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郭进拴|张谓《题长安壁主人》鉴赏

作者:2855510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5-11-26
1104

郭进拴|张谓《题长安壁主人》鉴赏


《题长安壁主人》是唐代诗人张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以精警的语言、通俗的词句,深刻揭露了中唐以后社会上一些人靠金钱交往、趋炎附势、爱慕富贵的鄙俗行径,反映了当时世风日下的社会现实。

## 一、创作背景与意图
这首诗是张谓寄居长安时,题在房东墙壁上的作品。当时的长安作为大唐帝国的都城,是中外交通的枢纽、对外贸易的中心以及“丝绸之路”的集散地。中唐以来,工商业,尤其是商业十分兴盛,长安的东西两市热闹非凡,汇聚了各种各样的商品和奇珍异宝。黄金作为商品流通的重要手段,在这个繁华的世界里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同时,长安也是全国的政治中心,随着朝政的腐败,趋炎附势、钻营逐利的现象愈发突出。诗人自恃高洁却屡遭挫折,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有着深刻的感悟,于是将满腔愤慨化作此诗,借长安壁主人这一典型的市侩人物,批判了当时社会的不良风气。

## 二、诗歌内容分析
### (一)前两句:“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
这两句诗直接揭示了金钱对人情世态的“污染”。在世俗社会中,“友谊宝塔”完全建立在黄金的基础之上,没有黄金作为奠基石,所谓的“友谊”便会瞬间崩塌。黄金成为了衡量世人结交的唯一砝码,黄金的多少与交情的深浅成正比。诗人用直白的语言,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时社会人际交往中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批判了人们以财富为标准来衡量友情的功利心态。

### (二)后两句:“纵令然诺暂相许,终是悠悠行路心”
这两句进一步深入刻画了这种虚假的人情世故。即使有人暂时许下承诺,但实际上他们的内心冷漠如路人。“然诺”本应代表着诚信和友谊,但在这里却变得一文不值。“悠悠”一词,形象地描绘出这种冷漠和淡薄的态度,将那些表面热情、内心冷漠的市侩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诗人通过这两句诗,揭示了那些趋炎附势之人的虚伪本质,他们的承诺不过是敷衍,一旦利益不再,便会形同陌路。

## 三、艺术特色
### (一)语言浅显精警
整首诗语言通俗易懂,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但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诗人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社会现象,使读者能够轻易理解其中的含义。同时,诗句又具有很强的警策性,如“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以其直白的表述给人以强烈的震撼,让人在阅读后不禁深思。

### (二)讽刺意味浓厚
诗人以看似平淡的语气,对那些市侩人物进行了辛辣的讽刺。通过对金钱与友情关系的描写,以及对虚假承诺的揭露,将社会的丑恶现象展现得淋漓尽致。这种讽刺不是直接的谩骂,而是通过客观的描述让读者自己去感受和体会,从而达到了更好的批判效果。

### (三)形象生动
诗中虽然没有对人物进行细致的外貌描写,但通过对金钱与友情关系的刻画,以及对虚假承诺的描述,生动地勾勒出了长安壁主人这类市侩人物的形象。读者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他们虚伪、冷漠的内心世界,仿佛这些人物就活生生地站在眼前。

## 四、社会意义
《题长安壁主人》不仅仅是一首批判世态炎凉的诗歌,更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它反映了中唐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商业的繁荣使得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扭曲,金钱成为了衡量一切的标准。同时,这首诗也提醒人们要警惕这种功利主义的人际交往,珍惜真正的友情和情感。即使在一千多年后的今天,诗中所揭示的现象依然存在,它依然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总之,张谓的《题长安壁主人》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独特的艺术特色和重要的社会意义,成为了唐诗中的经典之作,值得我们反复品味和思考。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张谓《同王征君湘中有怀》鉴赏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