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规定了给予学生的各种知识,但却没有规定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一样东西,这就是:幸福。我们的教育信念应该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经自己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可见,教育的使命是培养人格完善、身心愉悦、个性充盈、幸福和谐的“人”。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营造语文课堂教学的“幸福场”,对语文学习是大有裨益的。
一、以“愉悦”为基调,创设和谐的氛围
创设“愉悦、和谐”的教学气氛,这是营造语文课堂教学“幸福场”的前提和基础。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就曾这么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
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孔子游春,携弟子数人至泗水河边,围而畅谈水之德性,水之志向,水之情意。言毕,在颜回的古琴声中载歌载舞,兴尽而归。圣人果然圣明,将枯燥乏味的道德说教融入游春活动,于不经意间营造了师生围聚同乐的氛围,弟子们在如此温馨动人的情境中,身心得到了浸润、涤荡……大师的经典之举为我们提供了榜样,教师要尽可能缩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努力创设民主、平等、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身心放松”,轻松自如地进入学习状态,主动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愉快地、创造性地学习。
二、以“赏识”为契机,体验成功的快乐
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赏识是一个人生命中的阳光。教师应从关注学生终生幸福的角度出发,以赏识的眼光发现学生的每一处“闪光点”,欣赏他们的价值,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充分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增强学习的兴趣。
在一次教学观摩课上,我叫了一位学生发言,这位学生胆怯地站起来,结结巴巴、慢慢吞吞地回答了问题,学生、听课老师都对这种慢语速表现出不耐烦,可我却微笑着说了这么一句话:“这位同学的回答,娓娓道来,让我们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听懂了这个道理,我们用掌声予以鼓励。”这位学生流露出自信、满意的微笑。
我想,正是我的赏识、宽容,给孩子带来了快乐与幸福,它将永远铭刻在这位孩子心中,成为她前进的力量!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赏识是营造语文课堂教学的“幸福场”,是提升孩子幸福指数的一剂良药。
三、以“互动”为形式,搭建幸福的平台
教学过程不是单纯意义的认知过程,而是师生不断领悟世界的意义和人本身存在的意义的过程。教师应把课堂还给学生,致力于搭建教与学、师与生、生与生的多元互动平台,让学生在互动中享受快乐,在快乐中感受幸福,在幸福中慢慢成长,变苦学为乐学。
在教学《春酒》时,我先激趣导入:同学们,今天请大家打开记忆的闸门,我们以“新年”为话题,来谈谈自己的童年,可以讲讲故事,也可以说说感受。(学生们畅谈自己童年过新年的经历感受。)现在,让我们随着台湾女作家琦君一起,走进她的童年往事:《春酒》。
互动是调节教学气氛的“味精”,通过小组交流、组际互辩,对话交流、互动体验,营造语文教学的“幸福场”,为知识的学习搭建幸福的平台。
四、以“兴趣”为主线,激发幸福的潜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学习兴趣就没有学习的动机和欲望。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他才会乐意学,才能有学习的主动性,才能激发起幸福的潜能。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以“兴趣”为主线,采取多种手段,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创设快乐情境,诱导学生幸福探究;将音乐、漫画、等引入语文课堂,让课堂充满幸福欢乐;将乡土案例引入课堂,让学生有感而发;将CAI运用于课堂,改变“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沉闷;让“辩论”进入课堂,激活学生思维。多种方法的运用,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也会因此而变得生动活泼,充满欢声笑语,从而让学生真正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世界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以“愉悦”为基调,以“赏识”为契机,以“互动”为形式,以“兴趣”为主线,努力营造语文教学的“幸福场”,让学生感受畅想的幸福,自主的幸福,成功的幸福和发展的幸福,努力提升学生的幸福指数。
(作者单位:浙江龙游县第三中学)
下一篇“有什么”与“教什么”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