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让教学研究成为一种幸福的生活体验

作者:[标签:作者]     来源:[标签:出处]     时间:2010-07-07
10672

王晓红老师从教21年,始终坚持着教学和科研并举、学识和能力并重,一直在教学第一线实践着自己的教育理想。她是一位有教育思想,懂教学艺术的专家型教师。她的教育名言是:把人当人,让人像人。她认为:“把人当人”是教学的出发点,教师所面对的学生是与自己一样有生命质量的人,而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带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和能力,还有对生活的感悟、对幸福的追求。因此,她尊重每一篇课文,尊重每一位学生,她严格要求自己既要做好“经师”又要做好“人师”;“让人像人”是教学的归宿,她认为教师的工作是在呼唤人性的回归,是在陶冶人的情操,好教师应该通过自己的教学,让世界上增加许多颗“真诚、美好、善良的心灵”,教学的成功在于课内课外的人文环境的营造,在于教学对象之间人文关怀的形成,还在于教学者与教学对象的共同成长。由于她一直把自己的教学科研工作当作一种幸福的生活体验,乐此不疲地努力工作,终于使自己成为一名师生爱戴、同行尊敬的专家型优秀教师。
  (一)春风化雨勤育人
  从教21年以来,她凭着对教育工作的满腔热情和对学生的一颗爱心,全身心地投入到本职工作中去,工作中任劳任怨、勇挑重担,在嘉兴一中的18年中,她任教两个班语文,还担任班主任或年级组工作,指导全校的文学社活动。爱岗敬业奉献的品行使她在全市赢得了一定声誉,而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又使她成为一名深受学生爱戴、家长好评的班主任。她曾多次作为优秀教师代表应邀到全市各中小学校作先进事迹报告,各种新闻媒体(嘉兴日报、嘉兴广播电台、嘉兴电视台、浙江教育台等)都曾经报道过她的事迹,在市内和省内同行中都有较高的知名度。
 她是一位有创新精神和个性特点的班主任,在她10年班主任工作中始终奉行教书育人,发展学生完备人格的宗旨,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并且不断学习教育理论,指导工作实践,探索出自己的带班方式(风格):①坚持“全面关心学生成长”的教育思想。②坚持“尊重、理解、宽容、严格但不严厉的和风细雨式”的教育方式。③坚持“行之有效”的教育管理制度。学生戏称她为“不会板脸的班主任”,认为“在她的微笑面前不好意思犯错”。
  她还探索出一种新的学生思想工作模式——“三年一系统分段式思想教育”,以传统道德,传统文化为突破口,结合学校的思想工作实际,根据不同年段学生的思想实际,高一开展“礼”(规范)的教育,高二开展“信”(责任感)的教育,高三开展“仁”(爱心)的教育。通过循序渐进的教育,体现了思想教育的梯度、并配以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班团活动,制定了各项严格的班级管理制度。她所带班的学生表现出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浓厚的学习氛围,因而每年都被学校评为“文明班级”,89届5班在92年被评为“市属级岗位学雷锋先进集体”,92届5班在95年被评为“市属级优秀基层团支部”。
  (二)三尺讲台深钻研
  王晓红老师的课堂教学是十分出色的。她具有一个语文教师应有的良好素质:扎实的专业功底,丰富的知识背景,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加上漂亮的音色和普通话。多年来,力求课堂教学的艺术效果,特别强调“情味”(文章情、师生情的融合),注意调动学生的情绪,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先后尝试和实践了“点面式”教学和“情景”教学;运用美学和心理学原理,对课堂教学进行艺术设计,形成了“以情启智、以美引真”的语文教学模式。她的“课堂教学优化设计”包括了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如:“导言”、“标题”、“课堂节奏”(起、承、转、合)、“朗读配置”、“提问”、“板书”、“迁移练习”的设计等等,这些设计都力求艺术化,并围绕设定的情感基调进行整体的布局。