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进拴|储光羲《江南曲四首》鉴赏
《江南曲》是乐府旧题,郭茂倩《乐府诗集》将其与《采莲曲》《采菱曲》等编入《清商曲辞》。唐代诗人常借这些乐府古题创作清新明快之作,储光羲的《江南曲四首》便是其中杰出代表,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与淳朴民风。
## 其一:展现水乡生活的勇敢与自信
“绿江深见底,高浪直翻空。惯是湖边住,舟轻不畏风。”诗的前两句描绘出一幅惊心动魄的画面,碧绿的江水清澈见底,然而江面上却涌起高大的浪涛,直欲翻空。这一静一动的对比,既写出了江水的澄澈,又凸显了浪涛的汹涌。后两句则塑造出湖边居民勇敢自信的形象。他们习惯了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所乘的小船轻巧灵活,故而不畏惧江上的狂风。短短二十字,生动地展现了水乡人民与自然和谐相处又敢于挑战自然的精神风貌,让读者感受到他们坚韧不拔的生活态度。
## 其二:体现对自然生灵的怜惜之情
“逐流牵荇叶,缘岸摘芦苗。为惜鸳鸯鸟,轻轻动桡。”前两句描绘了青年男女在江上的活动,他们顺着水流牵引着荇叶,沿着江岸采摘芦苗,充满了生活的情趣。后两句笔锋一转,点明他们轻轻划动船桨的原因是怜惜鸳鸯鸟。这一细节描写,将青年男女的善良和对自然生灵的爱护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捕捉,展现了江南水乡人民纯真质朴的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 其三:营造优美意境,刻画微妙情感
“日暮长江里,相邀归渡头。落花如有意,来去逐轻舟。”头两句点明时间、地点和情由。“日暮”时分,夕阳西下,江风习习,一只只晚归的小船飘荡在江面上。“相邀”二字,渲染出热情欢悦的气氛,船上的青年男女相互呼唤,桨声、水声、呼唤声、嘻笑声交织成一首欢快的晚归曲。后两句创造了一个优美的意境。落花随着流水,尽管桨儿向后划,它却来去飘荡,紧随着船儿朝前流。诗人加上“如有意”三个字,使这一自然现象感情化、诗化。“如”字既表现了青年男女揣摸不定的心理,也反映了他们藏在心中的期望和追求。这两句诗将青年男女之间微妙的、欲藏欲露的感情刻画得入木三分。
## 其四:流露出对特定生活的向往
“隔江看树色,沿月听歌声。不是长干住,那从此路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隔着江水眺望对岸的树色,沿着月光聆听悠扬的歌声,给人以悠然闲适之感。后两句则流露出一种遗憾和向往之情。如果不是居住在长干,又怎会走过这条路呢?言外之意,长干这个地方有着独特的魅力,让诗人心生向往。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江南水乡的生活充满了吸引力,令人陶醉其中。
储光羲的《江南曲四首》语言明快,诗风清新,具有浓郁的民歌风味。诗人通过对江南水乡景色和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当地淳朴自然的民风和青年男女之间纯真美好的情感,为读者呈现了一幅生动鲜活的江南水乡风情画。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