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科举制度产生于隋,形成于唐,完备于宋、明,至清末〔1905年〕被废除,在中国沿用了1300余年,在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唐朝于进士科外,增设明经、秀才、明法、明算、明书等非常设科目,其中惟明经、进士科为士人所趋。武则天时设武举。宋初因袭唐制,后考试科目、内容和方法发生多次变化。宋太祖时确定殿试之举,科举考试遂定为三级,殿试及第者即行授官;英宗时定为每三年一试,为后世相袭。宋代扩大了及第名额,提高及第待遇,并建立糊名、誊录制度,严格考试规定。元朝规定以"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出题,用朱熹《四书章名集注》作答。自此,朱程理学占据了科举考试内容。明清两朝仅开进士一科,考试采用八股文体,分作童试、乡试、会试、殿试诸级。
科举制度的最初确立和九品中正制相比,有了一定的客观标准,并使一些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有了入仕的机会,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但随着封建统治的没落,科举制度的敝病也愈加明显。由于考试内容局限于儒家经义的范围,考试的方法注重死记硬背,日益流于形式,其结果是束缚了学术思想的发展,败坏了学风和士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发表上谕:从丙午〔1906年〕起,所有岁科考试、乡试、会试一律停止。至此,在中国封建社会实行了1300年之久的科举考试制度正式废除。 二、科举制对社会的影响 科举制是一种重要的文教制度,它通过选士的途径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重要影响。这些影响是十分深刻的,其中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既有直接的影响,也有间接的影响。了解科举制的社会影响,这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改革,起着一定的借鉴作用。 科举制度能在封建社会沿用多年,确有其可取之外 。第一,科举制比奴隶社会官职世袭的"世卿世禄"制,汉代的"任子"制度和后代作为科举制补充的"荫子"制,汉代偶而行之的"举孝廉"之类不经检测的选人制度是一大进步;第二,按封建统治阶级的要求,德智体全面考核检测。有严格的政治条件的审查::如唐宪宗时规定"迹涉流狂、兼亏礼教……不得中选 ",宋代规定"不许有不孝不悌、隐匿工商异类、僧道归俗之徒"。文化考试要经过层层选拔、淘汰,极为严格。历代对考生健康也有要求,如唐代考中后,要由史部组织再"试身",即考察外貌和健康状况;宋代规定"其有残疾、笃疾并不得予解",元代规定"患废疾"者不得应试;第三,按封建官史的要求,设置考试科目和评价标准。政治理论是最主要的考试科目。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家学说是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统治工具,历代都作为必修课、必考科目。文化素养特别是写作的能力是必考科目,同时也注意考查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知识分子关心重大的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第四,各级政府重视,皇帝亲自过问,并采取许多防止舞弊的措施。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伏而泰赞叹说:"人类思想,肯定想象不出比这样做的政府更好的政府,在这个政府里,重要的衙门彼此统属,任何事情都在那里决定,而其成员,都是先经过几场严格的考试的",西方称为"先进的人才选拔制度"。 当然,封建科举制度由于对人们用儒家思想禁锢、阻碍了科技发展,封建王朝的腐败,导致科举制弊端丛生,终因不能顺应历史的发展而被废除。 在"公荐"这一旧制中,假设荐主确是出于公心,以推荐人才为已任,唯才是举,不循私情,以补考试之不足,本是一件好事,宋朝皇帝之所以迫不及待地罢公荐,取缔座主与门生关系,其实质正如收军权、政权、财权一样,不过是为了将选人用人之权力一并收回到皇帝手中,不使臣下有染指余地而已。在现代高考制度中,实行的大学生"保送"制度,其原因之一也是为了选择德才兼备的优秀学生,同时利于中学端正办学指导思想,让学生全面发展。 宋初对科举制的改革,最终取消了门第限制,逐步扩大了取士范围。科举应试范围的扩大,直接鼓励了世人读书的热望,再加上统治者的提倡和带动,读书遂成为当时的社会风气之一。社会上具有文化知识的人大量增加,范围已不限于地主阶级,城镇一部分商人和少数富裕农民也有了一定的文化。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入仕,入仕的途径,主要靠科举,科举制遂成为读书和做官之间的中介,它极大地调动了不同阶级不同阶层出身的知识分子的读书热情和应试勇气,从而也促进了当时教育的空前发展,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同时也带动了与此相关的印刷业的发展。科举制对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重视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在实现四个现代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在现化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因此,一定要在全党和全社会造成一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气。 科举考试后对及第者的优待和荣誉,是打动千百万知识分子乃至全社会人们的一个重要因素。