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郭进拴|李白《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鉴赏

作者:2855510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5-11-17
296
郭进拴|李白《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鉴赏

《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送别诗,此诗以独特的视角、豪放的风格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李白诗歌的艺术魅力。

#### 立意与情感基调
诗的开篇“我觉秋兴逸,谁云秋兴悲?”便不同凡响。自宋玉在《九辩》中发出“悲哉秋之为气也”的感慨后,悲秋成为文人墨客笔下常见的主题。然而,李白却以强烈的主观抒情,偏说自己感受到的秋日是充满逸兴的,格调高昂,与传统的悲秋之声形成鲜明对比。“我觉”“谁云”的运用,凸显了李白鲜明的艺术个性,为全诗奠定了乐观、旷达的基调,也体现出诗人豪情逸致的精神风貌。

#### 场景描写
- **自然景色**:“山将落日去,水与晴空宜”描绘了别宴的具体时间和场景。傍晚时分,绵延的群山仿佛带着落日渐渐远去,尧祠亭上下,清澈的水流与万里晴空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和谐怡人的画面。诗人巧妙地用“将”“与”二字,赋予群山、落日、水流、晴空等自然景物以个性和活力,不仅为首句的“秋兴逸”作了生动注脚,更烘托出诗人欢快的心情。
- **宴别场面**:“鲁酒白玉壶,送行驻金羁。歇鞍憩古木,解带挂横枝。歌鼓川上亭,曲度神飙吹”正面描写了别宴的热闹场景。席上摆着盛有鲁酒的白玉壶,主宾们下马驻足。有人在古树下休息安置马匹,有人解下衣带挂在横生的树枝上,大家开怀畅饮。同时,歌者歌唱,奏者奏曲,欢快的乐曲如疾风般在尧祠亭四周飘荡、响彻云霄。诗人将自己的感情与各种富有特征的物件、动作和音响效果相融合,使气氛愈发浓烈,感情层层推进,表现出诗人和友人们异乎寻常的乐观与旷达,一扫一般送别诗常见的哀婉、悲切之情,显得热烈、奔放。

#### 氛围营造与情感深化
“云归碧海夕,雁没青天时”,时近黄昏,白云飘向碧海,大雁消失在青天之中。这两句既与前文“山将落日去,水与晴空宜”相呼应,进一步描绘了秋日傍晚的景色,又隐隐衬托出诗人和友人们临别之际相依相恋的深厚情谊。此时,宴席从高潮自然过渡到尾声。

#### 结尾与情感余韵
最后,全诗以“相失各万里,茫然空尔思”作结。酒酣席散,友人各奔一方,距离相隔万里,只留下诗人无尽的离情别绪。这两句将前面的乐观旷达与此刻的惆怅失落形成鲜明对比,使情感更加深沉复杂,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真挚思念和分别时的茫然无奈。

#### 艺术特色
李白的这首诗,既是送别之作,又是抒情之篇。诗人将主观情感融入到所描写的各种对象之中,语言自然而夸张,层次分明且富有节奏,极大地增强了全诗的艺术感染力。尤其值得称赞的是,诗的格调高昂、明快、豪放,读来令人神思飞越,心胸开阔,充分展现了李白诗歌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浪漫主义情怀。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鉴赏

下一篇郭进拴|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鉴赏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