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文学史研究的传统方法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西方文论与中国文学     时间:2011-02-25
15961

 
  当文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尤其是当文学有了传统之可言时,人们往往会从历史的角度来回顾文学现象的肇始和沿革,于是一种新学科“文学史研究”的诞生便成势所必然的事了。一般认为,这一研究发端于西方。十八世纪英国学者托马斯·沃顿( Thomas Warton,1728~1790)所撰的《英国诗歌史》(1774~1781),是开山之作。十九世纪,在德·桑克蒂斯( Francesco De Sanctis,1817~1883)、泰纳( Hippolyte Taine,1828~1893 )等先驱的推动下,文学史研究又得到了空前未有的发展。
  本世纪刚刚露出曙光,英国著名学者翟理斯就发表了他的《中国文学史》(伦敦,1901),这是第一部用英文撰写的中国文学史。但作者自称,无论在哪种语言(包括中文)里,它都是开山之作。其实不然,譬如说早在1880年,俄国学者瓦西里耶夫已有同名著作问世;日本学者 川种郎的《支那历朝文学史》(1898)也稍早些;此外,还有一些中国文学概说之类的著作,也或多或少地采用了历史角度的透视。不过,大概由于语种的原因,翟著的影响显然要大得多,我国学者对此书也有所关注。迄今为止,这类著作已经拥有数十种。按照马汉茂( Helmut Martin)的看法,它们总共可分为三大类:(1)广义的学术史,(2)采用非科学方法的文学史,(3)采用科学方法的文学史。他说,第一种不限于“纯文学”,但白话文学和戏剧被排除在外;文学评价多以保守的孔子思想为所本。第二种只是间接受文学史方法的影响,并无明确观念,往往是“不自觉”而为之;编纂方法不科学,无引得,所用资料不完善;不采用东西方权威学者的意见。第三种与现代文学理论有密切关系,因此能够避免一般文学史在方法上的缺陷。27
  马氏的意见基本上是正确的,但需要根据西方学者的实践,做进一步的补充和说明。现代学术的进展使学者们越来越清除的看到,要想撰写一部经得住时间检验的中国文学史,单有历史眼光是不够的,撰写者还要处理好如下几种关系:
  (一)“杂文学”与“纯文学”的关系
  撰写文学史必然会牵涉到对于“文学”性质的认识。我国古代史哲典籍以及种种杂著,大多具有较强的文学性;而古人虽然很早就有“文笔”之辨(如刘勰《文心雕龙·总术》),以致使今人视为是在区分“纯文学”与 “杂文学”,28 但现代意义上的“文学”概念,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应该算作舶来品 。29 另一方面,西文“ Literature ”(文学)一词尚有“文献”之义,其包容更加宽泛。这些关于“文学”性质和涵义的看法,影响到了西方撰写中国文学史的工作。他们所撰,尤其是早期的著作,多杂有哲学和史学等典籍的评介,翟理斯甚至把药书也写在了书内。马古礼( George Margoulies)认为,这种不辨学科的做法必然会歪曲中国文学的形象;譬如说哲学,它无疑对文学产生过很大的影响,但也不能喧宾夺主,取而代之。真正的文学研究的基础在于:辩明“思想与文类的关系和演变,创新与模仿的比例,作家特征与时代倾向,以及政治事件对文学倾向的影响。”30
  (二)历史观、批评理论与文学史的关系
  撰写文学史自然离不开文学史观,而文学史观又往往以历史观为基础。所以,法国哲学家泰纳和马克思主义的决定论以及达尔文的进化论,作为修史作传的基本原则,长期以来一直在或明或暗地发挥着重要作用。所谓“决定论”,主要是指文学发生和演变必然受着外在客观条件的制约,而呈现出种种不同的面貌。前者将外在条件归纳为种族、环境与时代三个要素,后者则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根基,发展成了重要批评模式“社会-历史式”批评 。在东欧诸国的汉学家中,普实克、杜克义等人所写的中国文学通史或断代史,均带有明显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倾向。31
  近几十年来,上述决定论受到了来自不同方面的挑战。首先是有人倡导“突发论”,与决定论形成了鲜明对照。这实质上是“偶然”与“必然”的矛盾,照突发论者看来,偶然事件中未必含有必然的规律。其次,有人似乎已觉察到决定论太偏重宏观意识,倾向于寻找比较细微的观察点。例如,亚瑟·洛夫乔伊( Arthur O.Lovejoy )特别强调思想史研究的重要,并且指出了思想史与文学发展的关联。他研究思想史并非如常规那样关注较大的哲学体系,而是关注见之于不同型式的思想单元,以及它们通过历史的结合。32 再次,有人宁可从文学作品内在的形式因素寻求着眼点,由此出发来考虑问题,这代表着研究重心由外在向内在的转变。他们在此打开了一个引进各种文学理论的豁口,使文学史研究趋于多样化、细腻化。当然,他们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并不排斥外在因素的考察与剖析。这些思潮对于西方中国文学史的撰写均有所冲击,尽管就我们所知尚且无人明确表示自己信奉这样的史学观点。
  在其名著《文学理论》一书中,韦勒克和沃伦把文学研究分作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三个部类,但他们也认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二者均致力于说明一篇作品、一个对象、一个时期或一国文学的个性”,将“二者分离的一般做法对两者都是不利的”。33 美国汉学家白之( Cyril Birch )做了将两者结合的尝试;他所编《中国各体文学研究》辑入了十余篇这样的文章,并且表明“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作为互相支撑的学科而融合了起来”;他甚至认为,鉴于目前尚无令人满意的中国文学史著作,这本书倒可以加上个副题:“中国文学史论文集”。34 书中所选文章,采用了跨文化研究的视角以及多种文学理论所提供的视角,来观照文学发展的脉络,确实展示了两者结合的活力。
  (三)文类史与文学史的关系
  白之认为,如果要撰写中国文学史,“就有必要密切注意文学类型的性质、定义、演变、范畴和效果。唯有如此,我们才会超越现有史著的水平,那些著作每每局限于传记资料,局限于简述‘代表作品’的特点。”35 应该说,把研究重心放在文类之上是写好文学史的关键 ,马古礼的 《中国文学史》“散文卷”(巴黎,1949)和“诗歌卷”(巴黎,1950)、杜为廉( William Dolby )的 《中国戏剧史》(伦敦,1976)等著作,就突现了这一治学原则。不过,如果要撰写综合性的通史,似乎还应该强调各文类的联结与交织,它们单独的或平行的兴衰与演变。一般说来,某种发展趋势、某种时代精神和时代风格是它们共同的体现。36
  在我国古代的著述中,以史观文或文史结合的研究并不罕见,这是因为要说明文学事件的发生、发展或终结,就不能不追溯过去。不过,到了近代,我国学者受到西方学术的影响之后,才着手撰写专门性的文学史著作。有趣的是,自林传甲的文学史(1904)问世以来,我国学者反而后来居上,单是大部头的通史著作就有很多种。而在1979年,美国几位学者计划撰写一部堪与《牛津英国文学史》相媲美的大型中国文学史,37 但事隔十多年,这部书仍未见刊行于世。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本站编辑,来源:西方文论与中国文学,来源地址:)

上一篇修辞学研究的传统方法

下一篇费诺罗萨的理想和名文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