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个性与非个性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西方文论与中国文学     时间:2011-02-25
14800

  探寻新批评派本体论的源头,人们几乎总要溯至艾略特的“非个性”论。这是一段脍炙人口的名言:“诗歌不是放纵感情,而是逃避感情;不是表现个性,而是逃避个性。当然,只有具备个性和感情的人,才知道逃避它们是何意谓。”(《传统与个人才能》)其实,这是只是他的一种主要倾向,正如刘若愚所说,有时他还强调在诗歌创作中突现并且发展个性:“假设一个人写出了一些令人满意的优美段落、甚至好诗,但如果我们尚未觉得这些作品是以明显、连贯而又不断发展的个性统一了起来,他就不能算作伟大的诗人。”15看来艾略特所揭示的“个性”与“非个性”问题,并不像新批评派想象的那样简单。
  首先应该指出,上文是按照习惯译法,才把艾氏笔下的“personality” 一词译作“个性”的。实际上,它的本义是指诗歌中抒情自我的口吻或情调,因此也有人把它译作“个人性”。后一种译法比较明确,但不容易让人想到这个术语的其他内涵:如上述艾氏引文所暗示,它或者与诗人的艺术个性有关,或者就是指这种艺术个性。
  刘若愚对诗歌的“个性”和“非个性”做了细致的分辨和剖析。他首先举出了貌似具有非个性的两首名诗: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王维《鹿柴》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他接着说,也许大多数人会认为这两首诗是抒情诗,而不是叙事诗、戏剧诗。但它们并非表达任何个人感情,而是在描述王国维所说的“无我之境”。不过,从客观意义上说,它们又不是“非个性”之作,因为每一首均代表一个个人想象之中的世界,那世界置根于诗人自己生活其间的世界,但并非与它完全相同。王诗带有释家色彩,视万物皆虚幻:山是空的,余晖返照和人语回响增加了非实在的印象,暗示着人类知觉的局限。柳诗中,在山川阔野背景下的孤独而微末的渔翁形象,意味着人在大自然面前的微不足道。渔翁是道家惯用的远离尘世、回归自然的象征,他徒劳地垂钓暗示他对成败的漠视。在道家看来,生死、冬春和日夜相对而存,不是彼此相反的对立面,而且这表面上暗淡的景色,并非表示悲凉,而是表示超然。尽管它们哲学倾向有所不同,每一首却无一例外的捕捉了一片瞬间,并使它变为永恒,于是把染有个性的想象转变成了无个性的真实。
  在中国诗学范畴,他说,“诗言志”历来被奉为金科玉律,虽然如此,许多批评家还是强调诗中每每等同于宇宙之道的非个性,至少是主张“情景”、“物我”的交融。王国维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人间词话》)这两种境界,一指诗人个性明显见于诗中者,一指不见诗人个性痕迹者;但在后一种情况下,也不能完全称之为非个性之作,因为这种作品体现了诗人的想象力。“无我之境”应该理解为超越自我,而不是泯灭自我。他还说,中西诗人在这一点上有着共同的见解。例如,西方浪漫主义者强调自我表现,不过其中也有人在寻找“无个性的个性”(impersonal personality)。济慈所说的认同麻雀、不认同就不具诗味,与苏轼所说的画家与竹认同极其相似:“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岂独不见人,嗒然 16 遗其身;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三首》之一)
  刘氏认为,艾略特一方面主张逃避个性,一方面又主张突现和发展个性,这恰好说明了无个性之个性的悖论。他援引他人的论述,证明艾略特运用术语貌似龃龉实则辩证:
  术语“非个性”总有辩证的二重性:一个积极,一个消极。就其积极意义而言,它指的是特殊中的普遍,复杂中的纯一。“非个性”佳例见之于这样的诗人,他有能力超出强烈的个人感情,来表达普遍的真实;而且在保留全部经验之特殊性的同时,能使它成为普遍的象征。就其消极意义而言,它指的是未被特殊经验认可的普遍性。17
  同样,术语“个性”也有积极和消极两种意义。若是前者,它意味着诗人“对生活的特殊理解”,或者诗人的“视点”;若是后者,它则指诗人没有能力超越自我,尽管艾略特所提倡的个人视点并非唯我主义。18 刘氏指出,人们应该看到 ,艾略特还认为主客双方不能分离:
  我们将会发现,意识可转变为事物间的关联,事物可转变为不同心态间的关联;而且哪一种视点也并不比另一种更为基本。不过,我们在把世界分割成意识和客物之后,再试图把它合并起来,就必然会遭到失败。19
  最后,刘氏又在艺术技法的层次剖析了个性与非个性的关系。他说,借助中国的批评术语“才”与“学”、“性灵”与“格律”、“变”与“正”、“创新”与“沿袭”和英美的批评术语“自然”与“艺术”、“个人才能”与“传统”、“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等等,可以辩明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清代批评家叶燮在这一点上即有真知灼见:
  夫作诗者,要见古人之自命处、着眼处、作意处、命辞处、出手处,无一可苟。而痛去其自己本来面目,如医者之治结疾,先尽荡其宿垢,以理其清虚,而徐以古人之学识神理充之;久之,而又能去古人之面目,然后匠心而出。
  换句话说,作诗者首先要去掉自己的个性,然后采取古人的个性,最后丢掉两种个性,而获得一种非个性的个性。与艾略特相比,可见他们都承认传统和个人才能的重要性,都认为传统不仅要延续,而且要演变。20
  不难看出,刘氏以及其他西方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比较深刻地触及到了艾略特个性说的本质,从而反映出新批评派因囿于成见而产生的理解上的偏颇。国内外学者在介绍这一学派并追溯至艾氏时,往往对此语焉未详。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本站编辑,来源:西方文论与中国文学,来源地址:)

上一篇新批评派及其主张

下一篇诗语中的歧义现象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