93年在嘉善二中执教的《故都的秋》时,对“秋意”进行引发设计,获嘉兴市首届优质课比赛一等奖;95年运用画面设计在平湖中学执教的《最先与最后》获嘉兴市第二届优质课比赛一等奖,并在浙江省教学录像比赛中获奖;96年运用“比较”思维的方式设计执教的《荷花淀》在浙江省课堂教学比赛中获二等奖;98年引入古代送别诗设计的《雨霖铃》一课,获嘉兴市首届“高标准、高质量”比赛一等奖;98年12月在桐乡一中运用音乐设计执教的《荷塘月色》,作为省观摩示范课,获得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她以新颖的课型设计构筑了阅读教学的新策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她设计的“朗读课型、品读课型、探读课型、研读课型、猜读课型”等丰富了阅读教学的课型模式,她的语文课堂教学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工作以来,先后开过100多次公开教学,省内外的听课教师三千多人,同行及专家评价她的课堂教学:教学方法灵活,教材处理独特,学生思维活跃,课堂上有一种美的情感流动;学生们也说:听王老师的课是一种美的享受。
  王晓红老师以“大语文”的观念注意语文学习从课内向课外延伸,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她创办了《五彩螺》文学社,围绕课堂教学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如:出版社刊,辩论赛,小论文答辩,课本剧排练演出等,进行“古文化寻源”的“采风”活动,在活动中学生的听、 说、读、写能力得到极大提高。 学生在《五彩螺》和公开报刊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有300多篇。《中文自修》97年第4期专门介绍“五彩螺”文学社。“五彩螺”文学社成了在省内外小有名气的社团。
  (三)课堂改革出成效
  立足于课堂教学的改革,以课内带课外,不断进行课型设计的研究和教学模式的探索是王晓红老师教学科研的突破口。
  1996年起,她着手进行“课堂教学的优化设计”的课题研究和实践,她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的艺术处理,课堂教学流程的艺术安排,课内活动与课外活动的艺术联系等方面,提出了“课堂教学的优化设计”的理论依据、实施途径及其与提高效率的关系。研究成果在《语文教学与研究》、《语文学习》、《教学月刊》等杂志上发表,相关课题被评为浙江省名师工程立项课题“优秀课题”。
?年起,她参加了“浙江省跨世纪骨干教师中学语文课题组”,着手进行教学模式的研究。她应用美学与心理学的原理,注重师生的情感交流,实行教学民主化,实践开放式”课堂教学,经过几年的研究实践,她又研究出了“以情启智 以美引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情商”得到了更充分的发挥。其课堂教学程序可概括为:情感导入披情入文(美的引发)、激情引智感悟真情(美的探索)、引发真知迁移创造(美的升华)。以此教学模式结构设计的《荷花淀》、《荷塘月色》、《蒲公英》、《雨霖铃》等课,在市优质课,“高质量,高效率”课堂教学比赛中三次获一等奖,在省课堂教学比赛中获二等奖,其中《荷塘月色》一课1998年12月作为浙江省中青年教师优秀示范课在桐乡一中观摩示范,获得一致好评。2000年《现代中小学教育》杂志在第一期上介绍了她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2000年10月至12月,王老师去上海参加“全国语文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受到了于漪、钱梦龙、陈钟梁等名师的指点,已立项的省级课题《语文阅读教学课型设计研究》,经过专家的论证,已在全区内进行实践,她设计的“朗读课型、品读课型、探读课型、研读课型、猜读课型”等还设计了课型的“常式”和“变式”等,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以新颖的课型设计构筑了阅读教学的新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上海的《语文学习》杂志2002年第二期,专门开辟一个专栏介绍她的课型设计研究成果。
  (四)教研工作创特色
  2001年1月由于工作需要,王晓红老师调秀城区组建秀城区教研室,担任主任及中学语文教研员工作,在教研室起步阶段做了大量工作,确保区内各中小学的教科研工作全面顺利地开展。
