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史诗研究的传统方法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西方文论与中国文学     时间:2011-02-25
17397

  传统研究方法决不等于已经过时的研究方法,我们如此称之,只不过是因为其发端较现代研究方法为早而已。它们虽然已经经过了多次实践,但依然要解决新问题,依然在不断发展之中。尤其是在它们以陌生的中国古典文学为研究对象时,这种发展便又开始了新的延续。

  在西方,史诗是一种古老而又重要的诗歌类型,史诗研究也从远古起一直赓续至今。一般认为,它那半神半人的主角、信而有征的史实、宏大壮丽的背景、庄重严肃的口吻、以及长篇钜制的规模,是这一文类的主要特征。而在素有“诗国”之称的中国,绝大多数的诗歌作品是篇幅短小的抒情诗。因此,每当中国文学与西方文学进行宏观比较时,史诗问题就会首当其冲地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例如,海陶玮(James R. Hightower)就指出:“欧洲文学所有的主要文学类型,中国文学无所不备,唯独史诗是个例外。”1 近几十年来,有的学者已经不满意这种笼统否定或肯定的做法,开始对这个问题做深入的研究,即从表面印象转而考虑史诗的本质特点及其产生的根源。不过,他们的观点并不一致。
  刘若愚是把史诗与悲剧一并加以讨论的。他认为,中国诗歌长于短小的抒情、沉思之作,而相对弱于叙事之作。在中国虽有叙事诗,但至长也不过数百句;虽有戏剧诗,但经常是韵白混用。显然,欧洲这两种主要文学类型——史诗和悲剧,并不见于中国文学。究其原因,在如下数端:首先是汉语性质比较特殊。它的词汇绝大多数为单音节词和双音节复合词,联缀后听起来有如“断奏”( staccato )节拍,不宜于构建长篇钜制。而且由于它拥有数量众多的单音词,可供诗人选择韵脚的余地就不算宽。其次是中国思想具有灵活性。它重实用而轻教条;敏于知觉且善于领会;种种经验一旦发生,它便加以吸收,而不设法把一个事先想好的模式强加于所有经验之上。中国诗人对于哲学和宗教体系,就常常持折衷态度,不像但丁和弥尔顿那样,以某一思想体系作为诗作的框架,也不像布莱克那样,写诗时创造自己的思想体系。第三,中国思想的另一个特点是:专注事物或经验的本质,而非细节。中国诗人通常有意去捕捉一片景色、一种心绪、一个世界的精髓,而不管其多种多样的表现。但对待整个生活,中国思想更多的是“存在主义”,而不是“本质主义”,因为它关注实际的生活经验,而不是柏拉图式的理念,或其他什么抽象范畴。此外,中国缺乏史诗、至少是英雄史诗还有一个原因,这就是在这里人们要谴责那种对个人勇猛和威武的崇拜。正如莫里斯·鲍勒爵士(Sir Maurice Bowra)所说:“这种伟大的理性力量——它对中华文明的影响十分持久——排斥英雄精神及其无羁无束的个人主义和自我表现。”(《英雄诗歌》)2
  普实克(Jaroslav Prusek)和杜克义(Ferenc Tokei)与刘氏一样,也持否定意见。前者在中西比较的基础上进而指出,史诗以及对现实的史诗感在希腊文史著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并且在西方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国诗人写诗则广泛采用抒情的方法(详见第十二章第三节)。后者在确定屈原诗歌为哀歌体时,与史诗和抒情诗做了比较。他说,史诗是一种客观描述外在世界的诗型,抒情诗则纯属个人,尤其是诗人自己。在这两种文类之间,有一个很广阔的过渡区域,这便是另一文类——哀歌存在的场所。3 中国古代的家长制社会限制了史诗的发展,而反对家长制的伟大诗人既要抒发自己的感情,又不放弃创作史诗的宏伟意愿,因此形成了哀歌这样的文类。它应该有一定的史诗广度,否则就只能成为讽刺短诗;还应该以思考的方式来表达,没有思考也便谈不上哀歌。4
