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楚辞的流变与屈原的地位

作者:袁行霈等     来源:中国文学史     时间:2011-01-03
14704

  

  宋玉等楚辞作家 屈原人格力量的垂范 楚辞艺术形式的影响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云:“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 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显然,在屈原 之后,还出现了一些深受屈原影响的楚辞作家。唐勒、景差无作品流传下来,只 有宋玉有作品传世。宋玉的生平与屈原有相似之处,据《汉书·艺文志》载有辞 赋16篇。现在可以基本认定为宋玉所作的,有收入《楚辞》中的《九辩》收入 《昭明文选》中的《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 对楚王问》等。
《九辩》是宋玉的代表作,其内容主要是抒发他因不同流俗而被谗见疏、流 离失所的悲哀,批判了楚国黑暗的现实政治。作品委婉曲折地表达了对君王的忠 诚和自己的怨苦,表现了对国家兴亡的忧虑。其中最动人的是对秋景的描写: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忄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 兮送将归,泬寥兮天高而气清,宋{山廖}兮收潦而水清。憯凄增欷兮薄寒之中人, 怆怳懭悢兮去帮而就新。坎廪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廓落兮羁旅而无友生。 惆怅兮而私自怜。燕翩翩其辞归兮,蝉宗寞而无声。雁廱々而南游兮,鹍鸡 啁哳而悲鸣。独申旦而不寐兮,哀蟋蟀之宵征。时亹亹而过中兮,蹇淹留而无成。
诗中刻画了秋景的种种凄凉寂寞,并将其和自身的惆怅失意、冷落孤独之情 和谐地交织在一起,感人至深。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悲秋”主题,实由此 发端。鲁迅《汉文学史纲》谓:“《九辩》……虽驰神逞想,不如《离骚》,而 凄怨之情实为独绝。”《九辩》显然继承了《离骚》的抒情传统,把个人的身世 之悲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怀联系在一起,形成悲愤深沉之风格特征。
《高唐赋》、《神女赋》对后世也有很大的影响。它们分别写楚怀王和楚襄 王梦遇巫山高唐神女之事,内容相似。而前者以铺陈高唐的景物风光为主,后者 以描摹神女之美为主,都写得情致飘渺,极富韵味。如写高唐雨后之景,渲染其 百川汇集,水石相激,声振天际,猛兽因而奔逃,虎豹因而失气,鸷鸟因而窜伏, 鱼鳖因而惊恐,把高唐险要、磅礴的气势,绘声绘色地表现出来。之后,又摹写 万木繁茂,芳草丛生,风声悠扬,众鸟和鸣。张弛之间,跌宕生姿。又如《神女 赋》对神女美貌、神态的描写:
貌丰盈以庄姝兮,苞温润之玉颜;眸子炯其精朗兮,??多美而可观;眉联 娟以蛾扬兮,硃脣的其若丹;素质干之醲实兮,志解泰而体闲。既姽婳于幽 静兮,又婆娑乎人间。宜高殿以广意兮,翼放纵而绰宽。动雾縠以徐步兮,拂丹 墀之珊珊。望余帷而延视兮,若流波之将澜。奋长袖以正衤任兮,立踯躅而不安。 澹清静其愔[A148]兮,性沉详而不烦。时容与以微动兮,志未可乎得原。意似近 而既远兮,若将来而复旋。
此篇不但写神女容光焕发,体态闲雅,含情脉脉,来去恍惚,也写她洁身自 持,可慕而不可狎。文笔委婉曲折,状貌传神,肆意铺陈,而且曲终奏雅,略陈 讽谏之旨,已开汉大赋之先河。
此外,《风赋》、《登徒子好色赋》、《对楚王问》等都是历代传诵的名作, 无不体物细致,构思巧妙,极尽铺陈之能事。宋玉的辞赋是在屈原的直接影响下 创作而成的,并在文辞等形式方面有所发展。它们是由楚辞而至汉大赋的一个过 渡阶段。
屈原对后世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对屈原 的人品、辞赋作了崇高的评价: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法,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 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 光可也。
后世文人无不对屈原推崇备至,正如刘勰所说:“其衣被词人,非一代也” (《文心雕龙·辨骚》)。李白诗云“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江上吟》),杜甫诗云“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戏为六绝句》 之五),皆表达了对屈原的敬仰之情。
