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郭进拴|李白〈望鹦鹉洲悲祢衡〉鉴赏》

作者:2855510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5-11-22
105

郭进拴|李白〈望鹦鹉洲悲祢衡〉鉴赏》


《望鹦鹉洲悲祢衡》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怀古之作,大约作于乾元二年(759)冬或上元元年(760)春。此诗是李白流放夜郎遇赦归来,在江夏望鹦鹉洲触景生情,思念古人祢衡而作,表达了他对祢衡的敬仰与哀惜,也透露出自身心底怨愤难平之情。

## 一、背景与题旨
鹦鹉洲在湖北汉阳的西南,是长江中的一个小洲,与祢衡关系密切。据《后汉书·祢衡传》记载,祢衡少有才辩,尚气刚傲,好矫时慢物。他先触怒曹操,被送与刘表,刘表又转送与江夏太守黄祖。黄祖长子黄射在洲上大会宾客时,有人献鹦鹉,黄射让祢衡写赋,祢衡揽笔而作《鹦鹉赋》,文不加点,辞采甚丽,鹦鹉洲由此得名,后祢衡终因言不逊被黄祖杀害。李白一生坎坷,虽有超人才华却不容于世,与祢衡经历相似,所以借诗抒发对祢衡的追思与感慨。

## 二、诗歌内容分析
### (一)前八句怀古
“魏帝营八极,蚁观一祢衡。黄祖斗筲人,杀之受恶名。”前两句将曹操的雄图霸业与祢衡对他的轻视形成鲜明对比,突出祢衡傲岸的性格。曹操经营天下,显赫一时,在祢衡眼中却如蝼蚁一般。后两句批判黄祖才短识浅、心胸狭隘,杀害祢衡使其留下千古恶名。这四句从正反两方面展现了祢衡的性格以及他悲惨的遭遇,同时也对历史人物进行了评判。
“吴江赋《鹦鹉》,落笔超群英。锵锵振金玉,句句欲飞鸣。”这四句着重赞扬祢衡的才华。祢衡在吴江所作的《鹦鹉赋》,落笔便超越群英,其文辞如金玉般铿锵有声,每一句都富有生命力。通过对《鹦鹉赋》的赞美,进一步强调了祢衡的杰出才华。

### (二)后八句抒慨
“鸷鹗啄孤凤,千春伤我情。五岳起方寸,隐然讵可平?”诗人将黄祖之流比作凶猛的恶鸟“鸷鹗”,把祢衡比作孤凄的凤凰,形象地描绘出祢衡被残杀的悲惨情景。祢衡的遭遇让诗人哀伤不已,心中如同五岳突起,难以平静。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祢衡的深切同情和对黄祖等人的愤怒。
“才高竟何施,寡识冒天刑。至今芳洲上,兰蕙不忍生。”诗人为祢衡的才华不得施展而惋惜,认为他虽然才华出众,但因缺乏见识而触犯刑罚。结尾把兰蕙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的感情,仿佛兰蕙也为祢衡的遭遇痛不欲生。这种写法以景结情,将诗人的哀伤之情推向了高潮,也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 三、艺术特色
### (一)人物刻画精炼
诗人抓住人物特征,寥寥几笔就勾勒出祢衡孤傲的性格和超人的才华。如通过祢衡对曹操的态度以及他创作《鹦鹉赋》的表现,使祢衡的形象跃然纸上。同时,对曹操和黄祖的描写也简洁有力,通过他们对祢衡的不同态度,展现出各自的性格特点。

### (二)善用比喻和拟人手法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把黄祖之流比作“鸷鹗”,把祢衡比作“孤凤”,鲜明地表达了诗人对不同人物的爱憎之情。结尾将兰蕙人格化,让自然景物也充满了情感,使诗歌更具艺术感染力。

### (三)风格深沉含蓄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祢衡的敬仰和哀惜,又有诗人自身的怨愤不平,但这些情感并非直白地抒发,而是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叙述和对景物的描写含蓄地表达出来。高步瀛评此诗“此以正平(祢衡)自况,故极致悼惜,而沉痛语以骏快出之,自是太白本色”,指出了李白以祢衡自比,虽沉痛却骏快的风格特点。

李白的《望鹦鹉洲悲祢衡》是一首情感真挚、艺术精湛的怀古之作。诗人借古抒怀,通过对祢衡的追思,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他高超的诗歌创作技巧。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李白《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鉴赏

下一篇郭进拴| 李白《谢公亭》鉴赏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