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要关注身边的课程资源

作者:[标签:作者]     来源:[标签:出处]     时间:2010-07-07
9812

新课改提出:当务之急,一个重要的课题是强化课程资源意识,提高对于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更好地实现课改目标。鉴于语文学科的基础性,我认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下面从四个角度谈谈可以在教学中利用的课程资源。
一、人
1.教师
教师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无论正面、侧面还是反面,教师的为人、言谈、举止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就连教师本人的成长经历、生活琐事、家庭、朋友,都可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如在上《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一课时,提到人的创造性和想象力,我举了自己4岁女儿的例子。学生听讲比平时要认真多了,并且课堂气氛也很活跃。我们学校在上学期的假日活动中,初二文学创作课实行了教师轮流上课,利用资源优势,使教师发挥各自特长,取长补短;同时,还使学生有新鲜感、新奇感,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这样做的目的之一就是充分挖掘学校自身的教师资源,让学生感受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体味不同教师的人格魅力。
2.学生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体,他们都是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我们应该关注每一位学生。我们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既要面向学生的成长经历、情感体验、兴趣爱好、智力差异,和自然环境、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等,也要面向学生的社会生活实践,反映社会、科技的发展水平,把学生从课堂领入社会生活的实践之中,拓展课程资源,还要面向学生可能的生活世界,打开学生视野,穿越时空隧道,把过去、现在、未来人类的全部精神财富浓缩在一起。我们可以开展许多活动,如每堂课拿出几分钟让学生“乱说”,或根据学生的兴趣展开各种竞赛活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3.家长及其他社会成员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渐渐地不再只是一座“象牙塔”,而是与家庭、社会有着紧密关系的特殊“社区”。学生的家庭成员,以及他所接触的一些社会成员,对学生也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他们也可以成为我们课堂上的一种教学资源。这样一来,就能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了。
二、事
事,包括古今中外之事,国际国内大事,校内校外之事,师生之事,日常生活小事。如学校的运动会、歌咏比赛、手抄报比赛、板报评比、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秋游等都是课程资源,都可以进行开发利用。课堂小天地,生活大课堂,课堂要与课外信息资源沟通,与课外社会现实现象沟通,从而走进农村,走进城市,走进大自然。教师应该把这些事的背后的知识讲述给学生,这又是活生生的课程资源。所以,我们提倡学生要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向生活。
三、物
1.教室和学校
校园文化建设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境。文明用语、名人名言、师生书画、警示语言等,都可给我们以教育、启迪、引导、暗示、帮助。教室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教师应组织学生发现、寻找、搜集和利用各种学习资源,组织学生营造教室中积极的心理氛围。比如在教室里放一些课外读物、各种新闻报刊供学生们阅读。除了学校统一要求布置的外,师生还可根据教学内容、活动要求、兴趣爱好等灵活布置教室。这些都能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材
教材是学生获得知识的直接来源。教科书、自读课本、教学挂图,课外读本、工具书,其设计、编排、封面封底、插图、内容无不会成为我们的课程资源。我们还可以利用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以及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
3.信息技术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我们必须在短时间里掌握大量的信息,这样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抢得先机,赢得时间,获得成功。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学习和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
4.其他学科
每一门学科都不是独立的,社会、科学、思想品德等学科知识都可作为语文的学习资源进行开发。这些知识的学习,也是为学生积累语文知识,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只有学会了做人,拥有知识才能造福人类,否则,知识越多可能造成的危害更大。
四、情
人间至爱是真情。亲情,友情,爱情;手足情,骨肉情,同学情,同志情,老乡情;相见之情,离别之情;喜悦之情,悲伤之情;悔恨之情,感动之情……情满天下,情满人间。我们要充分挖掘,充分体味,充分感受,充分描绘这人间真情。我们相信,教师的真情投入,必定会得到学生的真情回报。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我们要树立大语文观念,充分挖掘身边的语文课程资源,因地制宜,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只要我们擦亮双眼,仔细观察,语文课程资源可谓俯拾皆是。
(作者单位:浙江奉化市莼湖镇初级中学)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标签:作者],来源:[标签:出处],来源地址:)

上一篇语文教学方法之我见

下一篇描写的奥妙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