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郭进拴丨唐诗鉴赏(一百三十)

作者:2855510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5-11-03
616

郭进拴丨唐诗鉴赏(一百三十)王维《栾家濑》鉴赏

王维40岁后隐居辋川,创作了诸多山水田园诗并辑成《辋川集》,《栾家濑》便是其中第13首。全诗为“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虽简短却别具一格,生动展现出自然之美与诗人的心境。

## 动静相宜的画面美
诗开篇“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营造出闲适氛围。“飒飒”描绘出秋雨的声音,“浅浅”则表现溪水湍急,叠字运用使诗句富有音乐美。读者仿佛能看到在风雨交加的秋日里,浅浅溪水跳过石头轻快流动,不仅塑造出可感画面,还能让人体会到溪水流动的潺潺之声,真正做到了画中见声。

“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进一步展现画面动态。溪水流动时相互碰撞溅起水花,惊吓到正在水中专心觅食的白鹭。白鹭受惊飞起,发现无碍后又飞下来继续抓鱼。“自相溅”和“惊复下”让读者感受到水声和白鹭振翅的声音,诗人将视觉与听觉巧妙融合,使音响与美景融为一体,构成一幅有声画卷。整首诗中,秋雨、溪水、跳波是动景,而栾家濑的环境和最终复归平静的状态是静景,动静相生,体现出王维对自然景物的高度艺术概括力。

## 含蓄深邃的情感美
王维的山水诗含蓄特点在《栾家濑》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 **虚实含蓄**:此诗多在虚处写景,让读者从虚的意象中展开想象,去探寻诗中隐含的情感。诗里写景是虚,诗人对这里幽境的喜爱是实,但“喜爱”二字并未直接提及,而是含蓄地藏于美景之中。“跳波自相溅”中的“自”字,提醒我们这一切生动变化是大自然的自在自为,借“跳波”“相溅”的实来写自在之心的虚。
- **跳跃含蓄**:王维运用类似“蒙太奇”的手法,从空中细雨,到溪涧湍流、觅食白鹭,再到白鹭受惊飞起又“复下”,几个空间位置跳跃,一跃一景,给读者留下无尽联想和再创造空间。
- **结句含蓄**:诗以“白鹭惊复下”作结,通过这一场虚惊反衬出栾家濑的安宁和静穆,表明这里没有潜在威胁,人们可以过着无忧无虑的宁静生活,这也正是诗人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 自然生态的生命美
王维善于捕捉自然生态美,使这首诗具有优美和谐的意境。诗中描绘的栾家濑,流水明澈清浅,游鱼历历可数,白鹭在此觅食,展现出自然的生机与活力。水花溅起又落下,白鹭惊起又飞下,一切最终归于宁静,这令人赏心悦目的画面,经诗人写入诗中,成为清雅且意蕴无穷的佳句。诗人在静默自然的观照中,见真见性,滤去尘杂,体现出对生命个体本质和本相的直接了解与领会。

王维的《栾家濑》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动静相宜、含蓄深邃、充满生命活力的自然画卷,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生命的热爱。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丨唐诗鉴赏(一百二十九)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