客人下马后一起来到船上”;例2应理解为“雾气和月光笼罩着寒冷的江水和沙滩”;例3应理解为“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西汉和东汉兴旺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西汉和东汉衰亡的原因”;例4应理解为:“将军和壮士们,经过多年数以百计的浴血奋战,有的牺牲了,有的凯旋了”。
以上例句如果仅从字面上理解其含义,显然不符合生活的逻辑,也无法自圆其说。例如:“烟笼寒水月笼沙”,如理解为“烟”和“月”在笼罩万物时有明确分工,则无疑是滑天下之大稽。那么,出现这种“互文”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其一,是诗词等韵文中由于句子字数的限制,或由于平仄、押韵的讲究,不得不对句意做浓缩工作,以收到行文简洁之效。其二,是古诗文中有时由于对偶的需要,把本该合说的话却有意分割开来,使人对事物的本质或特性了解得更加清楚。“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两句,只能理解为:“牵牛星和织女星,既遥远又灿烂”。
此外,第三册第7页在解释《离骚》首句“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时更加离谱。请看原注:“(我是)古帝高阳氏的后裔啊,我太祖叫伯庸。帝高阳,古帝王颛顼(zhuānxū)的帝号。苗裔,后代子孙。朕,我。皇考,太祖。皇,大、美。考,指亡父。”这个注释问题多多,译文和诠释不统一,自相矛盾。即译文把“考”理解为“太祖”,而最后的诠释性文字又把它训作“亡父”,让人莫名其妙,无所适从。只要查一下有关的《楚辞》资料就可知,“伯庸”是屈原父亲的名字,“考”的确应训作“亡父”,课文在解释下面的“皇览揆余初度兮”一句时,明明白白写道:“父亲观察我出生时的器度啊”,把“皇”理解为“父亲”,这是正确的,因为它照应了上文的“皇考”,做到了前后一致,文意贯通。可为何要把“朕皇考曰伯庸”理解为“我太祖叫伯庸”呢?“太祖”一词能乱用吗?
其次,内容严重缺漏
第三册第9页末尾,在介绍了前面的词类活用现象后,写道:“除了上面讲到的以外,词类活用还有其他一些情况。例如:”行文至此戛然而止,居然再也没有下文了,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查老版本教材,原来漏掉了这么多东西:
“1.动词用作名词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出产的东西,收入的东西)(《捕蛇者说》)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到的人)(《游褒禅山记》)(中从略———本文作者)
4.数词用作动词
六王毕,四海一(统一)(《阿房宫赋》)”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真正匪夷所思呀,校稿、审稿者的责任心何在?
其三,坚持错误,始终不改
第三册第109页在介绍文言常用句式时,为证明“用动词‘为’‘是’表示判断”,举了个例句:“臣是凡人,偏在远郡……”。查《赤壁之战》可知,“臣”应是“巨”字之误,“巨”指吴巨(时任苍梧太守)。这个错误不知从何时起就存在了,没有想到在最新版本的教材中依然如故。
第三册上的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大概算得上是传统名篇了,在表情达意上确有独到之处,但有几处硬伤不可原谅。如:“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将近”即是不足;“余”,即超过了。很明显,此句在数量表达上是自相矛盾的。再如“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这是在对事物性质下断语时存在着自相矛盾,因为既然是“颂赞秋的文字”就谈不上“很浓厚的颓废色彩”,而且在“中国的诗文里”,应是“悲秋”的文字“特别的多”,也只有悲秋之作才有所谓的“颓废色彩”。有刘禹锡《秋词》为证:“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像这种“颂赞秋的文字”怎会跟“颓废”二字沾边呢?是不是就因为郁达夫是现代著名作家,就不敢对他的文章妄动一字,哪怕是做点适当的技术性处理呢?
其四,叠床架屋,重复罗嗦
一个“庐墓”(又称“庐冢”),不知什么原因引起了编修教材者的“高度重视”,就在第三册的第60页注①中刚刚解释完,又在第86页注⑦再次予以不厌其烦的解释,其必要性、重要性究竟体现在哪里呢?实际上,仅是因为《泪珠与珍珠》一文是新增之内容,而《游褒禅山记》是老教材,从而使注解出现了“撞车”现象,如此而已。
其五,注音方面也存在着问题
在第四册上有两处注音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一是节选自王实甫《西厢记》中的《长亭送别》,上有一句“马儿??的行”的唱词,课文给“?”注音为tún,可是翻遍《辞源》、《辞海》、《古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等权威工具书,你会惊奇地发现“?”字均只有一个读音:zhūn,并无课文所注的tún音。真让人大惑不解,难道课文的编纂者果真另有所本吗?抑或是由于粗心之故,见“?”字中有个“屯”字而以为这是个一般的形声字,便想当然地注为tún音呢?不得而知。二是节选自汤显祖《牡丹亭》的《闺塾》中的,课文给“君子好逑”(语本《诗经.雎鸠》)一句的解释是“是小伙子的好配偶”,却给“好”字注为hào音。很明显,此处的释义和注音是自相矛盾的。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编修教材是项极其严肃认真的工作,绝非雕虫小技,理应深思慎取,一丝不苟,断断不可马虎从事。
附注:第三册:指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三册(2004年6月第1版)第四册:指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语文》第四册(2001年10月第2版,2003年11月第3次印刷)
下一篇王定授为语文教材挑错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