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从秦到西汉是中国古代散文诸体渐趋完备的时期。秦代由于时间短暂,在文 学上的建树很少,可以称述者,只有在统一六国之前由秦相吕不韦招集门客编成 的《吕氏春秋》和李斯的《谏逐客书》,前者文风暢达,后者辞采华美。秦统一 后出自李斯之手的秦山等地刻石为我国最早的碑文体。汉兴以后,陆贾、贾谊、 刘安诸人总结前代历史教训和诸子百家之说,其文铺张扬厉,纵横捭阖,犹有战 国遗风。董仲舒的策对和刘向的奏议叙录以如何巩固中央集权制为讨论重点,雍 容典重,宏博深奥,形成汉代议论文风格。
第一节 《吕氏春秋》
成书过程及体例 平实暢达的文风 丰富多彩的寓言
《吕氏春秋》是秦相吕不韦(?-前235)招集门客辑合百家九流之说编 写而成的,成书年代大约在公元前239年左右。关于《吕氏春秋》的成书过程, 据《史记·吕不韦列传》所记,当战国之时,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赵有平 原君,齐有孟尝君,都以喜养宾客名闻天下。吕不韦时为秦相,觉得以秦国之强 而自己不如四公子是一种羞耻,就大招门客厚待之,养士至三千人。当时诸侯多 辩士,如荀卿等人著书名闻天下,吕不韦也让他的门客把各自的见识写下来,集 论而为《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多万言,以为可以备论天地古 今万物之理,号曰《吕氏春秋》,并把它公布于咸阳市门,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 损一字者即赏给千金。吕不韦在此书《序意》中也颇有信心地宣称:“凡十二纪 者,所以纪治乱存亡也,所以知寿夭吉凶也。上揆之天,下验之地,中审之人, 若此,则是非可不可无所遁矣。”由此看来,《吕氏春秋》的写作,乃是吕不韦 依托秦国之势从文化思想上来和诸侯争强的产物,其中也许还有吕不韦为秦的统 一天下而进行理论而进行理论准备的用意。
《吕氏春秋》既为吕不韦众门客集体编成,内容自然不免驳杂,所以《汉书 ·艺文志》把它列为“杂家”。但“杂家”也并非没有自己的理论侧重,相比较 而言,在该书所取的各家学说中,道家、儒家、阴阳家思想更多些,因而有的人 说它是新道家,有的人说它是新儒家,还有的人说它的指导思想是阴阳家。但是 它与纯粹的儒道阴阳各家学说都有不同,在杂取各家为己所用的过程中,也对各 家学说进行了发展和改造,从而构成自己的理论体系,这正是《吕氏春秋》一书 的重要创造;同时也预示了在秦汉大一统王朝即将出现之际,诸子百家思想也逐 渐从分到合,朝着为封建大一统建构理论的方向演变。
《吕氏春秋》有严密的体系,全书分十二纪,每纪5篇;八览,每览8篇; 六论,每论6篇。再加一篇序文,共161篇(今存160篇)。全书条分理顺, 篇章划分十分整齐,从结构上就把它组合成了一个所谓“法天地”的完整体系。 这自然也就把各家不同学说巧妙地纳入了自己的理论框架之中。编者在兼收并蓄 中颇具匠心,其中所表现的文章学观念已超出了先秦诸子。
《吕氏春秋》是一部产生于战国晚期的理论著作,出于众人之手,风格不完 全统一。但是其中有些文章精练短小,文风平实暢达,用事说理颇为生动,仍然 可以称得上是优秀的文学散文。如《重己》篇讲自己的生命如何重要,先从人不 爱倕之指而爱己之指、人不爱昆山之玉而爱己之玉之说起,层层深入,语言朴 素恳切。《贵公》篇讲“圣人之治天下也,必先公”的道理,先提出论点,再以 荆人遗弓、桓公问管仲等具体事例说明,叙述生动明快。其他如《贵生》、《用 众》、《顺民》、《正名》、《察传》、《似顺》等篇也各有特色。《大乐》篇 讲音乐的产生、本质和功用等,语言简洁流暢,有《老子》的文风,其中有些段 落本身就是声中音律的押韵散文。
《吕氏春秋》在文学上的另一个突出成就是创作了丰富多彩的寓言。据初步 统计,全书中的寓言故事共有二百多则。这些寓言大都是化用中国古代的神话、 传说、故事而来,还有些是作者自己的创造,在中国寓言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 位。
《吕氏春秋》在寓言的创作和运用上很有自己的特色,往往先提出论点,然 后引述一至几个寓言来进行论证。如《当务》篇先提出“辨”、“信”、“勇”、 “法”四者不当的危害,然后就连用“盗亦有道”、“楚有直躬者”、“齐人之 勇”和“太史据法”四个寓言来说明道理。《察今》篇为了说明“因时变法”的 主张,后面也连用“荆人涉雍”、“刻舟求剑”和“引婴兒投江”三个寓言。如 《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 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 亦惑乎?”该书的寓言生动简练,中心突出,结尾处往往点明寓意,一语破的。
上一篇汉代文学样式的嬗革及分期
下一篇李斯的散文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