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郭进拴|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鉴赏

作者:2855510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5-11-17
190
郭进拴|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鉴赏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晚年的作品,作于上元元年(760),当时李白长流夜郎途中遇赦后从江夏来到浔阳,往游庐山并写下此诗。这首诗不仅浓墨重彩地描绘了庐山秀丽雄奇的景色,更主要的是表现了诗人狂放不羁的性格以及政治理想破灭后想要寄情山水的心境。

## 一、思想内容:复杂心境的交织
### (一)对政治的不满与隐逸之心
诗开篇“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李白以春秋时佯狂不仕的楚人陆通自比,借陆通唱着凤歌嘲笑孔子不要做官以免惹祸的典故,鲜明地表现出对政治的不满,流露出想要像楚狂那样游览名山、过隐居生活的想法。“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进一步刻画了一个放浪形骸、寻仙访道的诗人形象,手持仙人所用的绿玉杖,离别黄鹤楼,不辞辛劳地奔赴各地名山,足见其隐逸之心的坚定。

### (二)对庐山美景的赞美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诗人以细腻的笔触、丰富的想象,从多个角度描绘了庐山的壮美景色。庐山高耸于南斗旁,五老峰东的九叠屏如锦绣云霞铺张开来,山影倒映在鄱阳湖中,闪烁着青黛色的光芒。石门前双峰对峙,三石梁瀑布如银河倒挂,香炉峰瀑布与之遥遥相对,重崖叠嶂直插云霄。旭日初升,翠影红霞相互辉映,山势高峻,连鸟儿也难以飞越。这些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庐山的神奇与秀丽。

### (三)对自由仙界的向往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诗人登高俯瞰,看到长江浩浩荡荡向东流去,一去不返,万里黄云随风飘动,白波汹涌如雪山般奔流。如此雄浑壮阔的景象,既让诗人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大和永恒,也引发了他对人生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感慨。于是,他渴望摆脱世俗的羁绊,进入自由的仙界。“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诗人闲观石镜,心境得以清净,联想到南朝宋谢灵运曾走过的地方如今已被青苔覆盖,更坚定了他求仙学道的决心。他想象自己早已服下仙丹,修炼有成,遥见仙人手持芙蓉飞向玉京,还希望能像卢敖一样与仙人同游太清仙境,表达了对自由、超脱境界的向往。

## 二、艺术特色:豪放飘逸的浪漫风格
### (一)丰富奇特的想象
李白在诗中运用了丰富奇特的想象,将庐山的景色描绘得奇幻瑰丽。如“银河倒挂三石梁”,把瀑布比作银河倒挂,生动地展现了瀑布的磅礴气势;“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想象仙人在彩云间手持芙蓉飞向玉京,为诗歌增添了神秘的色彩。这些想象突破了现实的局限,创造出一个奇幻美妙的艺术世界,充分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

### (二)多变的视角与笔势
诗人在描写庐山景色时,不断变换视角,有仰视、俯视、平视等。“庐山秀出南斗傍”是仰视,展现庐山的高耸;“登高壮观天地间”是俯视,描绘出天地的广阔和长江的雄浑;“影落明湖青黛光”则是平视,细腻地表现出湖光山影的相互映照。同时,诗的笔势也错综变化,时而豪迈奔放,如描写庐山瀑布和长江的部分;时而清幽宁静,如描写石镜和谢公行处的部分,使诗歌富有节奏感和层次感。

### (三)灵活转换的诗韵
诗韵随着诗人情感的变化几次转换,跌宕多姿,极尽抑扬顿挫之美。例如,在描写庐山美景时,诗韵较为流畅明快,与诗人对美景的赞美之情相契合;而在表达对自由仙界的向往时,诗韵则变得舒缓悠长,体现出诗人心境的宁静和对超脱境界的追求。这种诗韵的转换不仅增强了诗歌的音乐美,也更好地烘托了诗人的情感变化。

## 三、情感基调:矛盾复杂的内心世界
这首诗流露出诗人一方面想摆脱世俗的羁绊,进入飘渺虚幻的仙境,一方面又留恋现实,热爱人间美好风物的矛盾复杂的内心世界。李白一生渴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但却历经挫折,从被玄宗赐金还山到因从永王李璘而被下狱流放,政治上的重大失败使他的人生观发生了巨大变化,由积极入世转为消极出世。然而,他狂放不羁的性格依然使他对人间的美景充满热爱,庐山的秀丽风光让他陶醉其中。这种矛盾的情感在诗中相互交织,使诗歌的内涵更加丰富深刻。

总之,《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是李白诗歌中的经典之作,以其独特的思想内容和高超的艺术特色,展现了诗人的才华和魅力,给读者带来了丰富的审美享受和深刻的思想启迪。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李白《寄东鲁二稚子》鉴赏

下一篇郭进拴|李白《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鉴赏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