屈原对后世影响最大的,首先是他那砥励不懈、特立独行的节操,以及在逆 境之中敢于坚持真理,敢于反抗黑暗统治的精神。屈原的遭遇是中国封建时代正 直的文人士子普遍经历过的,因此,屈原的精神能够得到广泛的认同。如西汉贾 谊因为才高受嫉,谪迁长沙,作《吊屈原赋》,以屈原自拟。司马迁向以“立德、 立功、立言”自励,“一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报任安书》),却惨遭 宫刑,司马迁从“屈原放逐,乃著《离骚》”(《史记·太史公自序》)的事迹 中汲取了巨大的精神力量,完成了《史记》的撰述。可以说,哪里有士子之不遇, 哪里就有屈原的英魂,屈原精神成了安顿历代文人士子的痛苦心灵的家园。陆游 报国无门,身老家中,慨然叹曰:“《离骚》未尽灵均恨,志士千秋泪满裳。” (《哀郢二首》)“听兒诵《离骚》,可以散我愁。”(《沙市阻风》)此外, 如清人屈大均诗云:“一叶《离骚》酒一杯,滩声空助故城哀。”(《吊雪庵和 尚》)黄任诗云:“无端哀怨入秋多,读罢《离骚》唤奈何。……千古灵均有高 弟,江潭能唱《大招》歌。”(《读(楚辞)作》)由此可见,屈原以其卓越的 人格力量和深沉悲壮的情怀,鼓舞并感召了后世无数的仁人志士。屈原由于其忧 愤深广的爱国情怀,尤其是他为了理想而顽强不屈地对现实进行批判的精神,早 已突破了儒家明哲保身、温柔敦厚等处世原则,为中国文化增添了一股深沉而刚 烈之气,培养了中国士人主动承担历史责任的勇气。这是屈原及其辞赋对民族精 神的重大贡献。
屈赋的艺术成就对后世也有着巨大的影响。鲁迅《汉文学史纲要》说屈原的 作品“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其影响于后世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 与《诗经》相比,楚辞在艺术上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作家, 对中国文学史产生了极其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首先,楚辞创造了一种新的诗歌样式,这种诗歌形式无论是在句式还是在结 构上,都较《诗经》更为自由且富于变化,因此能够更加有效地塑造艺术形象和 抒发复杂、激烈的感情。就句式而言,楚辞以杂言为主,词语繁富,很重视外在 形式的美感,这为汉代赋体文学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其次,楚辞突出地表现了浪漫的精神气质。这种浪漫精神主要表现为感情的 热烈奔放,对理想的追求,以及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凸现,想象的奇幻等。楚辞中 另一浪漫特征表现在它通过幻想、神话等创造了一幅幅雄伟壮丽的图景。《离骚》 中那一次次壮观的天界之游,望舒先驱,飞廉奔属,想象极为大胆奇特,使得屈 原的自我形象显得高大明洁,激动人心。中国古代神话由于种种原因,传世较少, 而《楚辞》,尤其是《天问》是我国神话材料保存得较为集中的。《离骚》、 《九歌》、《招魂》中都有不少神话或神话形象,使得诗歌显出飘渺迷离、谲怪 神奇的美学特征,对李白、李贺等后世诗人有巨大的影响。
再次,楚辞的象征手法对后世的文学创作有重大影响。楚辞中典型的象征性 意象可以概括为香草美人,它是对《诗经》比兴手法的继承和发展,内涵更加丰 富,也更有艺术魅力。如王逸所说,“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 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 霓,以为小人。”(《楚辞章句·离骚经序》)它成了中国文学史上以男女君臣 相比况的常见的创作手法。但楚辞中的香草美人意象又与一个浑厚的巫祭传统有 关,它包含了一些原始宗教的情感体验,如《九歌》中所体现的人神交接的艰难, 以及苦苦追求的悲剧精神。由于屈原卓越的创造能力,使香草美人意象结合着屈 原的生平遭遇、人格精神和情感经历,从而更富有现实感,也更加充实,赢得了 后世文人的认同,并形成了一个源远流长的香草美人的文学传统。如张衡《四愁 诗》效屈原以美人喻君子,曹植《洛神赋》“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 李贺诗多寄情于香草美人,如凄婉哀绝的《苏小小墓》等。而蒲松龄一生不遇, 作《聊斋志异》渲染花妖,自云:“知我者,其在青林黑塞间乎!”(《聊斋志 异·自序》)显然也是受到了楚辞香草美人传统的影响。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袁行霈等,来源:中国文学史,来源地址:)

上一篇屈原的其他作品

下一篇汉代作家群体的生成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