为了快速提高全区中小学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王晓红老师在秀城区教研室突出以课题带动教研的工作重点,创出特色教研。目前,全室共同研究的省级课题——“中小学课型设计研究”,各学科都成立了子课题组,语文学科的课题是“语文阅读教学课型设计研究”是省级“名师工程”立项课题,现已结题,并被评为省级优秀课题,有多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各种阅读课型的设计与实践,给秀城区中小学的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推动了全区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为了克服教研工作感性化和经验型的毛病,发挥自身的教研优势,王老师到教研室工作以后,提倡“下水教研”,并亲自到秀城区各中学进行公开教学,带着课题,带着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教学科研活动,用一种新的理念指导教学,解决了教学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使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更紧密地结合起来。下水教研不仅得到了市、区教育局、市教研室、市教科所领导的一致好评,更得到了广大教师的欢迎。
作为秀城区教研室主任兼语文教研员,王老师十分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秀城区的师资队伍差异性很大,老城区学校集中了许多优秀的骨干教师,而乡镇中小学中教师水平相对弱一些,为此,她每年组织开展“送教下乡”、骨干教师培训、学科评优活动等,采取了多层次培养教师的策略,加强了教师队伍的梯队建设
  三年来,王老师作过六十多次专题报告,听讲的老师超过八千人,具体报告内容有:“青年教师如何成长”“语文教学的宽度与密度”“试论‘人本论’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转变教育观念,提升幼教层次”“新课程下的语文阅读教研”“教师如何迎接新课程的挑战”“新课程下语文阅读教学如何创新”“走进新课程与孩子同行”“如何说课、写说课稿”“新课程下教师教学心理与行为的转变”等等。为了倡导“科学、人文、创造、特色”的教育教学,指导秀城区教师的教育教学科研工作,交流区内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展示教科研成果,王老师还创办了《秀城教育科研》杂志,每年期,给秀城区广大教师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和具体的指导。
?年9月,秀城区进入了省级课改实验区,王老师以高度的科研远见使秀城区提前进入了通识培训,早在2002年9月,就把各学科的《新课程标准》放到老师手中,并组织各种形式的提前培训,对中青年教师进行了新课标的考试。在通识培训阶段,她亲自下到中小学,进行全员培训作新课程报告三十多场,还外请专家进行指导,为各学校准备了丰富的学习材料。组织教导主任、校长两次到国家级课改实验区进行参观考察,还编写通识培训的学习材料。在学科培训中,她带领各学科教研员成立学科中心组,亲自上新教材的示范课,还创新了各种培训模式(交互式、沙龙式等),她还带领教研员深入课堂听课、调研,每年要听二百多节课,她与教研员们一起研究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研究成果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我与周围的世界》系列。为了指导好新课程的实施工作,她组织教研员编写了《新课程家长读本》、《新课程教师读本》等,并在家长学校中为家长作新课程讲座。她在课改中的突出成绩还在于有针对性地研究课改中的实际问题,她组织各学科教研员研究制定了中小学各学科学生学业评价方案,为课改实践的教师提供了学生学业过程性评价方案。她带领秀城区中学各学科教研员,认真研究新课程评价理念,对实验区的试卷进行分析研讨,承担了嘉兴市年级期末学科考试试卷的出卷任务,经过反复研讨,终于出色地完成任务,这套新课程实践后的第一份试卷得到了教师、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还得到市教育局领导的高度评价,浙江教育信息报也报道了试卷的优点。使秀城区的课改工作深入扎实地开展。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昨天,王晓红老师是一位在讲台上循循善诱、知识渊博的好老师,让诸多学子如沐春风;今天,她是一名出类拔萃、德才兼备的教研员,让更多教师成长发展;明天,她将怀着对人对事对工作的真诚和善意,一如既往地实践着她更远大的教育理想!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标签:作者],来源:[标签:出处],来源地址:)

上一篇语文教学应重视听说训练

下一篇“吃透”教材:语文教师必修的基本功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