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孔子是“不负责任”的吗?

作者:[标签:作者]     来源:[标签:出处]     时间:2010-07-07
10880
和学生一起学习《论语八则》,其中第八则是新加入课本的:“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学到这一则时,我与学生进行了一次有趣的讨论。
初读这条语录,就有学生在下面小声嘀咕。等到用现代汉语翻译这条语录时,下面的声音就更大了。我问:“你们在说什么?有什么地方不清楚吗?”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觉得孔子太缺乏耐心了,而且也是一位不负责任的老师。”
居然说门下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的孔老夫子是一个“缺乏耐心”“不负责任”的老师?这实在是很有意思。我赶快追问:“怎么会这么想呢?”学生说:“学习需要一个过程,不能迅速做到举一反三,不是很正常的吗?孔子怎么能‘则不复也’呢?”
乍一听,我觉得学生们说的不无道理。孔子的“则不复也”确实显得有些操之过急,对自己的弟子们的要求也似乎过高了。可是要说教育工作者的老祖宗孔子是一个“缺乏耐心”“不负责任”的老师,这无论如何也与理不合。所以下课后我赶快查找资料,查找的结果是,我们差一点冤枉了这位先贤圣人。
要正确理解孔子所说的“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含义,则绝不能忽略前面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八个字。孔子说,学生如果对问题不到百般思索仍然搞不通的地步,他是不开导的,不到想说可怎么也说不清楚的地步,他是不提醒的。在这里,孔子特别强调学生对问题的自主思考过程,这个过程绝不能省,因为这最能锻炼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思维的缜密性。在学生还没有经历这个过程之前,孔子是不会给他讲授新的东西的。《礼记·学记》中对此有很透彻的阐述:“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君子已经知道教育之所以兴盛的原因,也明白教育之所以衰落的道理,然后就可以为人师表了。所以君子的教化是善于晓谕,让人明白道理,只加以引导,而不去强迫别人服从;对待学生严格,但并不抑制其个性的发展;加以启发,而不将结论和盘托出。只引导而不强迫,使学习的人容易亲近。教师严格而不压抑,使学生能够自由发挥,得以充分发展。只加以启发而不必全部说出,使学生能够自己思考。(以免阻碍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使人亲近又能自动思考,这才是善于晓喻了。”
这就是在谈一个教师应当怎样去引导自己的学生思考问题,掌握知识。教师只是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既不将结论和盘托出,也不强迫别人服从,则学生学到的将不再是死的知识点,而是思维的方法,这才是对其终身有益的东西。
《礼记·学记》中认为,“预”“时”“孙”“摩”这四种教育方法是教育之所以兴盛的原因。其中“当其可之谓时”,意思是说当学生可以教诲的时候才加以教导,就叫做合乎时宜。“不凌节而施之为孙”是说依据学生的程度,不跨越进度,不超出其能力来教导,就叫做循序渐进。这两点就非常合乎孔子的“则不复也”的思想了。学生的能力还未达到相应的要求,强输硬灌无异于拔苗助长,最终只能使学生越来越厌学。只有在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已经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迫切想把它搞清楚而不得其法时,对其加以适当的引导,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
《礼记·学记》中对教育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生动的描述:“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拂。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由乎!”
这是怎样的一种情况啊:“现今之教人者,口里虽然念着书本,心里并不通达,故意找些难题来问学生,讲一些枯燥无味的名物制度,让人听不懂;但求多教,不管学生明不明白。而且教人时没有一点诚意,又不衡量学生的程度与学习能力;对学生的教导违反情理,学生求学也违逆不顺。如此一来,使得学生愈来愈厌恶学习而且憎恶师长;以学习为难为苦,而不明白学习的快乐与好处。虽然课业勉强读完了,也很快就忘得一干二净。教育之所以不能成功,原因就在此。”如果真到了这种地步,那有多么恐怖!
写到这里,我真的很有感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到底应该做些什么呢?韩愈有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然则道何以传?业何以授?惑何以解?目的尽管一致,然而做法不同,结果可能大相径庭。幸亏有孔子给我们做出表率:“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论语·子罕)”这是孔子的学生颜回对老师教学的评价,意思是说:“老师循序渐进,一步一步的诱导,真是善于教导啊!”孔子的“则不复也”得到了学生的认可与赞美。
现在我们终于可以明确了:孔子的“则不复也”,非但不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恰恰与之相反,乃是对学生最大的负责任!让我们把思考的权利还给学生,不要再做越俎代庖的事了吧。
(作者单位:江苏淮安市淮阴中学)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标签:作者],来源:[标签:出处],来源地址:)

上一篇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下一篇指导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几条途径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