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投石击破水底天

作者:[标签:作者]     来源:[标签:出处]     时间:2010-07-07
10487
?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师生互动”在课堂教学中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实施师生互动的关键是一定要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坚持“让学生跳一跳够得到”的原则,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通过自身的心理、情感体验和实践参与,努力使课堂动起来,活起来。
一、精设导言,使学生上课伊始就动起来
如在教学《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时,我在黑板上画了一条波浪曲线,问学生:看到这条曲线,你联想到什么?学生马上活跃起来,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藉此我说:“这一条普通的曲线,在我们思维的海洋里,激起了七彩的浪花,得到这么多答案。同样,在生活中,很多事物的正确答案也不止一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篇课文。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看看能从中悟出些什么。”这一导入让学生的思维起航,使学生的思维处于跃跃欲试的兴奋状态,大大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为上好一堂课奠定了良好的基调。
二、引导质疑,使学生主动探究发问
美国布鲁巴克说过:“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出问题。”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就应该努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科学地引导学生提问,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和探索者。
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发问呢?
1.营造氛围,让学生敢于发问。教师要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平等、对话的课堂环境。唯其如此,才能使学生放心大胆地提出问题。教师对学生的提问还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赏,因为“每一个生命都渴望被欣赏“。让学生在被欣赏的愉悦中产生“我提出问题要一次比一次好”的心理要求,是让学生敢于提问的成功手段。
2.留出时间,保证学生有机会发问。授新课前,要求学生先自学课文,提出不清楚的问题;学习新知时鼓励学生随时提问;教学内容结束,留一段时间让学生提问;下课后,鼓励学生追着教师或到办公室提问。这样,从课前、课中、课后的最大时间维度上,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提问的机会,并及时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好问”习惯和探究精神。
3.拓展渠道,让学生善于发问。学生还未养成提问的习惯时,可以比赛的形式让学生提问--在小组内,看谁提的问题又好又能难住对方。这样一来,学生发问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但有些学生不会提问或提出的问题很偏。针对这种情况,我及时教给学生发问的方法,如针对题目发问,针对中心句(或者重点语句)发问,针对看似互相矛盾的句段发问,针对文章的立意和写法发问等。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等学生初步掌握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后,再“抓典型、树榜样”,通过开展评选“最佳问题”和“最佳提问人”等活动,在学生中形成良好风气,使学生由不会提问逐步转向善于提问。
三、重视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解决问题
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学生有更多的动脑思考、动手操作、讨论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以解决问题。
1.做一做。近代教育家陶行知非常推崇“教、学、做合一”,他说:“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教学中我努力实践这种做法。如在学习《大自然的文字》时,学生们带来了自己搜集到的费县的燕子石、郯城地震带的石块,还有刚刚盛开的桃花等,并针对这些大自然的现象谈了自己的看法,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演一演。如在学习《一个都不能少》这一篇幅很长的自读课文时,我组织同学们充分阅读课文,然后分组准备,合作表演课本剧。表演时,小演员有声有色,声泪俱下,入情入境,从而既理解了课文内容,又培养了想象与创造能力。
3.画一画。教读朱自清的《背影》时,由于“时代的差距”和“生活体验的差距”,学生对父亲买橘子这一“平常”行动的艰难及其“背影”中所包含的真情很难体会,对“我”的流泪也很难“感动”。如何使学生真正感受到“父亲”的深情、“儿子”的真情?在教读“望父买橘”这一段时,除了作好情感铺垫之外,我让学生画出父亲去买橘子的来回“线路图”,并找出这“短短的路途上”,父亲走去走回要遇到多少“障碍”。这样一“画”一“找”,多数学生较深刻地体会到了父亲的爱子深情,也理解了“我”这个“聪明”儿子为什么此刻感动
得流泪,以致终生不忘,同
时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大
师”的文章选材构思之精
巧。
4.辩一辩。运用新课改
理念再教《隆中对》时,到了
“课外拓展”这一环节,为了
开发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
创新思维以及知识的运用能
力,我抛出了一个挑战性的
问题:“诸葛亮被称为智慧的
象征,聪明的化身,你们怎么
认为?”没想到,快嘴张达脱
口便说:“他是最大的蠢才。”
(全班哄堂大笑)“为什么
呢?”“躲在深山老林里等待
别人来发掘,不蠢吗?”按照
今天的观点,不能不说他的
话有些道理。原以为大家会
赞同他的观点,没想到“历史小博士”房祥新“腾”地站起来反对:“诸葛亮受儒家思想的熏陶,本就不求闻达于诸侯,追求独善其身当然正常。”顿时,教室里唇枪舌剑,精彩叠出……
5.写一写。我不仅在阅读过程中采用多种渠道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而且注重课外延伸拓展。如学了《我的叔叔于勒》和《范进中举》后,让学生写续篇、姊妹篇或者感想。不少学生的作文都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写得非常精彩。
实践证明,做、演、画、辩、写,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地看、想、说、做的条件和自主探索的机会。
“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或接纳知识与技能,而是要从人心灵深处唤起个体创造力的觉醒。教师只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积极为学生创设条件,努力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就能起到“投石击破水底天”的效果,就能真正让学生插上翅膀腾飞。
(作者单位:山东临沂市第三中学)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标签:作者],来源:[标签:出处],来源地址:)

上一篇阅读写作联姻,催生智慧篇章

下一篇语文教学方法之我见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