  王靖献从中国特有的英雄主义精神,看到了一种不同于西方的别样的史诗。他不赞同王国维、钱锺书等前辈学者不加分析即予以否定的做法;也不同意胡适权宜地声称二、三世纪叙事诗(其中包括《孔雀东南飞》)即为史诗的做法。他认为,晚近的研究肯定了中国传统文学里的史诗因素,5 但那些因素仍未在各个层面上均能连贯诗歌中较长的叙事结构,以表现那种宏伟想象力。那么,可以充当结构原则的因素到底是什么呢?他的回答是,这就是源自先秦的厌战尚文精神,三百篇中拥有体现这种精神的史诗:
  在《诗经》诸篇(按:指《大雅》里的五篇诗歌,详见下文)中,一系列史诗事件含有开创神话(a creation myth),还含有关于周民迁徙、漫游、战斗和间或近夷狄……而居的叙述。这些诗每一首都自具完整的韵律和主题,有时采用颂歌形式,而更多用的是涉及广泛的叙事形式。这些诗章描述了周民族宏伟历程中的一个核心人物,即武王的父亲——文王;在这一系列事件中,他的地位是如此重要,以至于这种史诗仿佛就是“文王史诗”(Weniad)6 。
  他接着说,文王上承后稷,重农桑而尚文化,从不怒而即战;其英雄主义表现为以德、以柔治理天下,为民垦殖,敬奉先祖。武王伐纣是“文王史诗”的高潮,他一怒之下,铲除了暴君。可见周王之怒有所不同:文王在柔,武王在刚。但武王之怒仍是文王勇武精神的继续,其志在于安民。灭商后,他返回旧都,命令倒置干戈,纵马放牛,以示不再征战。因此,中国历史上最光辉的战事,也不会引出歌颂尚武行为(一如在描述特洛伊战争的史诗中所见)的诗歌惯例。周代的英雄主义包含着悔战之勇,视兵者乃凶器之勇。在这种精神的影响下,咏战诗往往不提兵刃相搏、血肉横飞的实战情况,有时则用食腐之鸟(如汉乐府《战城南》)来透露战争残忍的消息。他认为,在详述所谓“英雄行为”的意义上说,中国文学的确没有史诗;但周代有记录开国历程的“尚文史诗”。“现实的史诗感”(普实克语)在中国诗歌里也极其重要,因为中国的这种史诗感强调文治教化,而压抑那种尚武好战、表现自我的英雄精神。7
  在名为《史诗》的另一篇文章里,王靖献明确指出《大雅》中《生民》、《公刘》、《板》、《皇矣》 和《大明》五篇是所谓的“文王史诗”,并且大致按照时间的先后,重新排列如上。他详细考察了这五首诗所涉及的史实,有时与西方史诗做些比较。他说:
  一如《埃涅阿斯纪》,中国史诗也把一个王朝的命运当作基本主题。它同样集中描述先祖之迹,以文王的超凡魅力为高潮;这位帝王亦如埃涅阿斯那样卓然超群地“履行他的职责,因为神灵已委之于他。”8 “文王史诗”既是诗歌叙述,同时又是百科全书,旨在通过记录开国者的事迹,为周代社会建立永久的名声和精神气质。
  他还认为,这几首诗包含着一种“忧患意识”,即领悟到困苦决不会从现实生活里完全消除。《大雅》还有几篇写周代先王的丰功伟绩,它们之所以不能算作“文王史诗”,主要就是因为它们没有注意描写在文王身上体现出来的后稷遗风,即“忧患意识”。9
  应该指出,最近一百多年来,西方的小说、戏剧、电影(以及诗歌)创作常常喜欢采用规模宏大的史诗叙事法,以便揭示个人或民族命运的深远的历史意义,因此出现了所谓的史诗小说、史诗戏剧。这样一来,史诗的定义也就产生了宽泛化的倾向。不过,汉学家在分辨中国文学里有无史诗时,通常仍以经典定义作为衡量的尺度,至少从目前来看是如此。譬如说,西方有人以史诗称某些小说、戏剧作品,汉学家却依然严格把它限定在诗歌范畴;10艾兹拉·庞德称“史诗是一首包含历史的诗”(《阅读入门》),汉学家的研究却在暗示,并非所有咏史诗均是史诗。杜甫公认善写历史,向有“诗史”之称:“杜逢禄山之难,流离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时号为诗史。”(孟棨《本事诗》 )但在汉学界,罕见有人断言杜诗即为西方意义上的“史诗”。王靖献为“文王史诗”下定义时,强调它们反映的是“王朝的命运”,记录的是“开国者的事迹”,也说明他并未把“史诗”和“诗史”视为一事。
  从以上所述不难看出,汉学家中无论持否定意见还是持肯定意见,他们均一方面根据严格的史诗定义(尽管他们有时强调这种定义的部分内容),进行中西比较研究;另一方面,又无不从语言、哲学、思想、宗教等文化层次提出问题,深化对史诗的理解。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本站编辑,来源:西方文论与中国文学,来源地址:)

上一篇台港学者学习西方的开拓

下一篇悲剧研究的传统方法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