科举制已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文化心理,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科举成为最吸引人的事业,读书成了最有意义和价值的活动科举及第与否成为人生极喜极悲的重大因素。"久旱逢甘雨,他乡见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挂名时"成为当时世人对科举制的一种普遍心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成为许多知识分子形象的写照。由于封建统治阶级的提倡和鼓吹,逐渐形成了世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社会心态,也成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推行"读书做官论"的滥觞。 三、现代高考制度及其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上基本是照搬苏联的教育管理模式,在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上借鉴了中国传统的科举制度,从1951年开始,实行全国普通高等院校的统一招生考试来选拔培养人才。而现在世界各国选拔新的培养人才基本上全部都采用这一方法。高考制度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废除了十年,从而导致我们国家严重的人才断档。邓小平同志在1997年曾经提出:"要经过严格考试,把最优秀的人集中在重点中学和大学。"在当年的科学和教育工作会上,邓小平同志明确表示:"今年就要下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不要再搞群众推荐。从高中直接招生,我看是早出人才、早出成果的一个好办法。"10月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通过了招生工作文件。国务院批转了经邓小平同志修改的教育部关于高校招生的两个文件,宣布当年立即恢复高考。实行高考制度 来选拔人才,除对教育带来积极影响外,对我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重大影响。 高考制度的恢复,彻底根除了文化大革命在广大青少年中形成的"读书无用"的后遗症,因为十几年来他们目睹了自己的父辈和老教授们因为多读了书,被指为"臭老九"挨批的情景,因为他们深信"知识越多越反动"的教诲。文化大革命造就了一片文化沙漠。高考制度的恢复,才重新确立了读书和读书人的地位。 高考制度的恢复,重新确立了选拔人才的公平竞争原则,调动了亿万青少年学习知识的积极性,整个教育界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从而促进了中等教育的发展。 高考制度的恢复,为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急需人才。1977年全国高考招收新生20万,而到2000年,全国全日制高校年招生数已达到180万人,20多年,已毕业几千万学生。很多毕业生目前已成为我国各条战线上的精英,为国家建设作出了显著贡献。 高考制度的重新确立,有利于客观公正选拔人才。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情况下,大学生数量和质量之间的矛盾是人们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之一,就是改进招生录取制度,这是保证学生质量的第一关。科学的、合理的招生制度能够从大量的候选人中选拔到合格的优秀人才,因此它是保证高级专业人才质量的前提条件。目前实行的高考制度,对于公正、客观地选拔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通过全国统一考试选拔人才,虽然是仅通过书面成绩来确定,有一些弊端,但由于高考组织的严密、客观、公正,标准易于掌握,因此它在国人心目中的信誉很高,没有真才实学者是难以跨进大学校园,所以它有利于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气保。进而促进科学技术及文化的发展。 一分为二地分析现行的高考制度,特别是目前教育及社会反映出来的诸多问题,不得不对现行考试制度进行反思。 采用全国高等 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制度,由一次考试定终身。现有的高考方法,在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科目中,很难全面反映出学生的素质状况。但往往一次考试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学习质量,尤其是不能反映学生能力的高低,有可能使真正优秀的学生落榜。 对新生质量高低如何理解,知识质量是否就是唯一的,对一个大学生来说是否还应该有其它方面的质量,如专业思想、实验经验、动手能力等等,这些内容如何反映到招生制度中?这都是目前高考制度 无法解决的问题。 片面求升学率。现行的高考制度只进行文化考试,而且仅是文化学习中的一部分内容,因此很难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由于受传统观念和现实用人制度的影响,陈旧落后的人才观念依然束缚着人们的头脑。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始终认为,只有考分才能体现学生的素质,才能反映学校的教育质量,甚至有人认为考分是最好的素质体现,把升学率作为衡量一所学校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通过读书让孩子"跳农门"是农民的唯一心愿,农村干部、群众,千道理、万道理,升学才是硬道理。学校管理者认为,升学率低了,不但影响学校的声誉,而且直接关系到全校教职工的切身利益,上述种原因,迫使学校努力提高升学率。而为了追求升学率,学校不严格按照国家教学计划开设课程,高考考什么科目,学校就开什么课程,使学生的文化科学知识畸形展;为了追求升学率,学校加班加点,实施"填鸭式"教学,课堂教学大容量、满堂灌,课后搞题海战术,使绝大多数学生严重超负荷,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 由于"选拔"总是与"淘汰"联系在一起,所以在这种"选拔--淘汰"的模式下,考试由促进学生发展的"帮手"变为悬在学生头上的"利剑"。每一次考试按分数高低的排序,都犹如一次筛选,若数次达不到某一期望的目标,便意味着被这个目标高度所淘汰。再加上教师"攀分"、家长""比分恢氛围的影响,学生对"分数"丝毫不敢怠慢。分数由形式变成内容,由手段变成目的,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强制性力量,使学生违背自己的学习愿望,强迫自己投身"题海",造成课业负担过重。用"分数"这一把统一的尺子衡量正处于发展中的学生,就造成了严重的好、中、差学生分化的现象,给学生心理的发展蒙上了一层沉重的阴影。低分数,所反映的直接后果不是单纯的知识学习的失败,而是学习自信心的丧失,学习热情与内驱力的失却,以及学习主动性、创造性遭到扼杀。由于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和正确的與论导向,学校教育采用应试教育的方式,忽视学生的个性和个性发展,忽视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常用应试这个模具去框,用高分这把尺子去量,加重学生学业的负担,造成一些社会问题。由于分数问题产生的教师体罚学生、学生厌学甚至轻生、学生杀害父母等现象已经不少见。 高考只重视书本知识的考查,忽视实践能力的应用,因此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差,许多学生高分低能,长此下去,--学生的创新精神被扼杀,创造能力被削弱,结果是国家的创新水平下降,科学技术落后,最终导致综合国力的减弱,国家的繁荣富强只能是一句空话。 四、大学招生制度的改革 重视学生在中学阶段的学习成绩。仍然实行统一高考,但为了避免偶然性和片面性,可既根据高考的成绩,又参考中学的学习成绩来录取新生。对中学学习期间学习总平分数以及毕业考试中成绩优秀的学生可以减少考试科目门数、优行录取。 重视学生的能力 。过去高等学校录取新生主要看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现在则普遍认为,学生的能力 ,如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判断推理能力等等,对学生在高等学校的学习十分重要。许多国家已经把对学生能力的测验列为中学毕业考试或高考的内容。我们国家现在招收"保送生"要进行综合能力测试,就是在这方面的有益尝试。 重视培养有生产经验的人。要打破传统教育中把高等教育视为一定年龄层的教育的看法,把教育与劳动世界紧密结合起来,既是我国教育方针的要求,这种思想也正在日益为人们所接受。中学生毕业就业一段时间,然后再接受高等教育,有其优越性。目前从在职人员中招收新生以及放宽人学年龄就是一种积极的探索。 改进考试制度,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考试是检查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方法,如同检验产品质量是保证工厂生产水平的必要制度一样。我们现在已欣喜地看到,针对高考中的一些弊端,目前正在进行高考制度的改革实践,如在部分省市进行的"3+X",既有全国的统一要求,又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选择考试科目和考试方式,今后,高考的考试权将由各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决定。 从1984年开始,直接从应届高中毕业生中选择优秀学生进入高校学习的"保送生"是对现行高考制度不足的补充,每年招收保送生20000人左右,对于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现行的高考办法,在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科目中,很难全面地反映出学生的素质状况,更何况一些素质也无法在考试中体现出来。现在我们强调素质教育,鼓励学生全面发展,转换学习方式,但相当部分优秀学生为了避免在高考竞争中失败,不得已会出现考什么就学什么的现象,在应试中浪费了大好光阴。保送生制度其本义就是要解脱一批优秀学生,鼓励广大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和长期积累。事实证明,这一制度的实施,也为高校输送了一批拔尖人才的苗子。由于近几年有些地方在推荐保送生时弄虚作假,败坏了招生的形象,所以2001年对招收保送生提出了严格要求,并且招生人数减少为5000人。但不管怎样,招收保送生是招生制度一项有益的改革,需要不断的总结和完善。 高考考试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一次检验,更重要的是通过考试为国家选拔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的地件大事。 高考作为现行的选择人才的制度,备受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十分迫切;老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良好愿望非常强烈;目前,中学学校办学质量的高低,没有科学的检测评价办法,因此学校只有凭借高考升学率来显示自己的办学水平,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从而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可观的经济效益。 |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